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2021年1月   作者:苟久华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苟久华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药洪小学  6367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现状分析;教学策略;浅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1-039-01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有重要比重。而且阅读教学还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阅读教学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
        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读者通过看从而领会文章的意思。但是仅仅凭借看和领会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并且能深入的理解所学文章,并且能将所学到的内容能运用语言所传达出来。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学工作者进行引导,从而开展阅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文章内涵,并且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有效地应用。
        2.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
        阅读并不是说就靠眼睛看,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阅读的技巧,从而在学习语文以及其他科目之时都能将其用到实处,并且还能发挥极其有效地作用。因此,阅读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不仅仅是要知晓阅读的方法,而且还能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从而在无形之中提高其阅读能力,让写作和口语交际都能变得异常简单。
        二、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现状分析
        1.部分教师语文阅读素养不高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诸多教学工作者深感压力巨大,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到优秀率、及格率以及升学率,除此之外还有校领导所下发的各种各样的纷繁复杂的任务。因此,近年来,教学工作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沉重,而且教学工作者的业务也很繁忙,所以很多语文教学工作者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自我沉淀,自我提高,除了基本的教材之外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久而久之,教学工作者的知识储备不足,致使其人文素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学生阅读兴趣缺失,阅读能力不足
        近年来,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愈发的繁重,周一到周五的课程都排满了,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而且每天放学之后,教学工作者都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待学生完成作业之后已经到了睡觉时间了。学生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逐渐减退,更何况很多教学工作者仍然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授课方式,所传授给学生的阅读方法早已不实用了,所以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
        三、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1.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就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因为教学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为了感染学生,教学工作者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的言语和谈吐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无形中就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热衷于阅读,并且热爱书籍。因此,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注重自己的内涵,在不断的更新和学习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静下心来去阅读更多的书籍,汲取更多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也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愈加丰盈、愈发充实。
        2.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学工作者就要鼓励学生多阅读,阅读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当然教学工作者也要多为学生推荐好看的课外书籍,并且教学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甄选一部分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课外书籍供学生阅读。比如说,在进行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这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之时,教学工作者就可以给学生推荐与其类似的课外读物,比如说《封神演义》,并且让学生把该书作为班级的共读书目进行阅读,待学生将这本书阅读完以后,教学工作者可以让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片段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然后相互分享,共同进步。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通过相互交流,还能在无形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之时,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思考,而且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要拿笔批注出来,再查阅相关资料或者电子软件,从而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这样的话,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有条不紊,即使遇到不解的难题也丝毫不会手足无措,而是能静下心来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倘若学生能一直坚持这种阅读的方法,那么定会受益终身。
        总之,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不仅需要老师细心的言传身教,更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要正视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当下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合理地运用教学模式,科学地进行引导,才能事半功倍。阅读伴随着学习的所有阶段,除了课内的阅读,课外也应该安排很多时间去阅读。自由的阅读,愉快的阅读,不仅能提高阅读的基础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在小学这个初始学习阶段来说,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们更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尹海慧.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20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