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内涵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2021年1月   作者:卢惠慧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应再只是停留于理论层面,需要延伸到内涵层面。小学的语文教师应顺应新课改的潮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积极探索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课堂,促进学生内涵的培养,让学生的精神品格受到熏陶,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生内涵的培养策略,为以后的教师提供借鉴。

卢惠慧   桂平市大洋镇石步中心小学  广西  贵港  537214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应再只是停留于理论层面,需要延伸到内涵层面。小学的语文教师应顺应新课改的潮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积极探索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课堂,促进学生内涵的培养,让学生的精神品格受到熏陶,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生内涵的培养策略,为以后的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教育;内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1-030-01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青少年精神品格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状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内涵培养,对青少年这段时期乃至以后的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内涵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一个基础。
        一、通过教材培养学生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爱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品格,所以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课文,所以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课文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上的内容,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背负的光荣使命,要脚踏实地,奋发向上,成为有用之才,回报祖国。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为他们树立榜样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所以教师还可以通过伟大人物经历来进行爱国情感教育。
        (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知恩图报、乐于奉献的品质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体会感恩。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人生经历很少,很难体会一些情感,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感恩之情,引导的方式可以是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从朗读中学会感恩。在课程的最后,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感恩,学会感恩。
        (三)环保教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现在国家十分重视环保教育,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环保知识,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类不保护环境的后果,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充分的了解现在美好环境的来之不易,教给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小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格外重视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四)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爱护生命、自我成长的意识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珍惜生命,教师还需要教给学生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的价值。因为生命是很短暂的,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要在短暂的生命里发挥自己的价值,不要把时间用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要把握自己的时间,不断地努力,积极的争取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



        二、读写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内涵
        想要培养学生的内涵,只是学习课本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上的文章大多缺乏趣味性,较难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有效培养他们的内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大量的朗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积累一些课外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培养语感,积累经验。
        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名著,阅读名著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因为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手法,在以后的做题过程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教师也需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写一些读后感,使学生语文素养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三、综合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内涵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是以自己为主体,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不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不去关注学生内涵的培养。这样不仅会让大部分学生处于茫然状态,还会让课堂上的教学氛围变得沉寂,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也没有很高的兴趣,最终导致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不仅不能有效的起到培养学生内涵的作用,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内涵首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然后用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日常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内涵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俗话说:“有输入,才能有输出”。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多去阅读。大量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素材,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内涵。
        五、灵活多样方法促进学生内涵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不能太过发死,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整体情况尝试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划分小组的方法,教师在划分时需要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是差不多的。而且还要多鼓励小组内的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小组的划分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将开朗的学生和安静的学生分在一组,将闹腾的学生和沉稳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一个小组可以有多种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个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内涵的培养。
        六、采用差异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内涵
        因为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是不同的,擅长的领域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内涵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按照一个节奏来。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差异教学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来进行不同的教学力度,让培养的效果最大化,使学生的内涵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七、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培养内涵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内涵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材,开展读写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注重日常的积累,采用差异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张炳玉.激发学生阅读潜能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五层”阅读教学模式实验探究[J].学周刊,2020(3):129.
[2]李雅翡.巧用统编教材,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6-167.
[3]沈雪珺.基于部编教材培养低段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