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 616550
摘要: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足以培养学生语言感知的一项主要手段和实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理解课文,陶冶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提高学生读书能力,培养良好读书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为本;重要性
引言
“以读为本”中的“本”字的原始意义是“草木的根”,引申义是“根基、根源”,进一步引申为“本源、本质、本色……”。没有“读”,就没有讲、议、练等活动的诞生,“读”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本源和出发点。不仅如此,事实上,因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读中学读,在读中会读,最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产生浓厚而持久的读书兴趣。所以,“读”还是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归宿。概括起来,我认为,“以读为本”的含义应该是:遵循阅读教学的客观规律,把“读”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小学语文以读为本的重要性
处在小学这个学习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较小,思想觉悟跟不上,并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什么较为重要,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和思想对老师、家长的影响较大,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分数较为关注,而且更重视像数学这样的理科,对于语文这样的文科他们反而觉得不那么重要,因此也就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通过调查我们会发现小学生背诵古诗或者是一些课文短篇存在一定难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不理解,只是去死记硬背。然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这一问题。阅读要求学生要声情并茂,还需要使用普通话,而且还要把握阅读语速。通常的阅读语速较慢,学生在阅读课文或古诗时有时间进行思考,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对小学生去分析或背诵这些古诗和课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而且小学生在阅读一些写风景的课文时,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感同身受,感受大自然的风采,进而陶冶情操,还能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以读为本的有效策略
(一)细读字句,咀嚼文字韵味
阅读材料由句子串联而成,而句子又由字词组合而成,字句可算得上文本细读的最小单位。小学生只有先学会咀嚼文字的韵味,才能进入更高层级的阅读。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细读字句作为学生细读文本的起点,从细节入手,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母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中摘取表现作者老舍不同态度的描写,让学生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字句的选用上分析作者的态度变化。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读“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扯长了声,如怨如诉”“欺侮最忠厚的鸭子”“下毒手”等字句,要求学生将作者笔下母鸡的形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判断作者此时对母鸡抱有什么态度。通过细读字句,学生发现,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使用了大量消极、负面的形容词,夸张地表达了对母鸡的厌恶。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读“马上便放下”“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它一定出击”“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一声也不哼”等字句,要求学生判断这几句描写带有怎样的情感色彩,分析作者是否还厌恶母鸡。通过细读字句,学生发现,作者这时使用的形容词大多是中性的,甚至还隐约透露出对母鸡的赞赏。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小学生通过前后对比,直观地体会了字词的选用对情绪表达的作用,可逐渐形成准确判断文本情感的能力,懂得如何咀嚼文字韵味。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做好专业的阅读示范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阅读,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用普通话字正腔圆地阅读,阅读内容时应融入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从阅读中增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特别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给学生做好示范,让学生从教师的阅读中体会到其中的关键,特别是教师的一些语音语调情感的处理,都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
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通过自身表率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学会更多的技巧。教师自身对阅读的态度可以给学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重视阅读,喜欢阅读,在给学生做示范的时候,很容易投入阅读的氛围中去。反之,如果教师自己对阅读没有耐心,也很容易带出这种厌烦的情绪,自然不能带给学生阅读的乐趣。教师要经常反省,觉察自己在情绪态度方面的变化,要给学生做好示范,在阅读的基本功方面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给学生做示范,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关键,所以,教师读完就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一些问题时,教师可以婉转地给学生指明,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进行阅读。在阅读的技巧方面,告诉学生应该掌握哪些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阅读专业水平。作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和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标杆。所以,教师应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提高对自我的专业素养的要求,让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示范中得到更多的启发,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氛围中,有更多的阅读的体验,从而积累更多丰富的语感和经验,通过阅读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创设阅读情境
情境创设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教学,采取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可以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尤其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了解基础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剖析,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具体情感。为了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阅读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阅读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借助各种辅助性教学工具以及其他教学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中的具体内容,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增进学生认识。对于一部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化内容相结合、但学生仅凭自己的阅读很难产生共鸣的文章和内容,采取情境创设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声音,但是由于学生缺乏敏锐的观察能力,很难将其记录下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风、水、动物等具体事物相关的声音,来激起学生的回忆,让其想起自己的经历。大自然的声音是非常丰富的,在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时,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能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在阅读中强化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美琪.重视阅读训练,坚持以读为本[J].知识窗(教师版),2020(03):16.
[2]刘亚玲.小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J].现代教育科学,2019(S1):103-104.
[3]魏志琴.以读为引,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谈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29):41-42.
[4]叶桂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J].教育,2018(39):44.
[5]范秋红.以读为本,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J].新课程(上),2018(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