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鼓趣"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黄玉莲
[导读] “鼓”象征之中精神,在幼儿园育儿活动中,教师通过培养幼儿的“鼓趣”,来促进幼儿的音乐感知力、身体协调性、思维认知性、旋律鉴赏力等
        黄玉莲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中心幼儿园  530699
        摘要:“鼓”象征之中精神,在幼儿园育儿活动中,教师通过培养幼儿的“鼓趣”,来促进幼儿的音乐感知力、身体协调性、思维认知性、旋律鉴赏力等,帮助幼儿通过“鼓趣”活动,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发展,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对其价值和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鼓趣”;幼儿发展;策略
        引言:培养幼儿“鼓趣”是继承和发扬马山“壮族会鼓”的重要方法,幼儿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的脊梁的,从幼儿园时期就培养幼儿民俗文化传承意识,对幼儿建立民族意识、家乡情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特点、认知情况,理解能力等,重点培养幼儿的“鼓趣”意识,促使幼儿在“鼓趣”的影响下,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会鼓”继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幼儿园"鼓趣"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课程中,教师融入了壮族会鼓文化,帮助幼儿建立“鼓趣”意识,促使幼儿在园内的五大领域课程,以及区域活动中,充分激发“鼓趣”能力,促使幼儿在壮族本土文化艺术——壮族会鼓的艺术氛围熏陶下,可以培养艺术气息,感受会鼓文化,进而增强“鼓趣”,促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还可以促使幼儿从小,就得以传承壮族人民独有的气质,引导幼儿健康发展。
        (二)促进师资队伍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师队伍,通过对“壮族会鼓”文化艺术的学习和了解,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个人艺术能力;还可以为广西壮族会鼓的继承与发扬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通过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鼓趣”能力,把握“鼓趣”的养成方法和技巧,从而促使幼儿的“鼓趣”教育活动得以发扬和传承,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并且还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师资力量趋向专业化,增强本土文化的鉴赏能力。
        (三)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幼儿园内,开展“鼓趣”培养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优化;还可以促使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得到创新与发展,进而促使幼儿园课程得到高安排和讲授;促使本园办园特色得以提升和发展。另外,幼儿园通过培养幼儿的“鼓趣”,不仅可以促进本园具备壮族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开展,还对增强和提升广西壮族会鼓的发展与推广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幼儿园"鼓趣"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一)“鼓趣”激发幼儿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以“鼓趣”为切入点,促使幼儿对壮族会鼓产生探究兴趣和学习动力,促使幼儿在幼儿园内,可以有效培养区域文化意识,促使广西壮族会鼓文化艺术得以科学继承。“鼓趣”可以促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让幼儿以艺术探究为出发点,培养民族意识和区域情怀,促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扬,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例如:幼儿园开展“大鼓与米粒”的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在大鼓上放上一小把米粒,随着大鼓的敲击,米粒发生跳跃行为,这种“跳跃”可以时启发起幼儿的“鼓趣”探究欲望,促使幼儿自主投入到“鼓趣”培养活动中去,进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艺术综合能力。
        (二)“鼓趣”培养良好品德,养成优秀人格
        幼儿教师通过激发幼儿的“鼓趣”,有效渗透德育内容,促使幼儿在“壮族会鼓”的影响和熏陶下,培养良好的品德、养成优秀人格,进而促使幼儿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与提升,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通过“鼓趣”培养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在集体的环境下,感受艺术的氛围、培养关心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促使幼儿改正“王子病”、“公主病”的坏毛病,进而培养阳光、自信的性格,帮助幼儿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在“鼓趣”培养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广西壮族会鼓的作用和价值,促使幼儿充分感知“会鼓”带来的德育精神,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人格,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幼儿的核心素养。
        (三)“鼓趣”促进幼儿合作,增强集体意识
        在具体的“鼓趣”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壮族会鼓”的精神下,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促使幼儿在“壮族会鼓”的影响下,学会如何避免对抗、如何避免攻击;如何开展合作、如何培养集体意识。让幼儿根据“鼓趣”的指引方向,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鼓趣”作为一种幼儿园特色教育,可以促使幼儿在园内,享受到艺术性的教学资源,培养幼儿的对“鼓”的认知与应用,进而促使幼儿以“鼓趣”为兴趣,锻炼人、鼓合一,体现马山壮族会鼓的民俗特色,促进“壮族会鼓”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让幼儿在集体的环境中,锻炼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具体育儿过程中,教师将“鼓趣”教学列入教学工作内容,既可以促进广西壮族会鼓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又可以促进幼儿具有广西壮族人民优秀文化精神,进而促进广西壮族区域文化得以继承和创新,全面提高幼儿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广伟.艺术课程对幼儿教师素质养成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3(6):24-25.
        [2]周晓梅.培养幼儿教师声乐能力的有效路径[J].高教学刊.2017(6):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