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杨子虔
[导读] 小学阶段不仅是一名学生学习各个学科基础知识的阶段,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一定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
        杨子虔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九潭义合小学, 广东 惠州516129)
        【摘要】小学阶段不仅是一名学生学习各个学科基础知识的阶段,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一定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小学阶段学生的三观尚未完全建立,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当注重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地教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在当今时代新课改的背景下是尤为重要的。本文旨在以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试图对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问题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品质培养;德育教学
        前言
        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工作任务绝非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有完整的辨别对错的能力,对善与恶的界限也不能够很明晰地辨识出,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就格外关键。小学阶段的教师在开展智育教育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施,通过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一、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过程中的作用
        小学教学是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学的整个生涯中重要的一环,相比于初中、高中学生而言,小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尚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进行道德品质培养正是一个合适的时期。
        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常常对教师有着强烈的尊敬和崇拜的感情,乐于跟随教师的引导、听从教师的要求,基于这种心理基础,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更加容易收到良好的反馈结果,也正因为如此,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教师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我看来,小学教师应当在几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去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首先,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并非是一件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应遵循学生成长变化规律,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有序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应指望在极短的时间段内收获过大的成效。
        其次,教师应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无论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还是按照如陶行知等知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当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应注重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教师还应遵循创新性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开展多样化、创新化的教学活动,避免形成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的事物有更加强烈的兴趣,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对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目的。


        三、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措施
        (一)注重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小学教师在进行道德品质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在班级中营造整体的良好道德氛围。如在教学实践中, 我常常会主动捡起教室内地板上散落的垃圾、纸屑等,为学生塑造一个好的榜样,从而去引导学生形成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我会向学生传递教室是大家共同的"家"的观念,引导学生自觉爱护大家共同的生活环境,当学生逐步建立起"集体生存环境"的观念时,便会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如此一来便达到了培养道德品质的目的。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电教平台向学生展示相关视频、图片,通过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道德品质培养的过程当中,在一个个小的细节中逐步营造一种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班级氛围,逐步实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标。
        (二)借助节日,形成榜样力量
        教师在进行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为契机,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借助传统节日来开展道德教学活动,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主动参与到道德教学的过程当中。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尊敬革命先辈的意识和尊重历史的良好品质;在国庆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歌唱祖国”诗歌朗诵,让学生对我们的祖国有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奉献精神,以此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内与教室中,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大众道德自觉转化为个体道德,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对此,我举例说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帮助环卫工人进行清洁活动,让学生对环卫工人的工作性质有更切身的体会和切实的认识,以此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的良好品质;再如,教师可利用周末或其他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拥有一定才艺表演能力的学生可以为敬老院内的老人进行才艺表演,其他学生还可陪伴老人聊天,以此培养学生尊重老人的品质,建立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帮助父母做家务,给爷爷奶奶洗脚、捶背的课后作业,以此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既是新时代新环境下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举措。教师应当遵循基本教学原则,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毕顺转.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
        [2]李伟娟.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
        窗体底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