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34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的日益富足,对精神文化有着更为多元化的追求。戏曲艺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影响着许许多多代人,并伴随艺术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艺术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烂的奇葩。就戏曲艺术发展而言,表演在戏曲艺术中占据较高地位如何有机地、合理地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技能,让戏剧这样一个文化产业在中国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创作出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剧目并创造出一批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中国戏曲演出人的执着追求。戏曲表演经验。为了呈现出良好的戏剧演出效果,本文指出我们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戏曲;表演;演出经验
在艺术场合,经常听到演员说“有感觉”、“找不到感觉”或感觉不能位之类的话,可见,“感觉”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有重要。这儿所说的感觉,是指演员要有一种艺术的敏锐性和灵感,这种感觉除了有一些先天的遗传因素之个,更多的应该是演员在艺术实践中体验和揣摩人物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才能把握人物的心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如果没有这种艺术感觉,很难成就一名出色的演员。尤其是事传统戏曲的艺术工作者,一出戏演出百次,甚至一辈子,很容易产生麻痹感,在这种重复表演中,要能真正做到每次演出都有首次演出时的新鲜感和激情是很不容易的。
一、戏曲表演应经过完备的训练
戏曲演员的表演,从教学到舞台演出的排练,常常是从外及内的。教学训练中的许多技能和成套的身段,都可以直接运用到人物塑造中去,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略作调整就可以了,例如起霸、趟马、走边……许多基本功的动作,组合以后也可以直接运用到人物的舞台行动中。可是斯坦尼体系的演员形体训练,基本上是芭蕾训练,主要是训练演员的气质,形体的协调,很难直接运用到人物的舞台行动中去。在戏曲演员的训练和排练中,老师首先把角色在舞台上的行动(身段),先教给演员,也就是从外部入手。有时候演员(学生)在学习时会问:“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老师常常回答:“莫问,做一百遍!”老师也会说:“不要光是做,要走心!”老师的意思是,学生要在做的同时“悟”。也就是说,要从外到内,从体现到体验,这套身段动作才有生命。
舞台表演中,演员熟读剧本尤为关键,也是人物塑造的重点。部分演员过于关注自身的角色分析,忽视了角色在时间大背景下的深入研究,部分演员尽管能够熟读剧本,但是对剧本的了解不够透彻,并未理顺角色与角色间的关系,无法准确把握表演中的关键点,进而无法展现人物形象和个性特征。所以,唯有加强舞台剧中的人物及剧本分析,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方可创作出更加丰满的角色人物。
二、戏曲表演技巧美的构建
从戏曲表演艺术的视角看,其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艺术,因而对表演者的技艺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其技艺水平直接关系着表演的优劣。对于戏曲舞台艺术来说,剧本属于根本性问题,对戏曲艺术发挥整体影响,但表演技术水平才是制胜的法宝。众所周知,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重要基本功,即技术技巧。所谓的基本功,是戏曲表演中所需要的最为基本及重要的技术技巧。“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扎实戏曲表演技巧,才能使自身充满艺术气息,并在戏曲舞台表演过程中,充分散发个人魅力,增强戏曲表演效果。
三、丰富创新戏曲表演的艺术模式
戏曲将有节律和较高文学性的诗词歌赋、民间音乐通过“唱、念”的技巧,加上身段造型、中国传统古典舞和民间舞、武打表演等构成舞台戏剧场面的基本程式。这些程式化的创作方法并非随意想象而来,而是一代代戏曲前辈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研究和提炼,并且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整合而成的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艺术特征的艺术模式。这种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剧情、内容的不同而不断丰富与更新。往往是导演和表演者根据程式表演的基本规律发挥艺术创造力,灵活变通的设计人物所需的艺术语言,并且巧妙的融入其他艺术元素,经过复杂的组合构成人物的外部形态,通过这些外部形态进行人物内心情绪、情感的“体验”,再把对人物内心情绪、情感的“体验”赋予到外在形态。
立足戏剧表演,人物塑造可显著增强戏剧表演的感染力,进而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表演者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表演的深度和广度,打造丰盈的人物。若要达到这一目标,表演者必须准确掌握角色定位,在确定角色性格的前提下,创新和分析人物形象,在创作中加深自身对戏剧艺术的理解,获得观众的青睐和认可。
四、演员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
