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淑敏
东莞市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广东 东莞523000
2020年9月1日,南方日报新闻网发布了一则题为“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共建共享优质资源”的新闻,文中报道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创出了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的“五个第一”:第一个由厂房改造的公办学校、第一个租赁村物业改造的公办学校、第一所横沥公办普通九年一贯制学校、第一所由两个镇街(园区)冠名的学校、第一个建成的教育“千日攻坚”项目。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一、乘集团化办学东风,促横沥教育发展。
在全国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东莞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松山湖“一园九镇”协同发展,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各方共识,无痕教育集团应运而生。横沥镇党政领导高瞻远瞩,率先积极与松山湖科教局合作,提出新的办学模式,探索教育新形势下集团化办学之路。
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以“主题核心理念——特色文化系统——整体办学模式”的办学策略,打造了美美与共又各美其美的“无痕教育”系列品牌形象,形成“共生——共赢”式发展模式与“内生——自生”式办学品牌格局。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属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四所成员学校之一,与松山湖北区学校、松山湖实验小学、大岭山第三小学共同组成了东莞市办学特色最全、跨区域最多的无痕教育集团。
2019年3月份,集团接受了横沥托管开办新学校的任务,到2019年 9月2日,学校正式开学,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从人员招聘、课程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都依托松山湖实验小学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松山湖园区教育品牌的辐射带动效应,突显了集团化办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强大作用。
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基于“无痕教育集团”的发展定位和教育理念理念,结合横沥本土文化,提炼出具有个性化的“有为教育”办学特色,以横沥镇小城大爱的善行文化特色为基础,秉承“大教无痕,大爱有为”品牌核心理念,实行个性化办学模式,倡导“有为教育”。
二、传承无痕教育理念,开发校本课程体系
所有教育理念、素养目标的落实都要依赖课程。我校的课程体系分三个模块:国家基础课程、集团特色课程、特色校本课程。我校在开满开足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传承集团特色课程,如晨诵、午练、暮韵、男足、女舞。开发符合本校学情的校本课程,如系列德育课程以及各类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有篮球、足球、科学、书法、创意绘画、皮影音乐剧、舞蹈、啦啦操、机器人、3D打印、编程与制作、无人机等,还有老师们正在研发当中的各类课程.
(一)注重体验感悟,开发德育课程。
1.开笔礼
学校每年会为新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们准备仪式感满满的开笔礼。整个仪式分为心语心愿、观古代开笔礼、正衣冠、朱砂启智、启蒙描红、击鼓鸣志六个仪程。在庄严的氛围中,孩子们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身份过渡,人生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正式成为小学生,增加了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核心价值观”课程
根据年级学生特点,结合每月学校核心价值观主题,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年级的育人特色。例如,9月以常规、习惯养成为重点,围绕文明礼仪的价值观主题,从主动问好、礼貌用语、上下课礼仪、文明用餐、文明搭乘等方面,开展系列德育活动。
3.“学生展学”家长开放日活动
根据各年级特点,举办各有侧重的“展学”家长开放日活动。
例如:一年级元旦展学——家长开放日活动。以班级为舞台,学生向家长展示一学期来在特色课程、英语课程方面取得的成果,舞台不论大小,目的是为学生搭建平台,展示风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强的品质。
二年级经典诵读展学——家长开放日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年级内展示,通过吟、唱、诵、演等形式,演绎中华经典篇章,学生向家长展示海量阅读课程的学习成果,先学后展,以展促学。
4.劳动教育课程
“掌握劳动技能,争当生活小能手”。我校积极开展班级卫生值日活动,让学生学习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技能,在劳动中学会分工合作,锻炼学生基本劳动能力,让学生体验劳动乐趣,懂得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另外,我校还开展了系列主题劳动技能课。例如:《我是书包小管家》、《“筷”乐生活》、《邋遢大王》、《我的房间》、《种子发芽》、《制作端午节香包》、《认识蔬菜、调味品》、《节约资源》等。学生通过不同主题的课程,获得不同层面的知识,掌握多种生活必备技能,最终实现自主管理。
5.系列体验式节日课程
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系列节日体验活动,了解节日习俗,体验节日文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具体做法如下:先举行主题班会了解节日文化,后融合各学科课程,开展深入体验活动。以端午节为例,先让学生在班会课上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其相关文化,然后在劳动课上学习缝制香包,在美术课上利用卡纸“包粽子”,在体育课上“赛龙舟”,在语文课上诵读与端午有关的古诗、儿歌、童谣。在体验了一系列端午节活动后,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创编童谣或进行创意绘画、手工等,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聚焦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活动。
