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疫情时代”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建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李艳
[导读] 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
        李艳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430061
        【摘要】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对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教育管理人员,还是对一线教师,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以前线下课堂教学中从没遇到过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疫情期间高中在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可能原因;接着提出了在线教学过程中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最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和反思这一特殊时期的经验教训,尝试从教学改进的角度重构复学后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学习,以期达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中生;在线教学;实时互动;线下教学;教学有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面临经济停摆、商店歇业、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于2020年1月27日发布了延期开学的通知[1],出台了“停课不停学”的政策[2],毫无疑问,“停课不停学”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正确决策。武汉市从2月10日起全市高中正式开启大规模在线教学以来,面对“史无前例的”第一次线上网络课堂教学,无论是对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管理人员,还是对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以前线下课堂教学中从没遇到过的问题。
        一、线上教学课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远远滞后于居家在线教学的要求
        首先绝大多数学生的自律习惯尚在逐步养成过程中,这些学生远没有老师和家长所期望的那种自律性。于是在线课堂上就出现以下乱象:学生迟迟没上线进入网上课堂,科任老师打电话追问,学生借口小区网络出现了问题;极个别学生被窝里用一个手机进行课堂打卡,用另一个平板继续和小伙伴们联网打网络游戏;课堂上老师提问希望能互动活跃气氛,点到的同学课上没反应,借口家里麦坏了;刚开始较多学生出现了拖拖拉拉作业迟交或者不交,即便这样马马虎虎应付作业也搞得晚上睡得晚,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作息规律紊乱等现象;如何调动网线那一头的学生在线学习积极性呢?这确实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老师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2.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和教学手段单一难以适应居家在线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在相关通知中明确强调,要“统筹线上学习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2],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一般,教学理念陈旧,对教学物理环境认知不足,仍然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同位同步型(A)[3]),将线上教学(异位同步型(B)[3])等同于用QQ语音、腾讯会议等等平台的即时直播上课。更有部分老师根本不知道当下性能较优的在线教学工具和在线教学软件,不会下载直播平台的APP,不会使用其功能。面对十几万学生同时线上教学,网络承载量不足的短板立马暴露出来,于是出现了线上教学开展的第一周,武汉市的QQ平台由于即时通信的同步直播课和异步通信的录播课激增导致网络瘫痪的情况。
        即时通信的同步直播课是最接近线下课堂教学的一种线上教学模式,大部分老师很容易自然选择这种不烧脑的线上教学方式[4],并且很容易形成路径依赖,不容易改变,这种实体课堂教学管理手段的延续,必然受到教学环境空间异位的阻碍。


        3.师生互动与家校联动在居家学习期间还需进一步加强
        疫情期间的学习效果不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线教学期间师生互动及时反馈的交互体验感弱化,首先大规模同时段在线直播教学导致网络潮汐式拥堵,部分学生掉线不能进场;以前线下课堂互动提问,学生会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基本5秒内反应过来,教师能及时洞察感知课堂反馈情况,现在在线教学有可能长时间无人应答,教师对学情心中无底[4],导致线上课堂冷场、误时,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再者一堂课部分老师利用PPT课件开展形式单一的直播讲授式教学,很容易造成网线那端的学生精神疲惫、思想溜号。
        4.在线教学期间缺少家校联动机制。由于家校双方存在多种原因,科任教师不能及时反馈学生当日学习情况,再加上一场疫情让父母和孩子在家呆这么久,有些家庭的亲子关系出现严重裂痕需要重建。现在家长不能及时在线督促学生,为参与在线学习方面提供帮助支持,家校协同共育[5]的良好氛围体现不出来,个性化、精准化教学更体现不出来,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有效性就会进一步降低。
        
        二、“后疫情时代”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建策略
        1.让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每次备课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存在的不足、学习需求等相关内容,分析学生心理特点,然后根据学情和教学要求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说:上课最怕一讲到底的“一言堂”,容易打瞌睡,容易“思想溜号”离场。我们是否可以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把一堂课分成若干小段呢?实现听微课、提问、点评和讲授自然切换,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起伏不断、趣味、悬念环环相扣。比如:前段时间某校高二年级学习《旅游地理》,课上地理老师结合课本内容剪辑播放的8分钟《航拍中国》中的一个片段,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设计了既与课本主干知识相关,又与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盲点相关的若干个由浅入深的问答题。一周后通过高考题当堂检测预期效果,结果87%的学生评定“优秀”,并且学生自主摸索出同一类型题目的答题模板。
        2.让课堂教学过程生本化
        每次备课教师先着手设计《课堂分组研讨任务单》上课前下发。然后课堂上研讨,以学科小组汇报、师生提问的形式,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这种利用同侪互教、教师引导的方式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6]。比如:月考刚刚一结束后,课前科任老师就可以分配选择题和综合题分别由6个学科小组包干,小组成员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在网上讨论交流,人人参与讲题目(如图2)。不仅要讲清楚正确选项,而且还需要讲清楚其它选项为什么要排除。讲述综合题的学科小组要求下载部分同学答题卡,分析得分点和失分原因,分析哪些是不规范的语言导致不得分等,这种利用小组讨论,小组推荐中心发言人等多元互动方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3.让课堂教学互动沉浸化
        适当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7]。适当的教学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进行适当夸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具有成就感。当然师生之间的沟通一定要掌握一个“度”,不宜太频繁使学生感到厌倦,也不要太松懈而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敏捷度。在学校面对面教学,每节课教师可以激情满满,肢体语言丰富,代入体验感很强,师生之间有情感交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自然增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