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曾艳
[导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上的助力器,也是今后发展的推动器
        曾艳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完全小学 413414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上的助力器,也是今后发展的推动器。但是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没有很强的思维分析能力,自控能力差,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习惯。以数学学习来说,学生存在上课分心、审题不仔细、计算粗心、抄作业、不爱检验等各种问题。基于此,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教学
引言
        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逐渐发展自我,形成更为完善的人格。在面临目前的多种教学方式时,教师应及时改革,根据自我教学课堂情况积极选择,避免盲目跟风,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提高学生完成效率,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生存在不良习惯的原因与现状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学生没有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数学课上,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听完整节课,也很难立刻理解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另外,学生的玩心很重,在上课时容易走神,常常想着出去玩;另一方面是教师的问题,一些教师对于班上有不良习惯的学生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行动去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这样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上课效率,还阻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学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针对小学教学中学生存在的这些不良习惯,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工作者要做出相应的转变,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
        提问是学习的有效方法。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针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提出质疑、针对不懂的地方提问疑问,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疑问,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是一样,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自己讲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有不同想法的时候,可以大胆举手提出;遇到不懂的地方时,也不用害羞不敢提问,要积极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耐心、细心地解答,并要鼓励和表扬学生这种敢于提问的行为,用自己的表扬和鼓励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即使教师已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也一直强调每个同学有不懂的都必须及时问自己,可是还是会出现很多学生不敢和教师沟通说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是怕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被教师批评不认真听讲;有的学生是觉得麻烦,懒得向教师提问;有的学生认为不懂就算了,并不重视自己的疑惑。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采用合适的策略,帮助学生养成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理念
        ①搭建学习平台,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更与生活紧密相关。小学数学许多知识都可以充分运用到生活中,把知识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是生活所必需的。现今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发展自主学习的理念。小学数学老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设备,搭建五彩缤纷的平台让每个小学生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奥秘,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真正让孩子们参与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逐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效。②多元化评价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小学生喜爱老师,就会自然去喜爱这个老师所教的课。数学老师除了要用生动的讲解、诙谐的语言、多变的动画抓住学生的眼球,还要多元化、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自然养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农村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单一的,而该类教学方法也只是按照各学生的大体情况进行统一灌溉而已。该类教学模式无法帮助每一位学生完成发展,在新时代改革路途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应根据整体班级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更具针对性地开始问题讲解,注重因材施教,在各类创新教学方法路途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舞台上完成进步。这时,各类严明的奖惩制度也显得十分有效,在教学时,教师应对积极提问,对认真表现的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整个数学课堂上获得更多的自信。而对于部分不太认真的学生,教师只要指出他们的错误进行及时批评,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新教学方案,了解新型教学思想,积极整合教学素材中一些更为出彩的地方,帮助学生发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快速解题过程中找到属于自我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类教学方案,教师也能够帮助学生,引领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舞台上进行展示。在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出发,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更好的数学平台上大胆发言,勇于前进,必要时,教师还可开展小组讨论模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了解他人的思维火花,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自信和团队精神。在教学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思维,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逐渐解决难题,而该类学习模式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习重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取长补短,完成团队构建,最终在整个团队进行过程中不断加快步伐,奋力前进。
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整个小学阶段中重要课程之一,更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因数学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个巨大的挑战力。在小学阶段,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更好地促进数学学习,培养良好习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自主地、积极快乐地参与数学学习,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明虹.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154.
        [2]邵水桥.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初探[J].新课程(中),2019(12):188-189.
        [3]姜敏.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J].新智慧,2019(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