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云
乳山市第二中学 264500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世界。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要带领学生研究教学内容,让学生看到数学的本质,掌握学生的学习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灵活使用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素质。本文将分析项目化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法;高中教育;数学教学;教学现状;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不仅是学生的必修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学科,在高中的课程结构中处于核心位置,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可以影响高中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将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当前,我国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阻碍学生提升数学能力,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1]。
一、认识项目化教学法
项目化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内容。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分成五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组织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目标的完成要有规划,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使用良好的技巧。二是自主能力和责任意识,学生要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思维,拥有良好的信誉,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三是合作学习能力,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与人真诚交流,拥有良好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四是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因为学习是有一定难度和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学习内容,更多是来自社会和学生家庭,因此,让学生掌握抵抗压力和疏导压力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五是学习能力,就是快速掌握技能的能力,可以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在实际应用中。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项目化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掘,让学生可以全面成长[2]。在设计教学方法和过程的时候一定要在满足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创新,让教学方法具有鲜明的特点,使学生可以找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其次就是设计具有教师个性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科学、实用的教学内容,让教学过程拥有教师的个性特征。
最后是制作课堂教学的过程,这个阶段就是实际教学阶段,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根据制作的教学过程开展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不断完善教学方案,让教学过程可以顺利进行,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项目化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方式
(一)使用教学活动范学生对“数字化”产生基本认识
高中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有较强的学习难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没有较强的关联性,如果使用不正确的教学方法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使学生放弃学习[3]。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耐心细心,通过观察和交流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要引导学生用心去理解数学知识,告诉学生理解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经历“数学化”过程,让学生在感受、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新的知识,在教学的引导之下观察和尝试,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概念,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结论,这种教学方式相对于“灌输式”教学,教学效果更好。通过“数学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知识,更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的本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热爱数学。
(二)帮助学生构建与发展数学认知结构
学习就是将一种知识进行构建并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要想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就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开展。教师在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告诉学生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构建,使自己可以将客观的数学知识内化进自身的认知结构中。通过引导学生逐渐对数学的本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进行进化和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连锁机制,是比较困难的,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机遇更是一个挑战。
(三)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操作性强,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本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进行观察、分析、想象、推理等过程中获得感悟,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同行人,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舒缓学习压力,树立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可以拥有足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机会,积极和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使学生可以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能力与认知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我们要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上,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使学生可以数学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帅.关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26.
[2]张玉平,曹南斌,董昌州,杜少静.项目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281-283.
[3]李洪忠.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项目式学习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