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远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语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和能力,语感的培养又离不开平时大量阅读知识的积累,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善于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语感的培养是一种长期坚持的积累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感训练;策略
引言
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其中一方面就是学生的语感。语感作为图文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必需的。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语感培养受到了阻碍,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师生互动问答,体会诗词语言美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对古诗词教学反馈的结果不太乐观,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师生教学关系无法有效建立,教学效果难以最大程度地呈现出来。又因为大部分高中生对教师都会产生敬畏的心理,不敢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些关于诗词的问题学生不敢向教师请教,无法体现诗词的语言美。所以,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堂问答互动,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切切实实的自卑心理,和学生一起通过古诗词陶冶情操,让学生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塑造学生的学习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语言美,激起学生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使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讲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问答互动的形式设计几个解读诗词句子的题目,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学习两首词,首先我们先对《望海潮》这首词中几个特殊的句子进行分析,体会其语言美。对于‘东南形胜,三国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几句,同学们有什么体会?”一位学生说:“说明望海潮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社会条件优越,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教师:“很好,下一个问题是《雨霖铃》这首词上片‘念念去’一句之后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述自己今后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情感的?”另一位学生说:“一个‘念’字引出了很多的思绪,‘去去’表达作者将越行越远,直到楚天的尽头,他感到实在难以忍受这清秋季节的远别;他更怕酒醒后,看到在残冷光辉中,杨柳依依,心里倍感凄凉,他愁的是这一去将连年不归。”教师:“回答得很具体,最后一个问题是《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为什么特别动人?”一位女生说:“因为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教师:“很好,通过这次对特殊句子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两首词的语言美。”因为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厌倦乏味,教师如果能积极建立师生互动教学,营造愉悦、轻松的情感氛围,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新型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在说写实践中升华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锤炼。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说写活动,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通过多说、多写、多练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敏锐的语感。
比如,在学习高中语文课程“咬文嚼字”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地划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可以采用“教师三分讲、学生七分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查缺补漏,带领学生讨论交流,在更加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敢说、乐说、会说,在实践中锤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更好地教会学生规范用语的方法。而且,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完成小规模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实现从说话到写话、从写话到写片段,最终写成一篇完整文章的过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积累有感情地完成写作任务,在反复的历练中更合理地运用语言。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争议的字词完成对“说、屏、乐、强、参”等多音字的理解,更好地在完整的句子和语境中加强对这些字词的透彻理解,学会在日常的朗读和写作中更加懂得“咬文嚼字”。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投入地完成学习活动,教师也要为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主题,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或团体为单位展开激烈的讨论,共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只有通过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把知识流动于口头之上,并在笔端践行,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更到位,确保对学生语感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效果。此外,学生的读写学习更应该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更具生活化的情境中完成读写任务,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长年累月中积累更多的语感材料,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自我提升的重要平台,增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意识,保证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达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终极目标。
三、诵读感知,加深学生审美感悟
诵读这一方式是我国传统的感知诗词的重要形式,也是鉴赏古诗词常用的手段。基于审美鉴赏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质量要想得到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在高声诵读过程中品味古诗词的思想与情感,从而有效加深学生的审美感悟,让学生对诗词旨意进行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中华古诗词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美的语言创造出了一个情景交融、能够将读者有效吸引入想象空间的美好意境,而借助于诵读则能够在古诗词鉴赏过程中真正领悟作品的意境美。
诵读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古诗词的美再加上诵读美,可谓是美上加美,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悟,真正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作品的情感与形象。为此,要想保障基于审美鉴赏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诵读古诗词,并且在诵读过程中做到字正腔圆,即在诵读时确保吐字发音准确、响亮且清楚,而且还需要在诵读的时候保证声音的饱满、圆润以及优美的婉转腔调;另外,还需要就古诗词表达情感与思想来进行合理诵读。
例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在诵读的时候遇到一些写奇异景象或壮阔境界的句子,音调可以高扬;而在记叙陈述时音调则可以保持低平,在达到精彩、紧要之处的时候,音调则需要再次高扬。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诵读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词意境,教师在学生诵读过程中还可以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开诵读,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诗词中的画面,亦或者是使用画外音来将诗人生活背景穿插在整个诵读画面与情节之中。这样就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审美感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较强的语感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剖析作者内心,有效抓住阅读的重点,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同时认识到语感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语感。
参考文献
[1]贾冉.高中古诗文语感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2]张亚莉.加强中学语文直觉思维对语感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19(29):10.
[3]马晓燕.浅谈高中语文语感教学[J].中华辞赋,2019(06):28.
[4]郑施莲.高中语文阅读语感教学多元化设计[J].当代教研论丛,2019(01):44.
[5]邓璇.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18(2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