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市场化个人征信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2月   作者:梁凤鸣
[导读] 目前,我国市场化个人征信在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数据质量、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隐私保护等特性与个人征信行业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分析我国市场化个人征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区块链技术在个人征信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区块链技术在个人征信中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我国市场化个人征信的发展。

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梁凤鸣

摘要:目前,我国市场化个人征信在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数据质量、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隐私保护等特性与个人征信行业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分析我国市场化个人征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区块链技术在个人征信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区块链技术在个人征信中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我国市场化个人征信的发展。
关键字:征信 区块链 市场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截至2019年年底,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已收录10.2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接入机构达3737家[1],个人信用报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身份证”。
        央行征信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平台上积累了大量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替代数据,
        百行征信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在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数据质量、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布局和发展,区块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核心技术,越来越多的主金融机构开始布局和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区块链在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阿里、腾讯、百度金融、京东数科等金融科技巨头先后成立了区块链实验室,致力于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专利申请;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成立了区块链研究工作组,围绕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展开研究。
        百行征信成立的初衷,是打造一个各大民营机构的信用数据大熔炉,从而打破个人征信市场的数据孤岛,从战略层面上进行统筹协调。在股东的选择上,百行征信可谓深谋远虑,8家参股机构均为个人征信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信用数据方面各有所长。股东合作对于百行征信高效地形成优质服务能力可谓至关重要。
        究其原因,数据是这些机构的核心利益所在,收集、处理和存储数据付出了相当可观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数据产权保护制度不够明确的情况下,对外共享数据可能造成商业信息泄露,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此外,数据共享涉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对用户信息的传播受到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鉴于百行征信定位为市场化机构而非政府机构,在未经信息主体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其他市场化机构没有权力把数据分享给另一家市场化机构。
        百行征信目前的数据接入机构中,P2P平台和网络小贷占大多数,这些小型机构本身数据规模有限,通过数据共享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信用数据。而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数据共享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把自己的数据提供给其他机构,这显然不是一个对等的交换。如此形成的数据孤岛严重阻碍个人征信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升级。
        央行征信中心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数据质量较好、规范化程度高;而百行征信的数据源是以大量、分散的互联网数据为主。截至2019年年底,百行征信已与909家机构签订信息共享协议,这些机构涵盖网络小贷、P2P平台、消费金融、汽车金融、互联网银行等众多领域,其业务、客户群和信息系统各不相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接入数据普遍存在格式不统一、接入成本高、整合难度大等问题。尽管合作机构在接入数据之前需完成数据报送测试以确保接入数据的准确性,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采集标准,百行征信的数据报送标准也并未明确对外披露。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征信数据涉及大量敏感、机密的个人信息,信息泄露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严重的法律后果。当前我国信用服务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形势不容乐观,2019年内多家大数据风控公司(包括考拉征信、敬庸科技、魔蝎科技、新颜科技、聚信立等)因存在利用网络爬虫非法爬取、使用和出售个人数据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接连被警方查处。一些网贷类App利用默认勾选的隐私条款获得授权甚至强制授权,超范围收集个人基本信息、交易记录、通讯录、通话记录、位置信息等,成为“套路贷”的帮凶,导致电话骚扰、爆通讯录等暴力催收现象的猖獗,严重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利用区块链的这一特点,可以实现征信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数据共享。具体来说:首先,将海量征信数据分布式地存储在多台服务器上,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中大量、分散的存储和计算资源,后期无需再花费成本对不同节点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了征信数据的海量存储和高性能计算。其次,每个节点都保存一份副本,意味着区块链中所有的交易信息都是全网见证、公开透明的,有助于推动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打破征信领域的数据孤岛,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
        在区块链中,数据按块链式的数据结构进行存储。每个区块可以分为区块头和区块体两部分,区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创建而成并连接成链。
        在区块链中,区块时间戳记录了每个区块的生成时间,事务时间戳记录了每一条业务数据的录入时间。时间戳证明了区块链中的先后顺序,使得任何一条数据的来源都可追溯,进一步增加了篡改数据的难度,为征信数据提供更加公正、可信、全面的保护。
        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实现征信业务中的用户身份验证和个人信息保护。各节点保存各自的私钥,利用私钥对归属于自己的数据进行解密。私钥不在网络上传输,大大降低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除被授权的接收方之外,其他收到信息的节点几乎没有破解信息的可能,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区块链并非一项新技术,而是P2P网络、信息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计算机技术的组合。区块链具备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准匿名性、可扩展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个人征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区块链的P2P网络结构可以实现海量征信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且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更好;块链式数据结构、哈希算法和时间戳可以确保征信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提升征信数据的质量;非对称加密算法有助于加强征信业务中的用户身份验证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升数据安全水平;共识机制通过数学算法而非第三方中介来创造信任,可以解决数据权属问题,保证数据存储的一致性;智能合约可以构建自动化和公平化的激励机制,引导数据服务商积极参与数据共享。从发展趋势来看,区块链未来可能成为市场化个人征信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就二代征信系统 切换上线相关问题答记者问[EB/OL](2020-01-17)
[2]朱鹤新.推动征信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J].中国金融,2019(13):9-11.
[3]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区块链 数据格式规CBD-Forum-002-2011[S].北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2017:1.
[4]周平,杜宇,李斌.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R].北京: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坛,2016.
[5]巴曙松.区块链是化解征信市场难题一剂良方[N].中国证券报,2019-06-22 (A07).
作者简介:梁凤鸣(1994—),女,甘肃张掖人,兰州财经大学2018(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