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民办珠江学校 215337
摘要: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离不开心理健康。新课程标准着重突出了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教学目标。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素材,我们新时代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的潜在价值,发挥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依托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快学生心理品质建设。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教学;心理健康;生命教育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为什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以及对初中学生的了解来看,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是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但自律性较差。加上受信息技术、电视、网络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周围事物容易表现出敏感情绪,尤其是受网络因素影响,网络暴力、网络游戏等快速传播,更让很多学生剑走偏锋。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达到15%以上。从初中学生发展现状而言,有必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干预其不良心理。
二是语文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容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观与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便是健康心理的形成。在这个层面来说,语文学科具有学科的优势,便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此外,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与体验,课本的编排时选取了很多与学生心理体验、生命、生活等的课文,在进行这些文章的教学时选取相关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渗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便会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分析
1.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不珍惜、尊重生命是当下中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心理,很多初中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不知生命的形成和发展不易。一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甚至以极端的方式挑战生命的“权威”。种种不珍惜生命的表现令人唏嘘,也让人不寒而栗。如何让中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已经成为当下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材中不乏生命相关话题的课文,我们大可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此干预学生不良心理问题,教会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例如,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文时,语文教师应重点让学生体会母亲的隐忍伟大与儿子的愧疚怀念,从而领悟生命的真正意义;教学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文时,要带着学生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为了深化学生的生命意识,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关心同学、充满爱心、耐心等方面进行讨论。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海伦.凯勒这一人物的理解,说一说她身上具有的品质,让学生从顽强意志等角度谈论。除此之外,还可以出示一些身残志坚的名人照片,以此激励学生: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对学生提出希冀:关爱他人,学会感恩,让生命得到升华。
2.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也不乏“情感教育”类的文章,这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素材,通过情感类文章唤起学生的情感感知,增强学生的情感感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积极情感树立健康生活态度,从而消除学生不良心理,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的目的。语文教师应认真解读“新课标”,研读教材,活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契机,适当渗透情感教育,以此教会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学会感恩。
例如,教学冰心的《荷叶母亲》这一篇课文时,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也需要带着学生深刻感悟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对母爱的赞颂。让学生在学习他人的作品过程中懂得感恩,学会抒情。课外,我们亦可以请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亲人的感激和关爱。比如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激、感恩,同时也间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知恩感恩的积极心理品质。
3.渗透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挫折和困境是我们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以自我克服的。当代中学生需要具备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需要建立敢于面对挫折的心态。而语文教学本身就应该具备这一人文精神培育功能,语文教师应当发挥其这一教学价值,依托教材和课堂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坚忍品质相关内容,因势利导地培育学生抗挫折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诸如《再塑生命的人》、《一棵小桃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海燕》等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好素材,也是最有利于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语文教师都应该带着学生深度品读课文内涵,把握课文蕴含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身上的积极品质,同时为学生拓展相关名言金句,以此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
小结
总言之,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内在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更是语文课程本身特点所决定。新时代语文教师当依托好教材内容,伺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情感教育、挫折教育,培育学生积极乐观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娜.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1(1):63.
[2]皇甫茉莉.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7,14(3):128.
[3]田智聪.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未来英才,2016,17(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