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认识发展的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为例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徐瑞
[导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需要养成的一种科学素养
        徐瑞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116012)
        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需要养成的一种科学素养,它表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合格,在学生往后的持续学习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化学教育杂志》中一篇文献指出,为实现“全民科学素养”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更广泛的背景下,将化学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可见,若想令化学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那么教师需要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发展,以此令他们真正认识所学知识的本质。
        关键词:促进策略;化学学科;认识发展
        
        引言:在现实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大多化学生可以很好掌握地课本的理论知识,但却没有形成出色的认识素养。这就意味着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导致无法灵活运用相应的化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各个环节、借助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出色的化学认识素养。
        一、追踪溯源,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就蕴含许多有趣的化学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比如古代的“炼丹之术”、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等。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彰显丰富的化学文化。在“化学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本知识,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做到全面发展。所以,化学教学活动中渗透相关历史知识很有必要,这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让学生感受化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化学的发展历程、无数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等等都是化学教学的宝贵素材。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真实的、有实际意义的情境素材,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多种形式查阅资料(图书馆、网络资源、化工厂等来源)、学会自主探究知识、能够和同学伙伴进行高效地合作学习、拥有自主设计具体方案的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硫、氮、氯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点及性质时,教师就可以火山喷发中含硫元素物质的转化过程为情境,以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常见谚语“雷雨发庄稼”的原因探究为情境,以含氯消毒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为情境等展开教学。在这些真实问题创设的情境中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化学认同感,增强学生对于学习运用化学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信念。
        二、组织认识学习活动,活跃学生思维状态
        若想令学生形成出色的认识素养,那么教师需要想办法活跃学生的思维状态,推动他们去主动思考学习问题。如果教师整节课都使用“灌输式教学”,那么学生将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的话,学生会缺乏主动探究的机会、时间。学生会因此而失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同时还容易限制他们的化学思维,这自然不利于促进学生认识化学学科。所以,教师要结合对应的认识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探究新知,并且提升自身的认识素养。总而言之,教师要结合认识学习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以此令学生的认识素养得到提升。
        在开展“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时,教师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学之后便可以组织学生完成本课时的4个实验活动。在此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合理分配学习小组,以此保证活动能够顺利落实。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观察水、石灰石等等实验用品的变化”,观察在水中石灰石是否有了什么变化,并且思考产生的原因,让他们认识化学实验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在教学第二单元实验活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之时,教师先帮助学生回顾“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相关知识点,然后让他们总结“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开始实验“高锰酸钾制氧气”之前,教师先帮助学生划分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这次实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小组记录员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对于实验中比较主要的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在一旁标注原因,之后与教师的解答做出对比。总而言之,教师要借助有趣的认识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实践等能力,并且还要让他们认识到前后章节的联系,以此促进学生形成出色的认识素养。


        三、重视认识梳理环节,夯实学生认识素养
        初中化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让他们能够认识分子的动态变化等内容。因此,基础化学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识素养。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认识素养,除了基本的新知探究环节之外,教师还要重视认识梳理环节。大多化学生在当下可能已经掌握了课本知识,但过一段时间却会将所学知识忘掉。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那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及时梳理所学知识,从而导致掌握的知识不够扎实。因此,教师要重视认识梳理环节,及时带领学生反思学习成果,进而帮助他们夯实化学知识,这才有利于帮助他们提升认识素养。
        结束完实验活动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试着去总结“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特点。经过之前的学习活动,相信大多化学生都能够明确认识到“物理变化并不会产生新的物质,而化学变化则是会产生一种全新的物质”。接着,教师帮助学生完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特点,同时总结归纳这两种变化的异同之处。当学生掌握了这两种变化的相关概念之后,教师便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那么现在你们能不能分辨“木材燃烧、铁器生锈、水结成冰”分别是哪种变化?然后,教师便可以叫学生回答这一问题,并且让他解释其中的原因,学生在这部分之中也可以进行资料的调查,将不同又类似的现象结合在一起。最后,教师还要及时让学生反馈本课时的学习效果,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性质与异同之处。总而言之,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以此让他们可以真正认识化学知识,进而促进他们的认识素养得到提升。
        四、利用多维度的学习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学习的质量如何取决于学习后的评价内容,为了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完善化学溶解度的课后测评方法,在评价内容上可以多维度的测试学生学习效果,在评价途径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以保证学习评价的专业性与科学性,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被提拔到更高的水平。
        例如,教师利用概念图的形式,将溶解度的学习目标绘制出来,其主要内容为溶解度的概念,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溶解度曲线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强的关系有。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作为评价的考核内容,并为每个学习模块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层次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可以匹配自己学习的完成情况,有目标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保障。其二,在评价途径上的突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评价途径来获取学生实际学习反馈,如在考核表上设计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点评以及作业评价与考试评价等,根据不同的评价途径,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溶解度时,更加系统把控学习任务。教师在提升化学溶解度的教授方面,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评价方式上,可以有所创新性的改善措施。
        结语: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发展,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认识素养,这是初中化学素养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组织对应的学习活动,以此帮助他们可以真正认识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创设情境环节、反思梳理环节”,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学生化学基础的关键。总之,若想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学科,那么教师需要推动他们主动自觉地加入到化学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冯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6):85-86.
        [2]屈登琴,曾得弟.以化学核心素养为指导实现作业的有效性与实效性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9,(11):8.
        [3]柏如意.联系实际明确目的 ——农村初中化学作业有效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20,(44):127-128.
        [4]董寿舒.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化学练习作业有效设计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