1.读写素养:
语文学科推进海量阅读进课堂活动,阅读书目包括《好习惯儿歌》《学拼音儿歌》《三字童谣》《小莲藕看图写话》《谚语儿歌三百首》《笠翁对韵》等。坚持每日晨诵,开智启慧。
低年段学生通过吟唱或配有节奏的拍手动作,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创新学习经典诗文的形式,使学生的天赋和潜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最大的发展。语文学科还通过课外《三字童谣》创编,激发学生创造力,举办学生儿歌创作作品展示,增强学生成就感。透过这些稚嫩的作品,可以看到孩子们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朴实中透着美好,淘气中透着可爱,作品岁小,却展现出学生无限的想象力。
英语科组坚持大课程观,在完成部编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一年级增加了自然拼读绘本、语感启蒙教学,及早培养学生语感和韵律感。二年级坚持阅读Raz绘本,通过听故事、读故事、演故事,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自信和能力。
2.数理素养:
数学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图绘”数学思想,通过画图手段为学生厘清数学中的数量关系,以画图策略来解决学生思维的矛盾点,延续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以美术元素呈现数学信息,实现学科融合。
自然科学学科在教学中以“兴趣激发”的教学模式为主,通过有趣的现象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以实验操作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探究,让学生乐于学习。
3.艺术素养:
我校注重多学科艺术素养培养的融合,开发出跨学科的未来课程,这是一门集音乐、美术、综合实践、剧本创编、文创产品营销、财经素养等综合素养培养为一体的课程。综合科组自主研发的《光影剧场》在东莞市未来课程大赛中表现突出,已经进入复赛阶段。
美术学科在日常教学中遵循美育原则,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结合美术史知识让学生感受、了解艺术之美,联系生活实现艺术创造。在东莞松山湖功能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科技嘉年华活动活动中, 我校吴宇轩、吴婧涵同学分别获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一、二等奖。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表演秀”,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老师在整个课堂学习中起到“组织者”的作用,按规划、计划好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并通过引导和激励,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组织能力的培养;老师在课堂中扮演“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核心问题提出的合理度、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等,从而随时化身为“合作者”,与学生一起讨论、探究、实践、操作等,教师始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思维活动、自我组织不断走向更深更高,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最大受益者。
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引发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据资料统计,学生最偏好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不仅指向的是对学生“沟通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更蕴含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校倡导“小组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从教师层面讲,老师将一节课的知识点和能力目标进行分解,先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尝试,再围绕核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交流,组内消化自学探究中遇到的初级问题,并将小组成员的自学成果面向全班进行展示交流,从而筛选、提炼出疑难问题在全班进一步分享讨论交流,实现深度学习。
从学生层面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学”。其最大的特点是以“独学-独立思考、自主尝试”为前提,以“合学--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以“展学--小组展示、分享成果”为手段,达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从而学会”的目的。借助“小组”这个平台,为学生创设自由交换意见、交流思想、碰撞思维的空间,最大化地实现生生互动,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信息的流通、思维的互通和知识的联通,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得到锻炼和提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四)打造班级“共同体”,推行自主管理模式。
我校力主“有为”志向,结合学生日常活动,把树立学生“自主、自信、自强”的意识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学生经历磨练的良好契机,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生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打造班级“共同体”小组,共同体成员通过自学、合学、展学的学习模式,以组促学,以组展学。依托少先队文明岗对各班级开展常规检查,包括卫生、纪律、眼操等,以此为据评选班级流动红旗,体现学生自主管理。为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制定一日生活常规流程,明确了学生自主生活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养成自主生活的习惯。
