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提升,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内容。据了解,虽然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节奏较快,但是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仍然职高不下,由于很多农村人口尤其是中年人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针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加强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授课手段,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态,并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并挖掘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多个方面逐一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农村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部分,直接影响到农村未成年人今后的发展,这也是当下社会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一大问题,如何缩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这就要求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中时期正处于青春年少,性格叛逆自我,好奇心过重,对外界事物充满了新鲜感,尤其农村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基本上都是由老一辈人看管,但老一辈人对子女教育方面缺乏,文化水平有限难以接受新型理念,通常情况下就是看,但缺乏对孩子的管理,导致养成孩子自由散漫、不服管教的性格。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为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为他们健康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一、现阶段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在采取措施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因素来帮助学生为持续心理健康。根据调查显示,农村青少年时期是出现品德不良问题的高发年龄段,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对中学会说呢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一)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据了解,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过大,有很多农村初中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碍,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缺少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在教育资金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比较短缺,从师资力量到基础设施、课程的设置以及心理档案的筹建、开展实践性校园活动或社会支持都是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教师也是有心无力。甚至优于社会资源匮乏导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被迫进入高中阶段或者留级,严重阻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思想意识
农村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条件远不如城市,再加上农村中学生大多都属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都不能陪伴在身边,心理上是有一定的缺失。长期自由散漫已成为一种习惯,在家庭中没有正确的引导,基本上这些中学生都缺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他们有可能完全意识不到,认为自己这样属于正常情况。更不要说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他们对心理健康有一种偏见,认为凡是进入心理咨询室的学生都会有心理疾病,不健康不正常,这种错误思想会影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在参与课程安排上肯定会出现不积极主动的一面。教师在引导心理健康知识时也会受到诸多的阻碍,影响开展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
(三)缺少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人无完人,每个人无论成长在哪种家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但是作为教育机构是为了让学生的心理问题降低到最小,多数情况下心理问题与家庭息息相关。学校教师是用科学的手段正确指引家长与学生,选择更好的方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这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他们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从很多初中生口中会跟父母说:“别管我了”,这句话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中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学校、教师与家长,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农村留守儿童占据多数,父母一般情况下不在身边,老一辈人抚养孩子基本上都是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对教育育人方面严重缺乏认知,很难发现孩子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引导和改善,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教师重要作用
教师这一职业是值得每一个人尊重、敬仰的,身兼重任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她就像深夜中路上的指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像一只闪闪发光的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她还像一名舵手,学生就是那无帆的船,为学生指明方向,保驾护航。学生在家庭以及社会中受到的心理影响都会聚集到教师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而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折射给学生,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行为等,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自己要有一个积极向上、高尚品德,有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采用科学理智的手段改善自身心态,建立健全的人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交流,热情诚恳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深入挖掘学生的心理需求,熟练掌握心理健康辅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专业的技能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能带有有色眼光去看待学生,降低自身姿态善于鼓励学生、认可学生、信任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性。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心理健康网络教育平台
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以多种形式实现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课堂内外多彩的教育形式普及网络知识、帮助学生对网络形成的科学认识,使他们认清网络的危害,让中学生明确上网的目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现代社会一些不良风气正在中学生当中形成巨大危害,误导学生朝着不良倾向发展,这就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学生。网络平台中有许多新型师生交流方式,如:电子邮箱、网络论坛等,有了这些方便快捷的形式,学生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寻求帮助且保护了隐私、维持求助的积极性。网络的匿名性让学生敢于敞开思想说真话,更方便教师发现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纠正偏差,如果反映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普遍性,教师可在网上公开解答。
除此之外,可以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学生教育体系中。在校园网里增设心理健康板块内容,包括网络咨询、心理健康测试等。还可以把一些有正面形象的人物传记、榜样故事摘抄放在校园网站上,因为中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对榜样人物产生模仿的行为,间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积极抓住校园网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之外,学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正确对待虚拟世界,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关键在于学校以及心理健康课教师能否进行较好统筹与规划,特别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能否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较大程度创新较为关键。中学心理健康课教师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更为顺利地开展,在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中学生活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肖莹,单李丹.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70-72.
[2]邱影东.新时期农村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知识文库,2020(08):101-102.
[3]周晓燕.农村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手段[J].情感读本,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