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32期   作者:赵学东
[导读] 初中数学的逻辑性非常强,其作为一门基础主课目,需要不断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
        赵学东
        肥城市龙山实验学校 山东   肥城   271600
        摘要:初中数学的逻辑性非常强,其作为一门基础主课目,需要不断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老师需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性,转变和创新教学方式,将教学目标转向数学思维培养,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各种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基于此,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引言
        数学是一门具备较高难度的学科,其难度主要体现在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的复杂性上,而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数学问题,达成其数学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能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
一、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从课程内容来看,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在理解公式、定理、性质的时候,倘若缺乏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区分点便不容易被理解;加之,缺乏有效思维能力培养、有效学习。长此以往,也就出现了学生在解题的时候逻辑关系混乱,对定理、性质判断不正确的问题。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及解题分析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从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来看,要求在教学中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前提,不仅可以助推教学进度,还可以使其掌握数学思想,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大部分属于双向性定理,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基本概念,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要掌握常规解题方法,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解题思路也要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初中数学基础教学中还要加强对逆向思维的练习,不断巩固和应用,强化概念理论。概念教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概念的学习就没有数学知识的形成,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长时间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极易养成定向思路,反过来的思维不会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在解题时不断应用。例如,学生在学习“同类项”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为了学生能够清楚了解这一思路,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讲解。一开始,学生对于新内容的学习可能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二)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
        相对于语文、英语这两门学科,数学内容更为严谨、客观,但并不代表数学课程教学也要严谨、死板。众所周知,许多数学问题会有多种解答方式,甚至有些问题的最终答案并不是唯一性的。这种多解答方式的问题,能促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剖析问题,找出不同的解答思路,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多向数学思维。但现实中,多数学生只满足于一种解答思路的掌握,认为根本不需要费心思、花时间找出不同的解答思路和答案,专研精神欠缺、自主学习积极性差,最终也会导致学生思维困顿。故老师在进行数学思维培养时,可重点指引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不断尝试多种数学解答方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老师在教学《全等三角形》这一课的内容时,可先将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详细告知学生,待学生正确了解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两个三角形,其一个夹角和夹角的两条边都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之后,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得出正确答案。

通过实践,学生们得出结论:若两条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可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让学生自己设定条件,看能否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学生设定:两个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最终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还有学生设定:两条边以及随意一个角相等,但最终不一定能够获得两个三角形全等等。通过不同条件设定,再经学生动手验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多方位运转,最终也收获了自己的见解。
        (三)借助合作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如今新课标提出的学生重点培养目标,为了达成这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就需要能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当之处,并结合教学实际做出有效的转变。在过去,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开展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成绩提升而展开的,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在教师的强制控制下进行的,且由于教学围绕着教师开展,学生在其中并不能独立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探究,这样的教学设置就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在如今,为了实现教学的转变,促进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就要能做出改变。合作教学是如今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被提出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有效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合作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将小组的有效创建重视起来,通过对学生小组的创建,构建相应的学习单元,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过程,实现对相应数学内容的有效探究,达成其探究能力的有效发展。例如,在进行“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教学情况开展合作教学。为了保证学生探究的有序进行,教师在探究开始前要按照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进行分组,确保各小组学生总体发展情况类似。
        (四)创设问题情境,锻炼思维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通过真实有效的情境创设为辅助,在情境中进行问题生成和探索,不仅可以提高学习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辅助,在情境体验,问题探索中,引导学生发展,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二次根式》数学内容时,可以为其讲解方根符号的产生和发展的数学史学背景,在真实情境聆听的过程中,集中学习注意力,开发思维,然后为其设计以下问题。例如,正方形的面积为2,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面积为3呢?面积为S呢?正方形的面积为S,如果把它的面积增加1,新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结合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式子,可以发现有什么共同点?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问题探讨分析,从而得出的槡2、槡3、槡S、槡S+1答案。目的在于在问题分析和解答中,认识共同点,理解二次根式,然后让学生反馈自己的探索发现,以及学习交流内容。在小组互动、师生沟通中,锻炼思维能力,让思维在问题解析中生长,让思维在沟通交流中得到有效发展。最终实现有效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将养成学生数学思维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数学教学的禁锢,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深化理解数学知识,在思考数学知识的时候以多维化思考理解,实现自身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仲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19(36):170.
        [2]黄细勤.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9.
        [3]苏士娟.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0):16.
        [4]王启忠.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85):95-96.
        [5]赵秋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