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与每个演员的素质能力分不开的,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角色,这里说的适合是对角色塑造的能力,每个演员各有自己的长处,但也不乏有可以驾驭多种类型的演员,随着快餐式文化的发展,想要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更应该静下心,好好研究。自身实力才是最为关键的,自己的要求多严格一些,让自己在舞台上的动作由心而生,不要哗众取宠,创造一些不符合表演的东西,多去练习舞台上的技巧,俗话说相由心生,镜子是塑造一个表演艺术者,它会教会演员最直观的表现方法。舞台上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是演员的一项必修课程,在很多的时候,舞台上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利用场内资源,加强人物角色形象的饱满和生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把握角色的分量,切记不要抢戏,这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合理了解角色的重量分配,不要为了让观众记住你而去做一些有事风气的事情多练习一个演员的最主要的实力素质,才是人物形象塑造最根本的问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阐述:“表演艺术完全是建立在剧中人物的彼此交流和自我交流的基础上”。情感交流是戏剧表演创作中的重要技巧,情感交流包括演员和演员直接的情感交流、演员和观众直接的情感交流,演员和自身表演的角色直接的情感交流。三方面的情感交流都要做到位才算是表演的到位。
第一,演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会直接影响到戏剧的流畅性和观赏性。每部戏剧都有很多角色,角色之间通过情节联系在一起,演员之间要做到影响,相互感受,相互改变,要建立起活生生的交流。去感受对手的情绪,诉求,思想,动作等才能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好的戏剧效果。最打动观众的也是演员之间的真情实感,心与心的交流才是表演的最高境界,如果演员情感交流是空的虚的,就会大大影响戏剧的观赏性。
第二,演员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会直接影响到戏剧的“场效应”。一场戏剧的四要素包括演员、故事、观众、舞台,一部戏的故事和舞台都是固定的,但是演员的表演方式和观众是变化的,演员和观众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场”,演员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直接影响场效应。只有情感交流到位,演员和观众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场效应。有了场效应,才能激发演员的情感,观众也会很投入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引起观众的共鸣是戏剧演出的成功标志之一。
第三,演员和自身演的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美国戏剧家薇奥拉·斯波琳认为“戏剧的技巧就是交流的技巧”,包括自我的交流,部分演员在表演创作中经常难以进入角色,只是外部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没有体会角色,投入角色,与角色对话,演员与角色交流是戏剧演员在训练中比较薄弱的部分,演员要建立与角色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将多方位的情感交流融为一体才能呈现出鲜活的戏剧人物,和具有感染力的戏剧舞台,使观众在戏剧表演中感受到戏剧带来的全方位的情感体验,被戏剧角色所征服,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戏剧表演创作中有时间限制、场地限制、道具限制等等。这些特点也正是对演员有更高的要求。
每个角色的情感都有变化,从喜到悲,忽喜忽悲等等,演员需要做好情感控制,才能诠释好角色,一方面演员需要准确把握角色,才能做好情感控制。戏剧源于生活,演员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积累情感,掌握真实情感的来源,在塑造角色时调动这些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做到控制情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让戏剧更有感染力,观众才能被带入到角色中,另一方面,演员要具备情感控制技巧。演员的表演要能进能出,戏剧需要真情流露才能打动观众,所以演员要控制好情感,不被戏带着走,而是带着戏走,才能所演皆是戏。
五、重视生活对于表演的影响
表演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很长时间人们都在讨论的一个命题。其实表演艺术的形式就是通过人的歌唱、舞蹈、动作和表情来塑造一个形象,可以说是另一种现实的生活,只不过这个角色与演员的情绪、情感和性格不同而已,并且在戏剧表演中,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生活,比如两个人在一段交谈中的一段表演,或是一通电话的表演,它与现实相吻合,从这一点也能体会其中的意思。
为了实现人物形象的合理塑造,除了要对剧本和角色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表演者还要在表演中渗透生活理念因为戏剧表演中的人物塑造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生活人物的塑造需要将生活作为源头,所以表演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加强对生活的观察,注意捕捉细节,并将对生活的一些感悟融入与戏剧表演中,让表演更为接地气,以此使观众认可角色,并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戏剧人物的张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表演艺术中,一个角色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角色我们记忆的非常深刻,而他的表演者有很多有过这种经历,我们常说剧本的量身定做,或者说本色出演,这就是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试想: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一点都不了解,甚至只有一面之缘,而他却对这个人评头论足,那我们也不难想象到说话的人话语中的真实性了。相同的道理,在这里非常适用——如果对角色的经历都没有了解,怎么可能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呢?其实这么说并不是让大家非要去实际体验一下角色的成长经历,在我国六十年代有过这样的一种提升演员对角色理解程度的方法。在当时,演员在拿到剧本后,需要写一部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自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演员对于角色理解不够通透的问题,就相当于一份自己与其他角色相互介绍时的履历,需要演员多次阅读剧本,对剧本了解的足够透彻才能进行的二次创作。了解这些,是对演员有很大帮助的。
