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0期   作者:杨振坤
[导读]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杨振坤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明县供电公司 山东 东明 274500
        摘要: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配电线路结构复杂,运行环境恶劣,影响因素众多,且多为不确定性的因素,任何一个细节管理不当,都会引起故障,轻则需要停电检修,重则会引发对电力设备造成破坏,甚至引发火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于此,本文就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
        1 引言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其建设规模也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而不断扩大,配电线路设备质量工艺先进水平也大幅度上升,以往配电线路维护管理模式及运行检修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电力网络生产管理需求。基于此,主动适应新情况,进一步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体系,精益运行维护方案,就成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面临的主要任务。
2 配电线路运行现状
        配电线路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线路类型,在城市和农村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对城市的配电线路而言,人流量相对比较大,需要重复考虑人员的安全问题。多数情况下,城市配电线路多为电缆线配电。在农村或者农村和城市结合地区,多采用架空线路配电。配电线路的运行环境多在室外,布设点位比较多,大大增加了运行维护的难度。再加上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时发生故障问题,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1]。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伤亡事故。此外,不同地区配电线路设备也存在较大不同,供电过程比较复杂,大大增加了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及时发现故障根源、故障发生的位置,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理,降低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3 配电线路运行影响因素
        3.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也是影响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配电线路设置在森林当中,如果遇到大风和暴雨天气线路就可能出现跳闸的情况,甚至还会把线路直接吹断,影响企业和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并且,如果下大雨可能还会出现山顶滑坡等问题这些自然灾害都会对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为不可控。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时,会形成巨大的瞬时电压,破坏配电线路和电力设备。尤其是雷电多发区,或者配电线路架设高度较大时,雷击故障最为频繁。主要表现形式是绝缘子击穿或者导线发生断损,而且会对其他电力设备造成较大破坏[2]。
        3.2 鸟害因素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我国的配电线路出现事故的原因中有少部分都是鸟害,而鸟害对线路造成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出现跳闸的情况。鸟类在进行飞行的过程中,会在线路上进行排便,鸟类的粪便是具有一定导电性的,线路和空气之间就会出现短接的情况,从而就会出现跳闸事故。如果线路的电压等级处于220kV以下,那么,线路当中的绝缘子之间所有的距离就会为鸟粪提供一个通道,因此,线路周围的电场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后导体和粪便末端之间就会出现一种放电的情况。在日常的线路管理中,需要对鸟粪进行定期的清理,从而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线路使用的时间。
        3.3 人为因素
        配电线的当中出现的人为故障大多数都是人为故意破坏造成的。人为破坏的因素主要是因为配电线路遭到了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出现了电力故障,甚至还导了整个区域的线路中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我国当下的电力行业选择的电线质量比较好,造价比较高,所以有些不法分子为了非法所得故意去盗窃配电线路。
4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
        4.1 严格落实配电线路日常维护
        配电线路是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对用电质量、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皆有较大影响。加强运行维护是保证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基于此种情况,就必须落实到日常维护工作,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第一,重视配电线路巡视工作,采取定期巡视和随机巡视相互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和掌握配电线路运行情况和发生变化的情况,有效整合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以便及时发现相关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尤其是要加强故障巡视。第二,加强对配电线路自身的巡视,对配电线路老化情况、绝缘破坏情况、设备异常情况等做好巡视检查,可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制定日常维护制度和规范,建立标准化的日常维护流程,保证各项维护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开展。
        4.2 注重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
        针对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应从配电线路周边地质条件入手,深层次分析周边生态环境对配电线路所造成安全隐患,避开鸟类迁徙栖息地区。同时根据大跨越段特点,设置专门维护及隐患处理班组,以洪汛、大风、覆冰、雷电活动频繁季节为重点,安排专门人员监控记录并安装自动检测设备。在这个基础上,强化开展基础、地线、绝缘子、杆塔、防误动、防冰雪、测振、拉线、导线、防洪、金具、防雷等检测装置维修及分析。每间隔一定时期对导线、地线进行振动测量。结合长期不间断的覆冰、气象、雷电、水文观测记录、分析调查,可以降低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难度。特别是重污区,可以建立特殊区域隐患处理责任制度,定期测量等值盐密(表征电气设备外绝缘污秽程度的等值),了解污秽性质、绝缘子表面积污速率、污秽程度、气象变化规律。同时根据不同性质的污秽物质,确定对应的防污闪措施。随后下达通知书责令相关人员落实防污闪措施,保证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效果[3]。
        4.3 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
        在学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实现了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建立了全新的数字化、立体化工作模式,使得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不断提升。比如:在进行配电线路巡检时,由于巡检范围比较大,路线长,仅凭人工巡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无法对每个细节进行检查,存在一定的巡检盲区。可采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全面巡检,建立起无人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体系,在无人机上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设备等,对配电线路进行巡检。采用高精尖技术可直观、清楚、准确地放映配电线路运行情况,可缩短运维人员的故障处理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量和停电损失。相比于传统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度体巡检的效率和质量。此外,针对配电线路上存在的一些故障及问题,可采用智能机器人件检测,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还可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计算、VR 技术等应用到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及时掌握配电线路运行的各项数据和状态,一旦超过允许标准,及时处理,保证整个配电线路时刻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是电力网络平稳运行的主要保障手段,需要运行维护人员秉承强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依托丰富的运行维护经验及专业技术,掌握配电线路变化规律,了解配电线路周边环境及沿线地形地貌变化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巡检资源应用方案,强化开展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突破线路防护区树木及建筑障碍,保障配电线路运行作业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耿直.10kV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原因与运检管理[J].数字化用户,2018,24(35):136.
[2] 陈伟.10kV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3):510-511.
[3]张忠伟,蒋路明.乌鲁木齐地区 10kV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01):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