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刀有忠
[导读]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懵懂发展阶段,审题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
        刀有忠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666401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懵懂发展阶段,审题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目前,许多小学生审题和批改错题的直接原因是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因此,教师应不断拓展和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解题效率得到充分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审题过程当中会出现审题错误表现在少看或者看错题目情况,审题错误就会造成做题错误,从而对学生们做题质量和效率带来严重影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们在审题的初期没有用对方法,同时还存在学生们粗心大意、很难抓住关键词、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原因。所以提高学生们的审题能力对学生们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一、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审题已经成为培养学生们基本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们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审题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都要对学生们审题能力进行培养和贯彻。近些年来,已经有部分小学开展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研讨会,并且在数学专业网站上刊登了很多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文章。由此可见,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已经成了全国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另外,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当中也提出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意识,具体表现在题目当中关键信息提取,能够在现实世界当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广泛应用。在面对实际问题当中能够主动地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对新版本的数学知识,能够主动根据实际背景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多个角度对题目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所以教师们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入性的了解和分析,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正确引导学生们对审题方式和方法的应用,全面性地讲解知识,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能力
        首先,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审题意识,日积月累地对学生们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因为学生们的审题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训练培养成的习惯。教师们要有培养学生们审题的意识,在课堂上教师们要监督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要对学生们审题习惯进行引导。其次,注重细节培养。养成良好审题习惯关系到学习数学的质量和做题的水平。学习习惯是能够对所学到知识之间进行紧密联系的纽带,应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如果不对学生们不良的学习习惯进行改变,那么就会很难对学生们不良学习行为进行制止。所以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对学生们行为举止进行细心观察,当发现学生们学习上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时,要对形成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对学生们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最后,要及时地鼓励和激励学生。

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让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对不良习惯进行改正,促进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建立奖励制度能够让学生们对学习习惯和行为予以关注,让学生们积极地融入审题能力培养过程当中,只有学生们有了积极主动意识才能够深刻了解到审题的重要性。
        (二)析题辨意
        阅读问题的目的是分析问题。阅读问题离不开分析问题。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指导学生将文字、图片表达的题目内容转化为有效的数学信息,设计层次分明、巧妙的题型,引导学生由外向内循序渐进地分析,进而找出数量关系;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审题技巧,所以教师要学会放手,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在教《贾立安》的时候,作者把公式“4+3+3”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公式编故事,或者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认为可能表达的意思。学生想象力很丰富,有的编有趣的故事。例如,鸟儿们将要举办一场音乐会。他们选择了一棵大树作为场地。先是四只鸟,然后是三只鸟。被同伴欢快的叫声吸引,又有三只鸟加入了音乐会。哈哈,真的很热闹。谁来告诉我们音乐会上有多少只鸟?有的画了丰富有趣的图。最有趣的是一个小男孩先拿了四颗糖,然后三颗糖,最后三颗糖。这个学生告诉作者,这个小男孩要去他叔叔家,因为他哥哥比他大,他给他哥哥带了四颗糖果,给他姐姐带了三颗糖果,给他奶奶带了三颗糖果。这幅图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不仅用有趣的图形语言表达了数学语言,还赋予了分享和尊老的重要内容。
        (三)引导检查,规范审题态度
        考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行为,是一种审慎主动的再认识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解题教学时,应该要求学生做好习题的检查工作,并教会他们正确的检查方法。比如在计算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重新进行计算练习;在填空题或真假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问题,检查关键信息是否缺失。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习题考试的作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解题习惯和态度,进而有效提升解题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为学生提供自主审题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使审题能力内化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廖昀.试论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33-335.
        [2]栾秀丽.浅析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00-502.
        [3]卢定杰.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分会场)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457-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