试析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32期   作者:王璐
[导读]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程标准》中,对人地协调观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王璐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  253400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课程标准》中,对人地协调观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地理学是探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以及地理环境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在高中地理课程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综合素养,使其重视人口、物质资源、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区域发展等问题,进而使学生掌握合理的人地关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而要达成以上目标,必须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灾难也不断发生,这使人类意识到,要想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的学校,要承担起宣传、教育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作为与生态文明联系最紧密的地理学科,必然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地理学习之后应具备的能力、形成的品格做出了规定。其中,人地协调观教育是最关键的内容,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
一、对人地协调观的解释
        地理学以及地理学教育在高中阶段较为重要,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的核心观念,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地协调观强调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协调关系的理解,在明确人地协调必要性的前提下,进一步认识观念内涵,并可深入理解相关地理概念,对各类地理现象做出合理的判断。高中生学习人地协调观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原因,结合具体的实例,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人地协调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地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不仅是地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而且是展开地理教育所围绕的核心观点。传统认知理论下的地理教学,易引发客观主义课程观,学生的工具理性意识,即只重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学识,忽视地理学科本身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难以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根据具身教学的生成逻辑,认知和情感都源自身体,身体又使情感和认知相互影响。通过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学生能够在面对人地关系矛盾时,利用所学知识,掌握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学科知识,了解人地之间的复杂关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激发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环境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建教学情境
        在高中地理课本内容的设置方面,对人地协调观的讲解不够全面,归纳性不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此观念无法形成深刻立体的印象,出现学生对此观念理解不到位、记忆不深刻等问题。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使用合理的办法创建具体的生活情境,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材基本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可直观地感受到人地协调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强化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感知能力。例如,“产业区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对于里面涉及到的各类地理名词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展开讲解。比如说对于“区位”内涵的讲解,如果当地资源或者区位条件不够明显,可以列举一些经典性的区位条件,比如从山西的自然资源煤矿去分析,以此分析对于农业、矿业、工业还有商业、服务业等产生的影响,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注意选取此类地区的真实变化性资料,而不是仅仅呈现某一时期的区位条件,使得学生能够培养一种动态的地理环境观。


        (二)深刻领悟景观之美,坚定人地共生理念
        在理性探索形成的审美基础上,学生会意识到窑洞、吊脚竹楼、小桥流水、悠扬细腻的采莲曲、粗犷豪放的牧歌……这些人文景观或现象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们是人们充分认识自然环境并主动与之适应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这些地理景象,不仅仅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产物,还充分体现了当地人们的勤劳智慧与浪漫情怀。地理审美不仅是科学,更是一种情感,怀着这样的情感,学生就会敬畏自然、尊重文化,抛弃蛮干行为和文化偏见,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带着这样的情感,学生更愿意从区域视角去认识景观,形成区域认知核心素养,逐步养成人地协调观。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深刻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就是最高层次的地理审美。
        (三)运用乡土地理资源,设置相关探究问题
        高中地理“城镇化”的课程,主要课程目标包括:认识城镇化的意义,利用实例与图表等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特点,认识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区域差异,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先根据教材中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讲解城镇化的意义,包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提升区域社会和谐等;之后结合“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图、“中国城镇化进程曲线”图等资料,展示“甘肃省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分布”图、甘肃省和平凉市经济发展概况文本,让学生结合以上资源、知识经验,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城市群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兰西城市群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更好加强本省城镇化?结合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经济结构等方面探究,要求学生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工商业、交通等方面探究。
        (四)合理引入时事热点,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
        时事热点也可当作地理生活化的素材,随着新课改的发展,高考出题的材料大多数都是实时热点。通过地理的知识来分析时事热点,将细碎的地理知识通过高中生大脑的整合,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这样能增强学生地理的运用能力,并且促进学生对于自然、人文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全球观念和国际观念,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地理素养。比如可以利用现在比较紧张的中印边境关系,除了从政治背景角度分析原因外,我们地理教师可以从地理知识角度分析造成关系紧张的原因,结合我国西南边境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深入分析,让学生形成深刻的人地观、全球观和国际观。随着时事热点的数量增多,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选择热点时要结合地理知识来看,在分析实际问题时,要注重使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将地理知识加入实时热点中,要将实际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相匹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具备了良好的人、地协调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及其内在关联产生清晰、科学的认知,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反思过程中认识到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方式,以及这种影响所带来的后果。培养人地协调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人地协调观教育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意义,还要努力提升对人地协调观的教育能力,从而为培养新时代学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原嘉琪.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陈建桃,申大魁.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34):92-93.
        [3]曹海霞.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J].新智慧,2019(33):129.
        [4]郭勇,孟景闻.高考地理试题中人地协调观渗透的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1):61-66.
        [5]胡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