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宏
安徽省巢湖市中庙学区龙桥小学 安徽省 巢湖市 238080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引发“微”时代来临,微博、微信等社交性软件被广大群众所喜欢,微课同时也应运而生,被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视频一般为5至8分钟。它依托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得以保存与再现。
那“微课”是新生事物吗?我认为传统教学过程中早就有“微课”的存在。例如教师在课后就某个知识难点补缺补差的教学活动,或课前对文章作者的简历、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这类围绕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它便属于广义的“微课”,只不过当时的没有技术与手段能使其保存下来,致使当时没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广大师生无法分享其精华。
二、微课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有效补充
微课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某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那么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反复学习,直至弄懂为止。从这点上来说,微课既能很好地再现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
微课按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时间先后可分为:课前预习类、新课导入类、重难点理解类、小结拓展类等。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
1.用于课前学习
教师可以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或作者的生平及与文章写作背景等材料制成微课,用于课前预习,为新授内容作铺垫,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2、用于课堂学习
教师将微课穿插于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既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转换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使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均为有效时间。
3、用于课后复习
学生对于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微课可以给他们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微课也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性。
三、如何克服微课的局限性
1、微课的时长虽然只有5-8分钟,但拍摄与制作过程要花费教师数小时,这样必然占用教师在研究教材、撰写教案、批改作业、辅潜补缺等方面的时间。有些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为了在课堂教学大赛上获得成绩,或为了参加教坛新星评选等活动,在制作微课视频上花费大量时间,导致用于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足,反而造成学生成绩下降。
解决方法: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中的教研室牵头,在全市范围内选派优秀教师分学段、分学科、分章节、分内容制作微课,这样一能保证微课的质量,二能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三能让大多数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日常教学活动。
2、微课绝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替代品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微课视频资源,微课可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这种想法太天真。1、微课所讲授的知识碎片化,不系统,学生无法从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微课中无法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掌握不了学生学习情况,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改变教学节奏。而且当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中遇到困惑,他(她)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这些问题就制约了学生的下一步学习,这是微课的硬伤。
解决方法:微课并非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只是一种模式创新,不能完全代替或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不能为了形式上热热闹闹而滥用微课。微课的使用必须要有针对性与侧重点,它通常被用来辅助某一教学环节,比如课前预习、课后总结,化解重点、难点等等。
3、不能让学生对微课产生依赖
现在不少学生上课变的漫不经心,上课常常走神,记笔记也不那么认真了。他们认为课堂没听好,回家可以在网上看微课,而且许多微课比任课教师讲的更透彻、更易懂。不可否认网上许多微课出自大家之手,他们的教学水平确实很高,但微课视频呈现的内容只局限于一个知识点或一道习题上,不能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衔接和联系。如果学生对微课产生依赖,就会出现轻视教师的心理,认为老师的水平没有网上教师高,时间一长就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产生厌学现象。这种情况在小学高年级与初中常会出现,我们不得不警惕。
解决方法: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常教常新。第二,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亲其师,信其道”。第三,对于一些知识难点,教师应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优质微课,让他们课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总之微课在课内外的有效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作为一线教师需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管理技巧和掌控方法;作为家长也应该加强监督力度,促使线上学习更具实效性。当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开发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促进教学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