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孙淑莹
[导读]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计算学习占据重要部分,加减乘除的计算、混合运算及利用计算算理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的设置都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
        孙淑莹
        新林区翠岗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计算学习占据重要部分,加减乘除的计算、混合运算及利用计算算理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的设置都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教师针对传统的教学形式多样化革新,以此让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引言
        数学计算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部分。因此,核心素养的最终结果导向依旧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不仅在商店购买商品、食品时会用到数学计算,而且在集体玩耍的时候,同样需要用到数学计算去进行人数的划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非常重要。
一、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应用范围很广。首先,数学算术能力是一项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技能,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及其掌握数理知识,数学问题的差异性都是通过不同的计算方式演化而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计算方式是以四则混合运算为主,例如矩形的周长与面积主要是通过边长的和与乘积计算的。其次,数学计算跟学生的日常学习息息相关,是学习其他理工类知识的起点,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教师们正在加大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训力度,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数学计算是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算问题的基础,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超市购物能够计算出商品的总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加深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并且分析问题是最基础的教学目标,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和灵活性,有效实现小学阶段的基础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依然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仍被动地接受着知识,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几乎没有任何互动和交流,一堂课下来,只听得见老师的声音,学生则小动作不断,如此模式下的教学,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帮助极为有限,其次,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也会让课堂环境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欲望更低,试论学生学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又要如何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呢?
        (二)学生数学思维不严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阶段,教师的侧重的主要在加减乘除等等简单的运算上面,同时也涵盖了少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但是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计算的失误,而是在于思维的不严谨,容易造成粗心大意的情况,例如在计算过程中小数点以及数字的书写规范问题而造成的错误。这类问题虽然比较简单,但如果不及时纠正,不利于学生学习,也很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遇到粗心大意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充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的解决方案
        (一)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提升对计算教学的兴趣,深化对计算知识与技巧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同时,通过对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安排,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相联系,真正做到对计算知识与技巧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微课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思路,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点的规律,并通过思考找到理解数学知识点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抛硬币”的动画,并在每次硬币抛弃时,让学生猜一猜当硬币落下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硬币一共抛起5次,引导学生对5次中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进行计算。

通过这样的方式,合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又能够对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产生初步的印象,便于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在小组成员互相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通过其他同学的解题方式,获得新的解题思路,进而不断优化自己的计算方式,提高计算的速度,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与锻炼他们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提高了数学计算教学的质量。
        (二)突出学生的课堂地位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价值,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快速地学习和整理数学知识,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帮助他们整理知识结构,从而使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合理,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学习方向。
        例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指出计算的归类和过程,并教会学生正确的数学格式。此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能够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充分思考,深刻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将数学计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数学思维,加深对数学计算的理解。在多位数乘以位数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三)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计算过程中更多使用的是估算。但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课程中往往注重精确的计算能力和方法教学,这导致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很弱,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小学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教授各种估算知识,以便学生采用各种学习方法来塑造自己的估算意识和发展估算技能。在小学计算题中,不能只看到“估算”二字,就开始进行估算方法,于此约同的还有“大约”“大概”等词语。例如,“某某旅行社在寒假期间共组织了几个旅游团,大致情况如下,青岛513人、北京343人、丽江488人、长白山345人。请估计该旅行社在假期期间共接待多少人?”这时就要使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来解决问题。最后结果等于1690。估算思路如下:
        513+343+488+345≈510+340+490+350=1690(人)最终,学生在准确计算出结果时,就可以用估算的结果来大致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性。
结束语
        核心素养虽然是数学行业的全新名词,但这种以学生为核心的全新教学方法,将会替代原有的教学教育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义务教育的受益者。教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进而促进数学计算教学研究的进程,让学生最终成为多元化、多方面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可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蕾.新课程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63):81-82.
        [2]李治.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新智慧,2019(17):88.
        [3]叶鸥翔.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新课程(中),2019(06):67.
        [4]吴凌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39.
        [5]赵媛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