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合唱发声方法的正确感觉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白露
[导读] 所谓的“合唱”,主要的特点便是以多声部人声演唱,并且通过群体的声音来讲音乐情感表现出来,进而对艺术形象进行有效的塑造
        白露
        十堰市实验小学 442000
        摘要:所谓的“合唱”,主要的特点便是以多声部人声演唱,并且通过群体的声音来讲音乐情感表现出来,进而对艺术形象进行有效的塑造。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在合唱过程中,声音的表现是极为重要的。合唱人员想要将作品之中的深层次含义表达出来,就需要借助声音,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他们的声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有让他们自身的嗓音与集体歌唱的声音已知,才能够将声音的共性美体现出来。
        关键词:合唱;发声;方法
引言
        在艺术表现中,合唱各声部的演唱方式是判断作品本身旋律感和协调性的重要条件;通过横向、纵向和立体多视角聆听音乐的旋律,确保演唱者更好地理解体会音乐的风格以及作曲手法,从而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促进合唱音响谐和、均衡发展。
一、当前合唱教学中关于发声的一些具体问题
        在合唱之中,最为关注的,便是众人的声音是否统一一致。若是出现个别太过个性化的声音,就会使得整个合唱被破坏掉。所以,在对当前的合唱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其中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其一,便是因为选用速度不当,而引发的声音问题。在整个乐曲的演奏中,不论是过快,还是过慢,都会对集体的合唱音色造成影响。其二,便是在音色上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少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其音色比较暗淡,并且缺乏力度。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或者是指挥者能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其三,便是会出现因为发生发声不准而诱发的音准问题。在合唱之中,音准的把握对于合唱的最终效果是有着直接作用的。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没有对音准进行有效的把握,而出现问题。
二、合唱训练发声的要求分析
        (一)发声状态要做到均衡统一
        在合唱的过程中要想做到声音的圆润、歌唱统一,就要做到每一个人的发声要均衡统一,就要做到松中带有紧,松但不要让人感觉到松懈;在紧中也要有松,紧但不要让人感觉到僵硬。这也是歌唱要有弹性的基本要求,要具备一种松紧能够并存的一种状态。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音的过程做到先紧后松
        合唱者在咬字发音的那一瞬间要做到发音器官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进行,在这一过程中要声带要拉紧,在产生了一定的振动之后开始发出声音。这一过程中注重强调的是“紧”。歌唱中如果把我不好紧,那么歌唱的其他方面也就无从做好,就让人无法体会到歌唱的艺术魅力所在。
        2.身体要做到一种下紧上松的状态
        合唱者在演唱中要做到身体以腰紧绷为界,腰以上部位要紧,腰以下部位要送。腰以上部位紧要做到腰四周绷紧,在横隔膜上下的部位要做到坠压,双腿要直绷,双膝的关节要做到紧绷。上松要做到腰以上的胸、肩、颈、面等各部位的松弛自然有度。
        (二)合唱的呼吸、发声、咬字和吐字
        正确歌唱呼吸、声音、清晰度和清晰度和其他歌唱技能培训是合唱教学的唯一途径。合唱呼吸在三个方面:整体呼吸,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和呼吸之间的部分。循环呼吸是一种特殊的呼吸,只在合唱,它可以显示一个特殊效果,原则上,呼吸旋转没有减少的体积变化情况,并让观众感觉没有呼吸的声音,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训练。合唱的声音清晰度和清晰度,而且表现的内158容的关键合唱。目前存在许多合唱在这两个趋势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沉重的声音不重的话,这个词还不清楚;第二,这个词不是沉重沉重的声音,声音不好听。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两个倾向,还好这两个的结合,如果你忽略任何一方面,它将导致语音数据包词或字尚不清楚,不能表达我们国家传统的歌唱的内容是:文字与声音、为了爱的声音,发音的辅音和元音的组合是关键。如何使辅音和元音的完美结合,一组声乐训练简单和有效的方法,这是“韵十三墨守成规”,这是当我们合唱训练必须掌握。


二、训练合唱发声的有效方式
        (一)结合发声方法训练
