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明文依体而教的教学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2期   作者:陆琴艳
[导读] 根据我国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改的最新要求和实际规定,教师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始终需要秉承着“依体而教”的基本原则
        陆琴艳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215000
        摘 要:根据我国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改的最新要求和实际规定,教师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始终需要秉承着“依体而教”的基本原则,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品析说明文中的具体语句,实现语言精度的准确把握。与此同时,学生需要从根本上认知和明确说明文的基本内涵和实际意义,并且能够通过良好地学习,学会各种说明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综合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文;语言精度;思维深度;任务群

        根据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说明文不在少数,同时,学生在学习说明文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作为教师,需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实现教育实效性的显著增强。
一、品词析句,把握语言精度
        教学说明文,最关键的就是进行语言的教学,因说明文中的语言,是说明文准确说明一件事情的基础,只有把握住其中的语言精度,并且充分认知其语言的准确性,才能更好地进行说明文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想要更好地体会其语言的精准性,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重点关注说明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或者是数量的词语[1]。例如,在进行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明文《花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图片上满是鲜艳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争奇斗艳,其散发的花香好像都飘出来了。首先,教师可以针对题目,向学生进行相应提问,“花钟是什么?”、“为什么起的名字叫花钟?”等。然后,教师可以引领着学生,对“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以及“苏醒”等词语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和研究,同时学生需要将这些词语代入文章,并从细节处着手,通过赏析优美词语和句子,实现学生对文章整体的充分理解。
二、揣摩顺序,挖掘思维深度
        一般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讲解的时候,基本上都拥有着同样的传统教学顺序,先是带领小学生学习语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记忆,然后再逐段地进行概括大意,最后再将整篇文章的大意进行简单的概括[2]。这样的教学过程没有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过程,由此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作为教师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顺序的梳理,由此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明文《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逐段的分析和理解,由此可知,文章第一部分是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知名的原因之一,文章第二部分是讲蟋蟀住宅的特点,第三部分是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三、体情悟理,感受文字温度
        想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地融入情感,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文章中的具体语言,感受其深层次的情感温度。

例如,在进行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朗读,然后,教师再提出相应问题,“这篇文章需要我们去认识和了解什么呢?”此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其次,围绕着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引导学生思考[3]。通过整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用一句话或者是几个词来描述松鼠,有的学生运用“乖巧”这一词语,还有学生运用“驯良”这一词语。教师出示相关句子,促使学生进行重点研读。通过教学过程,学生能够从松鼠的外貌、性格以及行动等多个方面,对松鼠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同时,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以及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松鼠的形象逐渐生动起来。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运用细致、形象的文字,对另外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进行描写,由此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增强。
四、读写结合,增加教材厚度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点教学部分,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学生需要拥有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说明文进行全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和理解,然后,进行相应的仿写和创作。与此同时,实现读写结合的最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可以流畅地使用精确性的语言进行说明文的写作,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比如,在进行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明文《太阳》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然后提出相应问题,促使学生到文章中寻找答案,如“课文中引用了后羿的故事,同学们认为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的吗?”、“文章运用了什么方法,说明太阳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很远?”以及“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等。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文章主旨。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仿句练习,由此可以更好地掌握“顶针”这一修辞方法,进而实现自身的写作能力提升。
五、小组合作,用任务群发展
        教师为小组下达学习任务,让每一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章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并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帮助,由此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进行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明文《蜜蜂》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根据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积极地交流和沟通,由此实现对蜜蜂的全面了解。接着,继续向学生传达相应任务,如“法布尔做实验的步骤是什么?”、“后来回来了几只蜜蜂?”等,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合作学习效率的显著增强[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实现说明文的良好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出发,并对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和研究,由此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进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涵,祝军明,姜爱梅.小学说明文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文教资料,2020(23):217-219.
        [2]王网珍.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7):100.
        [3]曹巧文.原来说明文可以这样上——教学评统一下的阅读课堂教学问题设置[J].考试周刊,2020(55):1-2.
        [4]武小春.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元素结合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08):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