剧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精神的寄托。通过戏剧表演既达到娱乐的目的,又传递精神文化。戏剧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首先,情感能引起共鸣,演员想把剧本的主体思想传递给观众,只有真实情感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其次,情感能提升戏剧的观赏价值,观众的反应会影响戏剧的演出效果,情感能提升戏剧的观赏价值,观众的情绪同时激发演员的情绪,从而提升戏剧的演出效果。第三,情感能提升演员的表演技巧,在戏剧表演中,动作,语言等往往是演员外部动作,较难的就是演员如何准确的表达人物情感,演员只有不断地揣摩角色的情感,由内而外的塑造好角色,才能算是一个成功表演。
六、舞台上的表演技巧
1.充分运用所学的表演技巧。在舞台上,人物形象的塑造永远是第一位,而临场的反应也是非常必要的,把握住舞台上的所有资源,借助台上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将人物的形象演绎的不断丰满,真实。舞台是最能展现一个演员能力的地方,最能。诠释一个角色的方式就是舞台上细节和环境的构造,想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达到人物形象的最佳效果,便要注重舞台上的表演技巧。一位只知道局限于传统表演方式的演员不是一位坏演员,但也不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在传统的表演形式上添加一些自己的创新,但必须要求真实,可实现的,不可哗众取宠,不要乱编,让自身可以更好地融入舞台中。
2.把握人物塑造的尺度。“永远不要为了表演而表演”。有形而无韵,是表演者最该注意的一件事。人们常常在参加一场浸没式的戏剧演出時,总感觉会不舒服,其实并不是演员们演的不好,而是自己没有感同身受,容易走神。所以真实感也是表演艺术的特性之一,就是演员必须要把艺术的虚构创造成为令人信服的艺术,真实,往往是演员能带给观众最好的感受的基础。就表演方法而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七、以有限化身无限
戏曲演员并不是无所不能。一个演员通过选择特定的行当来扮演剧中角色,掌握舞台表演技巧就可化身許多个舞台人物。但是如何以有限的程式扮演性情品格各不相同的戏曲人物,这是每个戏曲演员都会遇到的问题。戏曲表演有其特有的程式,而且各个不同行当其程式各不相同,演员在表演时,通过虚拟夸张、装饰、美化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不同人物形象。演员在舞台上,不能仅凭借声音和学到的一些程式化的动作、身段演戏,而是要融程式以生活,化生活以程式,两者巧妙结合,以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来的真实感情,真实的感觉人物所处的环境,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把这种感觉通过舞台技巧,艺术而准确的“演”出来。要想做到以有限化无限,演员在舞台上就要利用任何物件,有时是心中想象出来的环境或物件,来帮助完地成表演。这种时候,只要演员过程中程式化的东西自如地运用到不同人物身上,把戏曲程式化合乎情理地展现在舞台上,也只有这样,观众的想象力才能被演员的表演所感动。观众看来,才会感到满足。观众的满足,才是对一个演员的认同。
戏剧表演中的人物塑造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掌握角色的情感也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其有利于情感的外化,更加准确地塑造角色形象。同时,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外部形象塑造,另一方面也需借助肢体和动作、声音的起伏变化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在表演过程中,努力塑造出一个真实的人。
八、结语
研究和发掘戏曲艺术中语言以及唱腔的技巧,并将这些技巧结合生活化的语言与歌唱,更具真实感的表演来为我所用,是我们值得去勇敢尝试的。一个出色的演员要想在舞台上正确的把所握人物感觉,塑造生动的人形象,就要练就一身真功夫,经验的积累必不可少。开阔艺术和生活视野,不仅仅是一表演家,更应该努力成为自己所属专业的学者。
参考文献:
[1]左鹏军.洪炳文的戏曲创作与近代戏曲的创变[J].广东社会科学,2012(2).
[2]顾兆贵.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J].戏曲艺术,2004(04):53-56.
[3]初探戏剧舞台表演的基本功提升方式[J]. 张鑫. 戏剧之家. 2020(36)
[4] 罗巍,王红娟.关于戏曲表演的技巧性探微[J]. 戏剧之家. 2015(02)
[5] 郭墨浪.浅谈戏曲艺术基本功[J]. 艺海. 2013(08)
[6] 冯小东.戏剧舞台表演基本功的塑造和养成探析[J]. 戏剧之家. 2020(13)
[7] 冯小东.浅析戏剧舞台表演基本功提升的方式[J]. 黄河之声. 2020(07)
[8] 黄智宁.表演基本功对演员创作之路的意义和作用[J]. 戏剧之家. 2019(33)
[9] 张姣姣.戏剧舞台的舞蹈表演形式研究[J]. 戏剧之家. 2019(14)
作者简介:
徐佳梦(1998.3—),女,汉族,籍贯:辽宁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戏剧,研究方向:影视表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