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0期   作者:牛红伟
[导读] 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牛红伟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  内蒙古自治区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供应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现状以及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输电线路实施运行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
        1.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人员紧缺
        当前我国紧缺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人员,特别是时,严重缺乏具有非常丰富的输电线路维修专业人才。对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维修时缺少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电力企业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才能够培养出来,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人员紧缺严重影响了电网稳定的运行。
        1.2管理过程当中缺乏完善的责任制度
        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应用的过程当中,缺乏较为完善的责任制度。由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使检查部门以及运维部门二者合二为一,因此制定的很多责任制度还不够完善,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在进行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體化管理时,没有将一体化管理当中的运检责任明确地落实到每位工作人员身上。由于没有完善管理过程当中的责任制度,造成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没有管理层人员去主动承担相关责任,导致不能正常开展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的相关日常管理工作。不能完全落实电力系统输电路线运检一体化的相关管理工作,在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当中增加了发生故障的概率,从而增加了输电线路故障的检修成本和检修时间
        1.3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相对较低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过程当中,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应该进行高度的配合,在输电线路运营、检查以及维修维护等方面应该进行紧密的沟通,电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应该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有效地提高运营的工作效率。然而在当前的输电线路运检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企业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重要影响,依然存在工作重复的现象,重复工作导致电力单位的运营成本和维修成本不断增加。冬天是电力系统故障的高发期,假如工作人员没有在短时间内排除相关故障,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故障问题不断恶化,会给电力企业带去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2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
        2.1创建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系统结构复杂,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运行检修的一体化管理,就要创建一个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发挥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功效。供电企业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多种智能化技术等,打造出一个智能化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专门围绕输电线路进行动态监测、管理,时刻监测其运行状态,并借助此系统来预测其故障隐患,进而提前制定检修工作计划。要积极依靠专业化的智能分析系统,来全面深入地分析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计算等来创建并实施检修一体化工作方案,同时也要做好检修计划的校验工作,确保其客观可操作。现实的检修计划校验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多个电网模型,同时也要对负荷数据、运行状态、检修申请等做出深入细致的总结分析,这样才能发现输电线路的故障,及时做出检修反应。
        2.2通过智能技术进行管理
        传统输电线路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技术人员针对线路运行信息进行记录,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此后通过专业维修人员对其进行检修。这一工作方式工作效率较低,缺乏准确度,难以对故障进行精准定位。

智能化管理平台为数据采集以及传输提供了十分便捷的使用感,也提高了输电线路作业强度和质量,这就促使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得到可靠效果,也就实现了对其的高效有序管理。这种情况下,智能化管理平台能够实现正常运转,同时还可以快速准确的对线路故障地点进行定位,充分补充之前的运检管理系统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终促使输电线路有序、稳定和高效运转。
        2.3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素养
        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进一步满足电力生产需求,从而保证国家电网实现工程规范化建设,最大程度满足国家供电需求。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责任管理制度的合理构建,尽量实现责任到人,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对自身管理职责具有明确的认知,进一步保障工作质量,同时在发现问题时能够进行及时处理,最大程度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完善管理制度
        就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本身而言,想要在日后工作的开展上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制度方面的完善是必要性的组成部分,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制度对于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来说,能够提供较多的参考和指导,并且在处理各项问题和事故的过程中,能够提出较为明确的依据,这就能够在将来工作的安排和拓展过程中,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成就,为将来工作的合理改进,做出较为卓越的贡献。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是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工作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需要加快推动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过关工作,同时还要保证输电线路的完整性及良好的运行状态。
        2.5实行输电线路的一体化承包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需要一体化承包模式为基础。现阶段,多数输电线路运维都采用分组、分段、分批承包的模式,各个承包单位只对自己管辖区域负责,这种分区、分段承包模式成为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阻碍,无法实现跨地区、跨范围地综合管理与维护。对此,必须对输电线路运维承包模式加以调整,加强承包区域间的合作,或者改革分区承包模式,统一实行集中式承包,从整体上打造出一个运维系统,为一体化管理创造条件。几十年来的人工线路检修,为线路检修打下了知识储备的基础,同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为实行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2.6建立健全的设备信息档案库
        当下,我国各大电网输电线路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促使输电线路设备管理面临挑战。多数大型输电线路以及那些复杂的电力设备,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均容易出现混乱现象,这也对输电线路管理工作带来影响。电力企业必须对信息档案做出进一步改进,对输电线路进行大力检查和管理十分重要,构建比较完整的设备以及信息档案,可以促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构建完整的设备信息文件清单,在设备原始技术文件当中,存在生产数量、试验数据和操作参数等。为了促使设备信息档案得到改善,还需要对设备异常记录、操作参数等进行收集和记录,测试相应管控数据,从而归档处理。此外,对原始设备情况作出相应对比,能够明确当下设备运行具体情况,促使相应工作人员能够清晰的分析并判断出设备具体运行状态。
        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当中,输电线路管理工作当中开展运检一体化管理,同时建立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能够对设备信息档案库当中内容,智能化平台等进行充分应用,最终促使运检一体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保障输电线路运行以及检修工作效率的大大提升,最终保障输电线路运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谢斌.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156.
  [2]张振.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现状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8(10):152-153.
        [3]岳亚玲.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9):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