        歌唱的声学对歌唱、声学也有很大的意义。歌手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音调高、音调太高、呼吸低、音调低,从而使长音变得不稳定。没有掌握必要的发音技巧,喉咙就会不听话,明明想发出声音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声音,尤其是在扬声器里,因为力量不免紧张,唱不出理想的声音。为此,在合唱团的训练和声音的准备方面,教师必须结合男女生的方法,在气氛、声学等基础练习坚固的情况下,保持合唱团的完美气氛。教师首先要集中精力指导学生唱歌,每次音乐会前都要提醒学生改正姿势,使学生的身体或脚直立或站立,头部、颈部和背部竖直,眼睛向前,嘴角向上,为更好的歌唱价值练习奠定基础。唱歌和呼吸的方法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在培训中,教师可以抽象地进行,例如。b.如果把手放在腹部,给人以唱歌时肚子变化的印象,让学生感觉唱歌对呼吸的影响。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行为,把手放在肚子里,感受音量低,用正确的语调控制声音。必要时老师也能给学生们灌输老师肚子变化的感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老师的演示获得直观的体验,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感知掌握歌唱的呼吸,通过呼吸来控制声音,从而达到鸟类锻炼的目的。除了呼吸,共鸣在歌唱时也很重要。没有好的共鸣的话,歌声就能轻而易举地响起,即使是用很高的音调也能影响到音乐会的效果。培训时,教师应遵循从口腔到头部和胸部的原则,逐步提高儿童对听觉器官协调的认识,而不是尽快。“明”是练习共鸣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从无声的口音hm入手,张开嘴(嘴就像口中的一口水),用小腹呼吸,把气息送上来,让学生容易感受到头部的共鸣。重复训练有助于学生回忆起“哼”的感觉时唱歌,然后渐渐地,口语、马哈穆德等。,加起来。不难看出,通过结合语言方法练习,教师可以提高声音教学的效果。
(二)起声与气息的关系
        气息的足够与否直接关系到起声的好坏,歌唱者有着独特的气息。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在现在的一些研究者中也曾说明:“不会呼吸的人就不会唱歌,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由此可知,气息在歌唱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气息的过程中,包含了吸气、保持、呼出三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合唱的训练中,重要采用的方法包括“闻花香”“吹蜡烛”“学狗喘”三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训练中让学生尽可能的去感受应该怎样吸气,然后把吸入的气息要保持好,在发音的时候尽量的发出“S”音,将吸入的气息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吐出来。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练习,合唱队员在气息的表达方面才会非常的流畅,才能做好声音的控制,才能做好合唱的不同表达,演绎出让人听了非常舒服的音乐,这也是合唱团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三)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
        在合唱过程中准确把握音准,注意合唱发声技巧,通过声音训练,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增强合唱的效果,自由地运用自己的声音。并且通过声音训练,演唱者可以结合自身声音特点,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发声,同时提高合唱质量。在此基础上配合呼吸方法,掌握科学的气息控制方法,以提高合唱效果,为合唱顺利进行奠定重要基础。
结束语
        我们的声带在歌唱前是处在松弛的状态,而它们在歌唱中却是处在兴奋的状态中的,怎样是我们的声带从松弛的状态转变为兴奋的状态呢?发声练习就是很好的方法。在我国合唱教学中,发声训练是每一位合唱训练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做好合唱时的各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佳晶.班级合唱艺术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黄河之声,2019(21):99.
        [2]王凤平.浅谈合唱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戏剧之家,2019(26):54-55.
        [3]孟凡娟.浅谈童声合唱教学的功能和训练方法[J].大众文艺,2019(13):231-232.
        [4]马恩燕.合唱教学,质量提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6):168+173.
        [5]唐宏莉.童声合唱训练中音准训练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7):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