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文核心 积淀人生素养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裴嘉强
[导读] 语文是母语学科,学好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重要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裴嘉强
        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花园中学     435300
        摘要:语文是母语学科,学好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重要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语文的关键就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能够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纵深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和思考,笔者围绕“怎样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  德育  有效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便会慢慢积淀,伴随一生。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个人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一、转变观念是根本
        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生成绩的评判者,有绝对的权威。教师习惯按照自己提前预备的教学思路设计开展教学,这样就格式化了学生的一些有创新性的思维,导致学生整天被动应付式地学习、机械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将语文教学融于生活、融于自然、融于社会,使学生在自我生活中选择性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具体讲,语文不仅仅是学语言的,当然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事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还有认知发展、文学发展和文化发展更多方面的素养。在我们追求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兼顾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是不是具有很好的鉴赏和鉴别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创造力 是否具备丰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以及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语文学科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应用,但这不是它唯一的任务。就此看来,语文核心素养的诸多层面的内容,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一个整体。我们无法在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人身上把语言素养与思维发展、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分割开来看。所谓“文人一体”、“文道统一”、“天人合一”等,都是强调语文学习需要整体思维,中国文化传统较为重视系统化认知。
        二、重视德育是前提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一是提升了心理素质。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一旦学生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极易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阻碍所击垮,进而影响其整体发展。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可以磨炼中学生的性格,适应学习环境,勇敢面对出现的各种难关。二是增强了辨认能力。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中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但也容易被一些新事物、新理念所影响。此时学生的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就容易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能够及时辨认错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三是强化了道德情操。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根基,它们的道德情操和基本素养将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直接性影响。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情怀。利用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爱国教育课文,将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渗透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并且充分将学科和爱国情怀融合到一起。二是联系实际生活,渗透追求真善美。有效利用课文中体现的意境美、形象美及语言美等众多优势,让学生通过品读文字,感受真善美,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同时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标杆和榜样,供学生参考学习,培养学生知恩图报、重视亲情、热爱自然等道德情操。三是开展课外活动,或者借助多媒体技术,真切感受或虚拟感受以获得体验。

带领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比如作文演讲等各类比赛活动、参观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教育活动等等。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展开情境创设,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直观地刺激中学生的心理及情感。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效实现德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全面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三观,最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效阅读是基础
        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学生重视阅读。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的阅读普遍处于被动、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能否提高,更关系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否提高。当前,学生阅读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阅读教学程式化。现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教师不带领学生去品味语言、领悟情感,失去了语言文字的那份韵味、那份灵气,代替的是琐碎的分析、肢解的体会。二是阅读教学形式化。随着科技发展,教学手段由传统的板书教学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转化。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阅读教学变成了视觉感官,限制了文学想象,不但没有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反而干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
        那如何进行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阅读教学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一是优化阅读模式。可因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使阅读方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关注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用心灵感悟作品,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自我。二是创设阅读情境。借助多媒体教学优势,创设阅读情境,有效补充学生原有经验的不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三是培养阅读习惯。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是阅读积累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地域特色是关键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理应走进语文课程。”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差异明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更要因人而异。当前语文教学都忽视了地域文化的融入,主要原因是:一是应试压力。大多数教师认为地域文化没什么应试价值。二是教学短板。语文教学要融入地域文化,大多数教师往往找不准切入口或者契合点。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当地的文化资源,充实学生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把地方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地方文化,更能激发学热爱家乡的情怀,这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一是找准切入点。教材大多选取文学作品,具有典范性、时代性。无论那篇作品,只要努力挖掘,总能找到一些与之相关联的当地文化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熟悉地方文化,找准其与课文内容的契合点,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创造条件。二是贯穿全过程。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机融合地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适时适量渗透,利用地域文化对课本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延伸,使语文知识生活化。在语文阅读中穿插地方文化,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言表达交流中运用地方文化,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语文教学融合地方文化,找准与教材的融合点,巧妙适时地融入教学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更能体现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人,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语文学科正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也是我们母语学科。它既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又承担着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的社会责任。语文教学,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需要转变根本观念、重视德育渗透、有效阅读延伸、融入地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语文学习,有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面、纵深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芳贵.地域文化融入高中的语文教学实践[J].小学教育.2018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