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特教中心 孙丽娟 黑龙江 桦川154300
摘要:特殊群体中的孩子,做好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培智班学生语言训练的效果本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言规范 发音要领 做好示范
众所周知,特殊教育学校孩子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别于普通儿童。他们有的智障,有的聋哑,有的脑瘫,还有的自闭。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中的孩子,做好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培智班的孩子语言障碍最为明显。在智障儿童的群体中,语言障碍出现率相当高。他们发音不准,构音不清,还有的不会听音。由于对语言活动的调节和控制失灵,不能发出正确的语音,所以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提高培智班学生语言训练的效果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语言规范度。
教学语言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教师语言的标准规范,就是符合普通话的标准。而在常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老师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缺乏条理性,规范性。一些教师还经常用方言进行教学。学生口语不准确的也未及时纠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只有达到“圆润、纯正、清晰”,教学才能具有示范性,学生的语言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要准确把握发音要领。
发音要领主要包括发音部位和发音技巧。作为培智班的语文教师,必须发音纯正,吐字有力、自然,这样才能让这些有障碍的孩子,听得更清晰准确。
(一)纯正
发音纯正,就是说能发出标准音而不夹杂不标准的音,我们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
普通话的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的。大部分声韵调并不难掌握,容易混淆的只是一小部分。例如,声母中容易混淆的是“zh、ch、sh、r”和“z、c”,俗称“翘舌音”和“平舌音”。例如,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把“四十”说成“事实”。
(二)饱满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收到发音吐字的最佳效果,单靠纯正的标准音是不够的。教师的发音要求能传送到教室的每角落。发出的字音要有一定的力度和响度才行。
要使字音清晰饱满,主要是控制器官位置和肌肉的松紧,每个字音的字头、字腹和字尾都要发得清楚完整。
所谓字头,是指音节的声母或者声母与介音“i、u、”(如果有介音、、u的话)的结合所形成的一个开头部分。例如讲课的“讲”,它的字头是“”。所谓字腹。就是一个音节中的主要元音,“讲”的字腹就是“a”。所谓字尾,就是一个音节中的韵尾,“讲”的字尾就是后鼻音的韵尾“一ng”。使字音饱满的要领是:“咬紧字头,延长字腹,收准字尾。
“咬紧”就是在发音时调动发音部位的肌肉形成对气流的封闭。由于肌肉紧张度增加,也就造成了气流压力的增大,这时再突然放开封闭,使气流喷涌而出,便可形成有份量的字头。
字腹是由主要元音担任的,它是整个音节中最响亮的部分。延长字腹是指在整个音节中发音时字腹的时值最大。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缩短头、尾这些不太响亮部分所占的时值比例,使最响亮的部分尽可能多占时间,这样,整个音节的响亮程度自然就提高了。另一层含义是说,如果这个音节需要延长,那么,一定是延长字腹,而不是延长字头或字尾。
字尾是指字音最后的韵尾。收准字尾首先是音准的需要。例如“讲”字尾是“-ng”,如果不收尾,“讲”就变成了“假”,所以必需收准。字尾往往不响亮,可是不收不行,收长了又影响字音的响亮,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缩短它。 有的字音没有字尾,如“a、o、e”收尾的音节,这时要注意,发音直到结東时,也不要缩小或改变口腔的形状,而要用慢慢减弱气流的方法结束声音。
(三)自然
发音吐字并不是一个个单音节凑起来的。尽管发准了每个单音节,但连缀起来未必就像一句话。在语流中的一串音节彼此必然相互影响产生许多变化。有的变轻,有的变重,有的由升变降,有的由降变升。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排斥而又相互吸引的重新组合。只有经过这样的组合,单独的一个个音节才成为自然的语流。我们说着感到舒服,别人听着党得自然。所以学习发音吐字,发准了单字音,只是学会了“字典中的语音”,还不是“活的语音”。要掌握自然的、活的语音,就必须掌握语流中的种种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轻化、儿化的变调。
教师只有准确掌握了语音的发音要领,培智班孩子的语言训练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三、教师要做好示范,加强训练。
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模仿及学习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语音示范,利用各种形式加强语言训练,让不同障碍生的语言表达都能有所进步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