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对外经济作用机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月   作者:王舒颖
[导读] 随着高铁对外合作深入,中国高铁对对外经济影响不断加深。通过分析中国高铁对外经济作用机理,论证其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高铁的内部经济作用机理下,高铁品牌效应显著;高铁的外部经济作用机理下,压缩时空、集聚产业、强化外交影响力共同显现了高铁经济效应和经济一体化效应。

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舒颖   201804

摘要:随着高铁对外合作深入,中国高铁对对外经济影响不断加深。通过分析中国高铁对外经济作用机理,论证其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高铁的内部经济作用机理下,高铁品牌效应显著;高铁的外部经济作用机理下,压缩时空、集聚产业、强化外交影响力共同显现了高铁经济效应和经济一体化效应。
关键词:高铁;对外经济;机理;经济效应
        前言
        中国高铁自2004年投入独立研发以来,其网络不断扩张。从2012年京沪、京广线的落成,到2016年“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的过渡,中国高铁网络日趋完善。高铁对外经济为我国对外开放打开了新的窗口,中国高铁作为“走出去”的代表性品牌产品代表了中国的对外经济交互形象。
        一、高铁对对外经济的作用机理
        由于高速铁路的建设包含了对外的技术输出、人工输出、资源输出,且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必要内部开支,影响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要素配置的作用机制。因此高速铁路在海外建设时存在内部经济作用,同时也影响外部经济,将高铁对对外经济的作用机理划分为内外两个过程进行研究。
        (一)内部经济作用机理
        将高速铁路列车的投入产出效益单独分析时,高速铁路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维护所产生的经济行为过程可以划归为高铁经济的内部经济过程[1]。其内部投入属于高速铁路列车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必要耗费,直接决定了高速铁路的项目整体成本,从而影响对外贸易的价格。在双方贸易互动过程中,贸易价格作为直接经济衡量指标,影响到对外合作的高铁项目的投资额和其他国家的支付意愿。由于目前未建高铁的国家主要以普速铁路为铁路运输媒介,因此在衡量高铁项目提供的累积总消费利得的尺度时,心理预期会倾向于普速铁路价格方向。但目前普速铁路的市场价格远低于高速铁路,因此控制好内部投入有利于提高贸易国的支付意愿。目前在保证高质量、高技术的同时,中国高铁的内部投入相对于其他国家更低,因此在承建海外高铁项目和高铁出口贸易时占有一定优势。
其内部产出体现在直接经济效益,如高铁对外贸易额、海外高铁项目承接量等。当对外贸易额和海外高铁项目承接量增加时,中国由此获得更多的对外经济效益。此外,由于中国高铁改变了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固有形象,成为中国独有的良好品牌,引领其贸易走上新台阶[2]。所以,中国在出口自主研发的高铁软硬件时,实质上在输出和改变“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使得其他国家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需求量增长。也就是说,高铁不仅作为一个产业来增加内部产出,也刺激了高铁软硬件等技术产业的对外贸易。
        (二)外部经济作用机理
        高铁的外部经济作用机理主要有三项。
        其一,压缩时空。高速铁路速度快、准点性高的特性压缩了原有的运输时空,提高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之间的交互效率,使得一城一地得以与相邻或更远的城镇、地区产生共振放大效应 [3]。此外,“压缩时空”会刺激边境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高铁的开通以及运营会很大程度改善沿线国家的形象,其知名度、美誉度都得到提高,从而实现跨境旅游业快速发展。
        其二,集聚产业。由于高铁运输的时空成本被节约,以高铁为依托或与高铁运输相关性高的产业更容易在高铁枢纽及内陆沿线周围形成产业集聚。海外高铁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海外国家的地区与地区之间形成枢纽,成为商业投资中心点,带动周边经济增长、人口流入,从而吸引这些产业由高铁节点连点成轴。高铁对外经济轴再通过沿线国家的铁路衔接,不断演化和升级,在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下交织成面,衍生了高铁沿线地区经济由“点”连“轴”,以“轴”扩“面”的聚集扩散效应。产业聚集使得资源集约化,从而在贸易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刺激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
       其三,强化外交影响力。


高铁合作建设作为媒介催生了主权国家以国家间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新型外交手段。2014年,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是我国高铁外交的第一步。“走出去”战略中,中国实现了大量高铁设备出口、施工建设、投资融资、标准认定,并利用运营管理、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作为扩大高铁外交影响力的方式。中国高铁因为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技术、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在承建项目、对外贸易和投融资中具有良好的实力支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为中国以高铁为媒介的外交中打下良好基础,弱化风险,从而间接强化了我国的高铁外交影响力。
        二、高铁对外经济效应分析
        高铁的内部经济作用机理下,经济逐渐趋于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衍生了高铁的品牌拉动效应,催生了高铁对外经济的速度经济效应和经济一体化效应。
        (一)品牌拉动效应
        中国的高铁研发技术逐渐成熟,在进行海外高铁出口贸易和跨境高铁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广受好评。高铁的品牌效应带来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1)高铁出口比重增加,我国高铁出口的TCI和MPR值得到显著提升,高铁的竞争力加强;
        (2)高铁的良好形象带动高铁周边产业链,形成联带发展效应。高铁作为海外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代表之一,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从而影响贸易结构;
        (3)高铁出口得到正面评价和反馈,增强对外经济贸易自信心。利用正面口碑进行有效营销,有利于中国提高生产质量和水平,从而进入“积极反馈——更优生产——积极反馈”的循环模式。
        (二)速度经济效应
高铁的速度优势缩短了运输时间。在远期,跨国高铁由于能够快速满足乘客的跨境出行需求,会分担航空线路流量带来利润。跨境高铁也是对游客生活圈的拓展,人们的出行观念因为高铁模式的影响而转变。这种运输模式会吸引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且推动新商业模式的形成,催生速度经济新模式[4]。此外在货运上,高铁凭借其高速平稳的特点更利于运输短时、易碎物品,推动了产业集群。
        (三)经济一体化效应
        高铁项目在建设、承运、投资的过程中与周边国家存在不等程度的合作。高铁项目的合作能增强国家间的交流与互信,从而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和塑造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 [5]。通过高铁强化的外交影响力以及由高铁贸易创造的潜在的外交机会可以产生有益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合作双方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理论上,经济一体化只能在相同类型的国家间实现,因为相似的经济机制和经济制度是构成一个新的经济体的基础。但由于高铁的连接,合作国家间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剧,相同的生产要素使得一体化具有现实经济载体,因此即使在不同类型的国家间经济一体化效应也能发展起来。
        三、结语
        在高铁内部经济作用过程中,通过追求费用效益的最优比,可以提高合作国家的支付意愿、实现中国高铁品牌效应的强化,从而影响对外经济;而在外部经济作用过程中,中国高铁通过其本身的吸引力和速度优势,聚集了相关的产业聚集,从而使得原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从而影响对外经济。在对外经济的内外部作用机理影响之下,中国高铁要想在“走出去”战略中进一步发挥优势,其对外发展应当兼顾内部的技术研发和外部的品牌营销,不断利用好高铁周边的产业发展环境资源,做到双管齐下、物尽其用,从而带动高铁产业的发展、深化高铁对外经济的作用角色。
参考文献
[1]杜鹃.高铁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29):67-68.
[2]国家铁路局. 高铁经济学导论[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8: 110-111
[3]李想,杨英法.高铁经济效应的两面性及对策[J].云南社会科学,2014(02):94-97.
[4]姚毅.高铁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8(01):94-98.
[5]李伟民. 金融大辞典[M]. 黑龙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