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赵薇
[导读]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综合发展的关键阶段
        赵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门外小学万达分校  010020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综合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视站在核心素养视角之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良好地提升学生在思维、审美方面的能力,还有助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发展。为此教师就要注重引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的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很多的美术知识,而是能通过一些方法将未知的美术知识探索和掌握,培养起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其可以自主创作。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之下,积极探究如何将传统文化引入美术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不受重视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外,更要注重对学生美术素养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全面培养。而传统教学模式过于被动,很难使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创新,无法与新课改教学目标相适应。对此,应积极开展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将传统文化引入其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日后的美术知识学习奠定重要基础保障。
(二)在美术课程中,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不高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不足,由于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需要通过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创新氛围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将重点知识传达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美术教学目标,转变教师课堂观念
        在以往传统式美术教学手段下,教师常常位于主体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化发展,阻碍了学生在美术方面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在美术方面学习的综合质量。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慢慢地退出了时代教育的舞台。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时候,需要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其中,促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提升美术文化素养。教师在引入传统文化美术教学资源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特色化和多样化,以此为学生们充分展现不同区域美术作品的特色化与差异化。为了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美术作品的记忆点,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美术文化的传承性,教师可以在学校的帮助下,带领学生走进不同区域,并参观不同区域中的美术博物馆和美术展览馆,以此为学生熏染民间美术文化气息。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走进四川成都,感受蜀绣的魅力,走进陕西,动手剪一剪剪纸,感受剪纸的文化,走进广东佛山,看一看木板年画,小巷子里的葫芦画。通过这样的实践美术教学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美术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美术的创作和创新思维。


(二)结合美术名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感受
        教师在引入我国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时,可以从鉴赏方面入手,为学生边展示精美且艺术的传统文化作品,边进行相关讲解,以此带动学生在民间美术方面的审美欲望,帮助学生扩展美术视野,了解我国不同区域中的民间美术的文化环境和创作背景,使得学生能够提升鉴赏高度,学会从历史等多角度品味作品,提升艺术性思维。例如,可以把毕加索的《梦》作为欣赏名画。在对其进行欣赏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们想一-想怀孕的阿姨在做什么?想什么?为什么摸肚子?学生们通过分析,会了解到这个阿姨是要当妈妈了, 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然后将学生的思想贴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父母都为自己做过什么,付出了什么,这样-来,学生就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深,学生可以有一个正确的亲孝观念。
(三)开展美术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善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主要原因在于年龄差异和互动障碍,在美术方面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最常见的互动模式在于,学生问教师问题,教师给出答案,教师进行提问,学生给出答案,这种互动较为简单化,无法促使教师和学生间的深入互动。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教学手段,进行辅助式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科学分组,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实现三方交流。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也是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在一个主题内容之下赏析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让学生可以在鉴赏过程中通过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材质以及内容特征的方式,学会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学习的美术知识和掌握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作,或是根据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自我创意的创作。在创作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并评价作品,让学生交流创作想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例如,教师组建小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欣赏衣服的魅力,让学生看到不同民族服饰的艺术风格,使学生对设计衣服产生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提议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和画笔为身边的同学制作一顶小帽子,做完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想法告诉同学,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结束语:
        综上,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站在核心素养之下,将传统文化引入到教学中,促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美术素养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月.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J]. 名师在线,2020,(34):40-41.
        [2]李灶莲.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与传统文化遗产传承新探[J]. 文理导航(下旬),2020,(12):69-70.
        [3]林朝聘.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陶艺创作教学初探[J]. 教育界,2020,(48):32-33.
        [4]姚宇.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5.
        [5]李萍.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 内蒙古教育,2019,(12):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