立足成功体验,培育自信。学校初步开设九大社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社团培养,他们在各方面已经崭露头角,在本学期横沥镇的小学生足球联赛,我校足球队员获得冠军。潜能的激发带给孩子们学习之外的自信,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助力。推行教师阳光语言,遵循多元智力理论,多角度发现学生长处和优点,并及时给予有效的鼓励、肯定和欣赏,以肯定行为、欣赏品质为主,以提醒建议为辅;以具体事实描述为主,以概括性语言为辅。
大爱之心需自强,有为本领也需自强,探索世界,成就自我,实现自我,都需自强不息。引导学生自强,就是为学生创设克服困难的机会,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会直面困难与挫折,磨练意志,学会自强。
这类活动既有难度,又具挑战性。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在校内举办“口算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磨练,成就自强品质。
(五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诺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积极开展“师风师德建设”系列教育活动,提升全体教师“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觉性。
2.开设每周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学习情绪”和“生活情绪”为主题,结合心理游戏、师生交流、角色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情绪管理。
3.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全校学生参与填写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心理教师根据问卷的反馈内容制作出心理普查简报,提出跟进建议。
三、集团联动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
1.集团组织毕业班备考研讨会
9月24日上午,由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主办、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承办的六年级毕业班备考研讨会顺利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议的有集团成员校及横沥各公民办小学老师,共五十余人。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总校长冯正华致词并发表讲话,松山湖实验小学六年级张新元、袁紫卉、陈娟、刘张义四位老师分别做了专题发言,分享了备考经验。活动最后分科组进行了深入研讨,我校六年级全体语数英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冯正华总校长对举办本次活动的缘起做了简单梳理,指出本次活动的主旨意义在于打破单打独斗的教育困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序合理流动,既是教育集团化协同发展,做大做强每所成员校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响应时代潮流助推教育高质量公平发展,惠及民众的题中之意。并表示今后在集团成员校之间加强人才流动将成为常态。冯校长强调,松山湖实验小学的成功经验应当拿出分享,但成员校更应该立足本校实际,在二次转化中予以创造性运用,各成员校更应该主动积极提出自身诉求,在交互有无中分享才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精确供给。
3.集团组织中层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参加集体培训
2020年11月5日集团组织四所成员校中层干部在北区学校报告厅培训,从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和创造力两大方面,系统的学习和研讨。2020年12月3日集团组织各成员校档案管理人员去樟木头中学实地参观学习档案建设工作。通过集团组织的培训活动,使我校的管理人员和行政服务人员专业性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集团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
为进一步加强集团内教师队伍建设及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青年教师语数英优质课展示活动于2020年11月24-26日在松山湖实验小学报告厅举行。我校肖茜、岑玉晓、周东威三位青年骨干教师代表我校参加了集团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均获好评。
四、教学工作稳步开展,办学成果初步显现
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稳健运行,教师努力钻研教学,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不断追求专业成长,蔚成风气。在各项教育教学比赛中,师生屡获大奖,喜报频传。
我校颜文娟老师在“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获二等奖,并录入《学习强国》平台;录像课《江南》获东莞市二等奖,省三等奖。
2020年11月,继包揽了东莞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挑战赛小学组冠亚军之后,我校学生在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决赛中又获全国小学组一等奖。
在第十六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征文活动比赛中,我校教师团队硕果累累,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论文共11人次获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在集团化办学的大背景下,有了“无痕教育集团”的助力和加持,使得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办学不到两年时间,就能在东莞取得一定的知名度,将横沥的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无疑是集团化办学又一个成功的案例。为实现教育均衡,为松山湖一园九镇的教育融合提供了可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