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大课间现状及活动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1月   作者:李金徽
[导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其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通过锻炼培养学生的身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讨小学体育大课间现状,并提出具体的活动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进一步增强体育大课间活动效率与质量。

李金徽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小学  湖北  十堰  442100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其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通过锻炼培养学生的身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讨小学体育大课间现状,并提出具体的活动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进一步增强体育大课间活动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1-208-01

       一、引言
       体育运动是学生健身的重要根本,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当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传统的文化教学观念已经被革新,教师与家长也更加重视体育课的重要性。但是在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为了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达到预期的体育目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
       二、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作用
       在小學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练习与课间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能够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大课间锻炼也能够认识到自身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强化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三、当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
       (一) 并未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当以健康教学为教育观念,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部分体育教师并未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技能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形式,却忽略了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意义,也难以将体育课间活动贯彻入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
       (二) 大课间活动并未与体育教学接轨
       由于大部分体育教师是体育专业,所以接受的教育只是专业技能教育。教师在大课间活动时便会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导致体育教学存在明显的程序化,学生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此类枯燥烦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相反会便会限制学生的性格发展。
       (三) 并未制定切实可行的大课间方案
       目前我国学校的部分体育课间活动中并未构建科学完善的实施计划,教师难以有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并未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只是重视教学结果,以相关的标准要求来衡量学生,此类单一的评价,忽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导致学生逐步失去学习兴趣。



       四、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策略
       当前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也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小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希望,由于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文化课学习,忽略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导致体育课程设置可有可无,此类错误观念会导致学生失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所以进一步更改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点内容。
       (一) 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组织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能够将体育教学转换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能够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必须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尊重学生的多元兴趣爱好,能够做到健康与兴趣并存,同时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有效渗透,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原理。
       (二) 扭转传统活动模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扭转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能够结合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扭转传统落后的大课间活动模式。教师必须要确保体育教学精炼高效,逐步降低学习难度,将大课间活动内容变得形象具体,具有生活化与娱乐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各项外部工具,有效巩固大课间多元活动模式,并非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或者是技能训练式方法教育学生应当引导学生融入其中,感受体育活动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创设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有效掌握体育知识的新发展方向,能够积极设计与体育知识相关领域的知识学习,从多角度分析并看待体育内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应当有效结合大课间的活动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作用,能够引导学生由被动式的活动转换为主动活动,教师也应当加强自身素质,有效建设,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通过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张蕾.关于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16,24(2):55-58.
[2]周凤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26(6):713-716.
[3]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25(1):103-105.
[4]毛振明,吴键,马铮.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2017(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