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如何发挥教师的“不可取代性”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陆丽樱
[导读] 在当今智能化时代,各种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引用到教育当中的更是比比皆是
        陆丽樱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怀集中学 526400
        内容摘要:在当今智能化时代,各种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引用到教育当中的更是比比皆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需要不断变革,同时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解读智能化时代下,教师的重要性,并从三方面分析如何在智能化时代巩固教师的地位,发挥教师的“不可取代性”。
        关键词:智能化  教育  教师  不可取代性

    一、智能时代,教师面临新挑战
        科技迅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普及,所有行业都不断革新,教育也不例外。新时代的教育方式及内容都不断改变与进步,原来的三尺平台、书桌、黑板都装在平板电脑上,远程教育越来越广泛。尤其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得到空前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教学逐渐走进校园,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凌驾于人工智能之上,不被时代代淘汰,已经成为当代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有人发出疑问:是否人工智能将取代教师的地位成为教育主导者?其实不然。虽然人工智能化使学习随时随地进行,不论身份不论年龄,只要有网络即可学习,但是只要教育本质不变,教师就能存在并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时代再变,教师的重要性不变
        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线上教学快速崛起,人工智能更是迅速渗透教育行业,甚至有人扬言,不久之后,人工智能将取代教师的地位,成为教育的主导者。其实,教育本身就是育人,它强调关心、理解、尊重。智能时代更需关注人文教育,注重人的成长,在学生的成长中学习成绩不是唯一,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对生命的敬畏,对和平的热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人权的尊重。这时,教师显得尤其重要,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传播者,更多时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共同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教育变成和谐自然的生活过程。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教育的任务仍然需要教师作为一个专业群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任务。正如李政涛教授所说的:即便是人工智能时代,只要教育在,教师就存在。[1]教育永远是人教的,仍然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育是任何技术和远程教学不可替代的。李教授在《教育变革与教师》中提到:无论什么时候,不变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育始终是围绕着生命生长,是机器不能独自完成的使命,这证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可或缺。
    三、主动应战,发挥教师的“不可取代性”
        在挑战四伏的智能时代,教师如何在教育界中稳固脚跟,是一个值得深思探究的课题。完善自身,适应社会是我们立足值之根;学会变革,掌握技能是我们立身之命;热爱教育,掌握智能,不被智能代替是我们的的首要目标。那如何发挥教师的“不可替代性”?教师们必须要主动应战,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教师地位无可替代。
    (一)转变传统教师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人文性”
        大数据时代发展下,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干预者、领导者和指导者,是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互动者和合作者。智能时代,讲究探索型的课堂,鼓励教师与学生互动,对事物进行探索,不一定是教师在讲授知识,更多的是学生主导课堂,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全程参与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进行探讨研究。教师的角色转变更能体现新型的教育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也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智能时代,更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性教育。这就凸显了教师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教师要坚定奉献教育,热爱学生的初心。不忘教育初心,首先要热爱教育。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科技的冲击下,不要失去对教育的热情与耐心,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清晰的思维,站在教育的变革浪尖,争做时代的引领者和先进的教育者。在智能化的时代中,需要教师完善自身,提高师德素养,奉献教育;在对学生上,用爱陪伴学生成长。爱,永远都是教育的底色,特别是智能化虚拟化时代,要让教育教学远离机数据化和技术化的各种冰冷和薄情,防止学生过于机器化与功利性,要让教育的保持人性的温度和温情。这时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去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需要人文教育,而教师恰恰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指引者和陪伴者,这种人文性是一切智能机器无法替代的。
    (二)拓展专业能力,培养自身的“技能性”
        现如今互联网时代给老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泛在教育”来袭: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学习任何内容,网络就是校园,移动终端就是课堂,能者即为教师。[2]智能时代,对老师的要求变得更加高而严格,教师不再是传统那样专注本科目,更需要学习除专业能力外的各种网络化技能。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在整体上重新思考、重新构架、重新设计。智能化时代的教育,需要教师扎实专业知识,拓展技能,做一个全面型发展的新教师。
        扎实的专业技能,它是一个老师在教育新潮中生存的依托,是让学生信服的依据。作为教师不仅在学习上教授学生,还要在自身上勤奋学习,完善自我。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面临的教书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教师固步自封就会被学生淘汰,被社会淘汰。习主席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3]作为智能时代的新型教师必须专业过硬、谈吐有道,方可赢得学生喜爱,所谓学高为师,博学也是一种师德,并且是教师跟上时代脚步的必备条件。可见,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也是要求教师必须拥有的最基本条件。
    (三)掌握数据技术,发挥教育手段的“创新性”
        掌握数据化信息化的技术,跟上时代的节奏,保持教育手段新颖性,让教师地位坚不可摧。现在趋向数据化时代,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获取知识,教师也不再是文化知识的唯一传播中介,那么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作为智能化时代的教师要有掌握分析数据的能力,面对各种智能化机器以及各种数据,我们要学会整合数据,在数据云中筛选、对比、组合各类数据,让数据信息成为我们有效的教学手段。归根到底,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智能与人工智能交融共生,共生共长,体现教师在教育手段的创新,只有保持创新不落后,方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被时代所淘汰。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战胜智能,立足教育界必须要变革自身,从专业学识到科学技能,力求顺应时代潮流,不被社会淘汰;另外,还要保持高度的思想觉悟,发挥作为有血肉的灵魂的工程师的优势:关心学生,温暖学生,陪伴他们的成长,这是任何人工智能机器不能替代的,也是作为师者的我们立足社会的必备品德和优势,更是教师在教育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证明。

        参考文献:
        [1]李政涛.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①[J/OL]https://m.sohu.com/a/291946901_576408?strategyid=00014,2019-01-12
        [2]小小冰棍儿.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J/OL]https://www.jianshu.com/p/33403f426ef2?from=singlemessage,2019-05-24
        [3]梁秋坪.习近平教师节寄语[J/OL].人民网.2015-0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