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宁
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火力发电行业存在较为激烈的市场化竞争,火力发电企业应当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通过优化企业经营模式落实降本增效理念,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火力发电企业的经营问题提出多条降本增效的路径。
关键词:火力发电企业;降本增效;路径
引言:降本增效是优化企业经营生产模式、保证企业持久竞争力的重要理念,对于火力发电企业也不例外。火力发电企业应当根据管理中的管理和不足有序改进,通过多种路径达到企业降本增效的效果。
一、企业经营现存问题
1.燃料管理模式不科学。燃料是火力发电企业经营的重要原料,可以说企业的全部生产作业过程均与燃料息息相关。当前火力发电企业虽然初步建立燃料管理机制,但是其中有较多操作不当之处;燃料管理应当覆盖从购买到最终燃料处理的所有环节,具体体现为一整套规范的流程。但是企业建立的燃料管理模式流程性严重不足,对燃料管理中的购买、储存、燃烧使用等环节由各个部门独自处理,部门之间就燃料管理问题缺乏协调与沟通,导致燃料使用效率偏低。另一方面流程性理念的缺失无形间延长燃料管理工作的时间消耗,各个部门在低效沟通的同时大量消耗时间。由此可见弊端百出的燃料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
2.未能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火力发电企业的经营体系与设备因素关系密切,每一道生产工序都要利用到专业性设备,可见设备性能是保证企业经营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火力发电企业在没有重视设备管理的情况下,设备维护工作过多停留在表层,对设备出现的故障也多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设备管理主动性因素偏弱。与此同时设备管理力量的不足也导致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偏低,无法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与企业降本增效的根本理念相违背。
3.预算管理模式不完善。火力发电企业通过编制预算确定一段时间内的各类经营活动开销,预算编制的落实则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由于火力发电企业缺乏专业性的预算管理组织,编制的预算计划并不能反映企业所有部门的实际需要,各个部门在无法充分理解预算编制信息的情况下自然难以落实预算计划。另外火力发电企业尚未根据预算管理建立配套考核体系,预算管理任务的落实监督由各部门自行完成,不利于预算管理发挥降本增效的效应。
二、降本增效路径
1.建立全周期燃料管理模式。燃料管理始终是火力发电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燃料燃烧成本也是火力发电企业的重要开支项目,火力发电企业在燃料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全周期管理理念,将燃料管理任务落实到采购、运输、验收等环节,切实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
首先企火力发电企业要完善燃料采购模式,在开展燃料采购工作时要掌握燃料价格的变化规律,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燃料价格在一年内的走势后选择价位低点及时入手,减低燃料购买成本;同时企业应保证一定量的燃料库存,加强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火力发电企业在燃料采购中还需要结合自身渠道特性,若企业采购渠道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则需要对燃料采购行情深入分析,从而有效控制燃料采购成本。
燃料运输成本也是火力发电企业着重控制的成本;企业在燃料运输过程中选择的路径、运输工具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均会影响到运输成本,企业在购买燃料的同时应当规划合理的运输路径和工具,在确定最有效运输方案的同时加强对运输过程的监管力度,避免燃料运输途中的不必要成本损失。企业在规划运输方案时要考虑天气、地貌、水文等多项因素,因此需要与气象、水利、地质勘探等多个部门做好协同沟通,通过对周围环境因素的全面调查确定运输路径最优解。
燃料运输后则进入到验收环节,火力发电企业应当严格落实燃料验收工作,在保证燃料质量的基础上控制相关成本。
因此火力发电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燃料验收机制,在验收过程中设置合理的取样点和流程,根据制定的取样方案选择取样装置。火力发电企业应当整合技术力量建立专业实验室,验证采购燃料的具体成分;在验收中还需要注意化验方式的选择,保证验收结果的合理性。
合理的存储方式也是保证燃料性能、控制燃料使用成本的重要措施。火力发电企业在制定燃料储存方案的过程中应当秉承价值理念,按照计划购买燃料后选择合适的方式保存燃料。在保存中要注意燃料的参数、组成成分和性能,认识到合理的储存也是燃料价值的体现方式,通过优质规范的储存达到控制成本的效果。
火力发电企业的燃烧燃料的过程中应选择合理的策略方式,根据燃烧锅炉的性能参数以及燃料本身的性能制定合理的燃烧方案;在燃烧中可以酌情适当选择其他材料辅助燃烧,力求获取更高的燃料燃烧效率,同时企业应对燃料燃烧情况及时总结,讨论提升燃烧燃料的效率并达到降本增效目的。
2.加强设备管理力度。设备管理是火力发电企业管理模式中的核心,企业技术人员应当对各类发电设施进行全方位、周期性检查,对火力发电设备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通过保证火力发电设备的性能实现更高的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运行中不必要的开销并达到更好的功效。企业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技术人员讨论优化设备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手段,落实设备管理中的各项技术标准,集中治理热力系统中的内漏问题,确保设备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此外火力发电企业应树立合理使用设备的氛围;通常情况下火力发电设备性能复杂且更新换代快,需要技术人员详加研究设备组成结构并确定使用技巧,在技术人员合理使用火力发电设备的前提下为企业的降本增效贡献自己的力量。
3.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火力发电企业的降本增效与预算管理关系密切,企业应当从建立预算组织机构、编制预算等方面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高质量的企业预算工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提升效率。
火力发电企业在建立预算组织机构时需要充分征集企业内所有部门的意见,选择合适的人选共同组成专业性的预算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需要针对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和员工制定配套的预算落实计划,与此同时加大对预算计划落实的跟踪力度,保证企业的设备采购、生产发展等各项任务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始终不会偏离企业预算轨道。预算组织机构的建立还能够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实现降本增效的效果。
合理的预算编制是落实预算计划、控制企业经营成本的关键;火力发电企业编制的预算文件应当体现预算利润、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等指标,综合体现企业当前经营成果以及未来的预算目标,也是企业控制经营成本的反映。预算编制是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企业各个部门应当根据预算计划合理调配使用各类生产资源,并将预算计划的内在精神与各项生产行为相融合,使编制的预算起到真正的效果。
良好的预算编制需要配套的考核制度方可落实,火力发电企业在制定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建立考核机制,对企业员工落实预算编制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标准中应当综合体现企业员工需要落实的任务,并对每个考核项目设置量化的分数。通过量化考核模式准确客观评价火力发电企业员工对预算编制的落实情况,在企业内部形成遵守预算编制的良性氛围,发动全员力量参与到执行预算编制进程之中,从而奠定企业降本增效的大众基础。
结束语:火力发电企业在认识到降本增效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完善预算管理模式、燃料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达到降本增效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丁立. 火力发电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J]. 财经界,2020,(24):37-38.
[2]唐力. 火电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时代经贸,2020,(19):42-43.
[3]燕敏. 浅析火力发电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J]. 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3):142-143.
[4]赵媛. 火力发电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研究[J]. 中国市场,2019,(3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