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和价值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张开斌
[导读] 由于大多数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并未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课堂上只给学生讲解了基础的语文内容
        张开斌
        湖北省竹山县第一中学  442200
        摘要:由于大多数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并未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课堂上只给学生讲解了基础的语文内容,忽视了语文教学中隐藏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当下高中语文教育的不足之处。对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语文素材,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传承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方法;价值
引言
        高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是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正逢其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国学经典等内容,通过讲解与传授,培养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从内心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培养家国情怀
        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和进步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在这种情形之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必须不断针对自己所开设的课程进行结构的优化,内容的创新,来适应如今发展如此迅速、运转如此高速的社会[1]。新课改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是一个挑战,但是也同时存在机遇。许多文化古城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要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科学合理的去利用我国各个地区的文化底蕴,通过将城市文化资源融入学生主题活动的教学实践,对主题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使学生更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特色,并加深学生本土地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为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奠定基础。
        (二)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是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人心、人脑,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还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赏析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堂逐步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立足课本,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已有部分教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还存在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没有提高,或是仅是将传统文化内容生硬地导入课堂,无法进行有效的融合。为此,教师要在语文课堂内立足于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任务,掌握学习重点和学习技巧,纠正学习思路,端正学习态度,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并实现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教育。
        比如在学习《窦娥冤》时,教师就要说明文章的题材,让学生更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戏曲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窦娥的反抗精神。首先,教师要介绍中国古典戏曲的特点,并说明先后发展的历程,其中存在哪些角色,渗透传统文化,开拓学生的眼界。而后讲解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并描述本节课的作者—关汉卿的人物事迹,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这堂课的作者关汉卿的事迹进行描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老师要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要介绍,三者的内容再加上文章的背景,然后提高学生对情节的理解,逐渐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并让学生认为窦娥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在委屈中认为官僚主义腐败的黑暗现实使学生掌握封建社会,并提出罪,理解戏剧与抒情艺术相结合的特点,促进学生学习体验文章。
        (二)将传统文化教学延伸到课外
        语文教师在进行了课上的传统文化教学后,对于学生的课外时间也需要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使得学生可以受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接受度。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首先要加强学生在课外对于古典文学的阅读,例如四大名著等著作阅读,这些古典文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且古典文学中有许多吸引人的词句,学生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在领略到这些作品的情感表达的同时也能增加几分对于它们的共鸣,并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其次,在目前互联网水平如此发达的情况之下,教师需要合理地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生的课外教学,让学生在空余时间看一些有意义的历史节目,例如《国家宝藏》《上下五千年》等。这些节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并且也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融合在一些课外元素中进行教学。比如对对联,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在日常电视剧中所出现的对联,并对其进行剖析与解读。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也能加快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对于增加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与发扬光大。
        (三)创设教学情境,推动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
        优秀传统文化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为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若是生搬硬套对学生进行灌输与传授,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与排斥的心理情绪,进而影响其后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信念,从而导致最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采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渗透,灵活引导,让学生一层层解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去实现更深刻的认知、理解,并能转化为自身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而要想更好地达成这一效果,借助便捷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无疑可以发挥出其突出功效。
        比如,我们教师在面向学生进行古诗歌的教学时,便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古诗词内容的音频,让学生在富有感情的吟咏声中去走进古诗词所营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此外,我们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关于诗词创作者其人其事,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掌握作者的性格特征,理解其所创作诗歌背后的内因与根源,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细腻情感将产生极大的帮助。就这样,我们的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首古诗词,更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下走进了古诗词这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世界,懂得了如何正确鉴赏古诗词,如何从古诗词的学习中习得知识、锻炼能力。可见,创设教学情境,推动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对于学生更好地感知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有着极大的帮助。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伟大的民族情怀。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要将传统历史文化的内容充分的融入其中,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对其形式进行创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深刻的认知,推进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石保.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高考,2019(19):58.
        [2]赵丽.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及价值思索[J].华夏教师,2019(36):76.
        [3]朱贺.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