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月   作者:潘柳君
[导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物质生活条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开始重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促使社会公众的审美和品味逐渐提高,这就对艺术表演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舞蹈表演领域。具体而言,原有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公众的审美需求,进而要求舞蹈表演必须转变艺术理念,不断创新技巧,使舞蹈艺术的感染力、表现力得以不断增强,从而充分满足社会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潘柳君 532200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物质生活条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开始重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促使社会公众的审美和品味逐渐提高,这就对艺术表演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舞蹈表演领域。具体而言,原有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公众的审美需求,进而要求舞蹈表演必须转变艺术理念,不断创新技巧,使舞蹈艺术的感染力、表现力得以不断增强,从而充分满足社会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舞蹈表演;情感表达;重要性
        引言
        舞蹈表演是一种将情感通过肢体动作进行体现的艺术行为,舞蹈表演者的肢体动作是和自身的情感有很大关系的,一个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往往将情感进行了深入的表达,在表演中完全投入,情感也就反映着舞者的情绪,同时舞者的情绪也通过肢体语言的快慢表达出来,进而让观众领会到其中的情感要素。
        1舞蹈技巧的主要特点
        1.1舞蹈技巧具有难度性
        应该说,舞蹈表演的难度与技巧之间是一种正比关系,难度更高,则其舞蹈技巧性越高。在本质上而言,舞蹈表演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舞蹈技巧则是在原有舞蹈动作的基础之上,融入其他技术性、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进而使舞蹈动作呈现出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然,舞蹈技巧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组合,而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体肢体机能,从中展现肢体的审美艺术,以夸张的动作完美展现人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进而获得更好的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鸣。
        1.2舞蹈技巧具有形式美
        可以说,舞蹈表演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进而使舞蹈技巧在表现舞蹈艺术风格时便呈现出一定的形式美特征。当然,舞蹈技巧所具有的形式美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舞蹈表演所具有的浓郁、强烈的美感,主要依托优美的造型、协调的姿态以及连贯的技巧传达给观众,观众通过视觉、听觉及特定环境去感受和领悟。当然,各舞蹈技巧之间应该有机结合起来,使各技巧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有机体,从而使舞蹈作品的展现更加生动和美观。
        1.3舞蹈技巧具有多样性
        我国文化底蕴丰厚,舞蹈艺术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不同民族和地区均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尤其是各少数民族舞蹈具有更加突出的舞蹈风格。因此,这就使得每一种舞蹈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舞蹈技巧,使舞蹈技巧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例如,蒙古族的抖肩舞、朝鲜族的顶水舞、藏族的大鼓舞、汉族的拍胸舞等,都具有自身形象生动的舞蹈技巧,通过各民族独特的舞蹈技巧和风格特点,让观众得以观赏到多姿多彩的舞蹈表演艺术。
        2.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科学策略
        2.1加强时代背景渗透,深入钻研舞蹈作品
        目前,高校的一些舞蹈艺术生对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存在着错误的思想认识,将其视为情感泛滥或者情绪的单纯表演技巧,导致情感表达缺少真情实感,尚未充分掌握情感表达技巧,无法明确情感表达方向和目标,造成情感在舞蹈中的表达十分随意盲目,不是过度,便是不足或与舞蹈内涵不符。


教师面对此情况,要有意识地加强教学中舞蹈作品时代背景的渗透介绍,引导学生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入钻研,促使学生在全面了解舞蹈内涵基础上,可以将情感表达自然而然变成传递年代情感,无声讲述年代故事的途径,让情感表达有方向、有目标地体现出来。
        2.2增加舞蹈表演者的舞台表演经验
        应该说,绝大多数舞蹈表演都是在公开状态下开展的,这种舞蹈表演者的日常训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要求舞蹈表演者在面对现场观众时必须始终保持一种镇定自若的心态,才可以更好地将舞蹈技巧融入其中。但是,许多舞蹈表演者由于舞台表演经验较少,导致其在舞蹈表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紧张、怯场等心理问题,进而难以将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完美呈现给观众。因此,这就要求舞蹈表演者本人必须具备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才可以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随时调整心态,合理运用舞蹈巧去表达舞蹈艺术,从而获得良好的舞蹈表演状态,最终获得行云流水般的舞台效果。
        2.3做好视听基础训练,延伸实践教学平台
        看和听是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两大基础训练内容,其开展情况对舞蹈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有深远影响。基于传统舞蹈课程教学模式下的视听基础训练,往往受有限教学时间、学校舞蹈教室环境的局限,影响了视听基础训练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在多样化试听基础训练中,有效提升舞蹈表演情感表达的感受力和学习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要做好舞蹈教学中的视听基础训练,尽可能延伸实践教学平台,给学生创造多看、多听舞蹈表演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有机会融入不同的舞台表演中,切身体会舞蹈表演的情感表达,进而获取启发,学习借鉴具有震撼力的舞蹈表演情感表达技巧、方式,针对性进行情感表达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灵活运用表情、衣服色彩、场景设计、动作变化等提升舞蹈表演情感表达的实践能力。
        2.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想象力充分发挥
        学生的思维、创意、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如果舞蹈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的统一化舞蹈表演情感表达培养方式,则很容易抑制学生想象力、创新力发展,令学生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失去特色,导致学生不能在情感表达中形成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素养,难以获取核心竞争优势。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加大对学生的关注,鼓励学生在舞蹈表演的情感表达中尽情发挥自身想象力,勇敢创新情感表达,展示自己的真实情感,使情感表达过程更具特色、更加饱满,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提升舞蹈表演的受众满意度与受众喜爱度。
        结语
        伴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原有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公众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舞蹈表演必须转变艺术理念,拓展思维,不断创新技巧,使舞蹈艺术的感染力、表现力得以不断增强,从而充分满足社会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舞蹈技巧可以使肢体动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语言”,合理运用舞蹈技巧可以帮助舞蹈演员完美呈现舞蹈内涵、创作者情感,并且使观众视觉、听觉、心灵上都得到冲击。因此,应注重加强舞蹈演员舞蹈基础训练、准确把握舞蹈作品文化内涵情感、增加舞蹈表演者的舞台表演经验,要正确认识舞蹈技巧的合理运用,以便更好地展现舞蹈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朱絮.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各类舞蹈技巧[J].戏剧之家,2019,(01).
[2]曹玺.舞蹈表演中舞蹈技巧的合理运用[J].北方音乐,2020,(07).
[3]唐丽智.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合理运用[J].宿州学院学报,2020,(09).
[4]刘囡囡.浅谈舞蹈表演中舞蹈技巧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9,(07).
[5]陈要霏.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12).
[6]张鹤立.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