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文言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白凤彦
[导读] 文言文是语文施教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也是连接我国古代文学的通道,能够让学生基于文言文的理解
        白凤彦
        石家庄市藁城区九门回族乡中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1
        摘要:文言文是语文施教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也是连接我国古代文学的通道,能够让学生基于文言文的理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方式,增强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能够通过优化导入、有效应用媒体,以及实现翻转教学等措施,逐步调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建构知识,从而提升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自主学习;养成策略
一  引言
        尽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文言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对提升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时期的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汲取优秀文化,提升文化思想修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而意蕴深远、内容丰富的文言文,无疑是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对新课标的要求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具体的教学手段,从而逐步促进文言文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其一,教学模式单一。文言文为我国尤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部分教师在开展语文文言文教学时,过于小心翼翼,并未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导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以直接灌输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语文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然在此情况下,学生学习语文文言文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且学习主动性也较为不足。其二,课堂氛围营造不够。在进行语文文言文教学时,课堂氛围营造不够也为其中所存在的主要现状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够针对学生需求,以及实际教学内容等,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文言文学习环境,致使实际学习环境与文言文教学需求二者之间产生脱节现象,这对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尤为不利的。其三,学生兴趣不足。文言文为古代人的思想结晶,其文字表达方式与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少学生在阅读语文文言文时,就会感到十分困难,且在阅读过程中也时常会遇到阻碍,难以落实对语文文言文的有效阅读与理解,对此,学生对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会渐渐被消耗掉,因而难以提起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对语文文言文学习存在片面认识,如此则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文言文学习水平的进步。
三 构建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 进行优化导入,调动兴趣
        课堂导入往往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时的第一印象,有效的导入设计能够激活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的主观意愿,而无趣的导入则会为学生带来疲惫感,让学生在沉闷的学习方式中开展之后内容的建构。显然,相比较来说,一个有效的导入也能够预示着高质的课堂。而文言文中的语言是简略的,常常通过几个简单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带来文言文,那么会让学生从心底产生排斥感,从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实效。所以,在初中阶段教师有必要进行文言文课程中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促使学生在兴趣偏好下主动地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致,以便在积极探索中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愚公移山》中,为了让学生生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元方式进行导入设计,以便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建构情绪。在课堂的开始,教师为学生播放《愚公移山》的乐曲,促使学生在悠扬、动听的歌声中迅速地转移自己的目光,主动地在课堂上倾注注意力。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对民间故事的了解,以及对歌词的聆听,简要讲一讲愚公移山的全部过程。最后,教师再向学生说明“本文中也是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一故事与你以往的认知是否一致吧!”,使得学生从乐曲和自己的认知出发,主动地将注意力迁移到本节课中。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活动,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言文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教”与“学”的活动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进行场景再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相互串词和表演中提升了学习质量,增强了学习能力。
        (三) 尊重学生主体,引导自主探究
        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识探究活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有效知识的建构,又能够使学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以《曹刿论战》第二课时为例,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内容对这篇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保持正确的方向,可结合文本内容提出以下问题:1. 这次战争是谁指挥的?根据在什么地方? 2. 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3.“公问其故”中,“故”是什么意思?曹刿是怎样回答的? 4. 有人说如果这次战争没有曹刿,那么庄公一定会失败,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5. 怎样评价这篇课文中的人物?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示?接着,学生结合相关文言常识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探究,并围绕问题深入思考。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文言文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四) 强化想象拓展
        强化想象拓展,为一种创造性认识的途径,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来说,其拥有着十分辽阔的想象拓展空间。所以,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其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强化学生的想象拓展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将文言文转变为记叙文,帮助学生把控文言文写作的感情、主题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以想象的方式,对文言文之中的空白加以添补,使其中情节能够更为完整与完善。例如,在学习《木兰诗》这一文言文时,教师就应强化学生想象拓展能力。针对本文言文,教师可让学生去想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而后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来对该句的情节进行填补,以更富感染力的方式,将此文言文以记叙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确保其情节能够更加丰满,更易吸引人去阅读。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的合理引导与创新教学环节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基础,实现有效课堂的教学目的。此外,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学情,灵活设置教学问题,保证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内在出发,优化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黎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9(89):51-52.
        [2] 师惠娟.语文核心素养下统编本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长江丛刊,2019(29):75+87.
        [3] 黄世莲.基于核心素养培养需求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百科知识,2019(27):53-54.
        [4] 陈燕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J].考试周刊,2019(57):41.
        [5] 邱志新.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