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在深层稠油油藏中的应用技术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月   作者:刘慧 唐力明 崔艳芳
[导读] 地面驱动单螺杆泵采油工艺是目前国内外用于开采高粘度、高含砂量和高含气量原油的一项采油新工艺。它是一种容积式泵,运动件很少(只有一个螺杆),没有阀件和复杂的流道,油流扰动小,这样使水力损失大大降低;由于钢螺杆在橡胶衬套表面的运动带有滚动加滑动的性质,使油液中砂粒不易沉积;由于定子—转子副容积腔均匀变化而产生的抽吸和推挤作用,使油气混输的效果良好。

胜利采油厂管理二区  刘慧   唐力明 崔艳芳

前言:地面驱动单螺杆泵采油工艺是目前国内外用于开采高粘度、高含砂量和高含气量原油的一项采油新工艺。它是一种容积式泵,运动件很少(只有一个螺杆),没有阀件和复杂的流道,油流扰动小,这样使水力损失大大降低;由于钢螺杆在橡胶衬套表面的运动带有滚动加滑动的性质,使油液中砂粒不易沉积;由于定子—转子副容积腔均匀变化而产生的抽吸和推挤作用,使油气混输的效果良好。此外,它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螺杆泵目前一般多用于中浅油层,下深较浅(800米左右),而我厂的一些深层断块稠油油藏,埋深2200-2400米,原油粘度3000-10000mPa.s,因油稠一直未能正常开发。今年我们针对这一问题,经过计算筛选,将螺杆泵的泵深加深至1300米,满足了这些深层断块稠油油藏的开发需要。
        一、配套完善工作
        为满足螺杆泵深抽的需要,必须对杆柱受力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计算。在井下单螺杆抽油泵系统中,抽油杆柱除起传递扭矩的作用外,还要承受较稳定的轴向载荷。从受力分析可以看出,抽油杆柱最危险截面是驱动头处。该处的载荷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1. 螺杆泵进出口压差 
      

2. 杆柱最大轴向力
   

   3.杆柱最大阻力矩
-    

   4.抽油杆强度校核
    根据第四强度理论确定的相当应力

        因此在给定泵深和螺杆泵的结构参数后,根据强度公式,可以确定螺杆泵转速范围或杆柱的选择配套;进一步说,要使螺杆泵在深层稠油中有效地工作,一方面是尽量采用高强度抽油杆,根据实际情况,优先考虑D级抽杆;另一方面是降低摩阻,即在满足强度条件的前提下,采用最小规格抽油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析是建立在单级杆柱模型基础上的;若进行杆柱组合,可采用上述公式进行等强度设计。但考虑到实际作业中因客观原因导致的抽杆强度损失,以及稠油大过大粘度对柔性杆柱的挠度影响,建议全部采用单级25mmD级杆和空心杆。
        另外,在确定螺杆泵的排量、粘度、转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
        二、效果分析
        今年我厂于8月开始实施螺杆泵深抽工艺,至12月底共实施9口井,开井9口,平均泵深1100米,开井后螺杆泵均工作正常。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5.2吨/天,累增油4843吨,原油单价按800元/吨计算,创经济效益=原油单价累增油-投入成本=800元/吨4843吨10-4-97万元=324.4万元,投入产出比=1:6.1。总投入63万元,工艺附加投入45万元,工艺吨油成本92.9元/吨,总吨油成本130.1元/吨。
        三、现场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螺杆泵下井前必须进行载荷计算,其强度须满足使用要求。在运输和下井作业施工中对抽油杆妥善保管和使用,确保抽油杆强度。
        2、由于应用的多是长期停产稠油井,井筒内有大量死油,下井施工不便,且螺杆泵不易启动,下井前须使用降粘剂洗净井筒。
        3、针对先前螺杆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定子脱胶、缺少零部件等问题,与螺杆泵生产厂家签定风险承包合同,确保下井成功率。
        4、开井启动螺杆泵时应确保正转,禁止反转。
        5、开井后应避免长时间停井,防止因油稠引起的启动压力过大。
        6、开井后应避免空转,以防烧电机。
        四、结论
        1、经过计算论证,可将螺杆泵泵深加深至1300米,开采我厂深层断块稠油油藏。
        2、螺杆泵下井前须进行抽油杆的载荷计算和强度校核,确保抽油杆强度满足要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