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阳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变电站是作为我国电网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变电站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智能变电站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因此对于如何提升智能变电站的有效运行和安全维护成为当家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设备维护,对策研究
引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变电站运维技术水平的提高。在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传统的变电站运行和维护模式显然不再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需求[1]。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但是,在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变电站运维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尤其近几年,随着中国能源工业的飞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确保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我国电力供应至关重要[2]。在实际工作中,其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可以有效防止变电站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3]。同时,采取高低压绝缘的方式也能大大降低变电站电力运行故障的可能性。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采用计算机控制方式,相应的建设运行成本也高于传统的变电站[4]。因此,
1.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及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
1.1内部设备复杂
从变电站综合建设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中使用的大多数建筑材料均为新型材料,此时较易出现与使用中的设备不兼容现象。当下,智能变电站中所采用的通常为电子互感系统,在实际供电过程中,使用远程控制系统来控制功率传输。借助智能控制技术和远程处理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由于许多变电站的实用时间较长,稳定性控制较差,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势必会严重损害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倘若设备的内部电路不能有效地与智能变电站相连,将不可避免地限制设备的性能,并对信号的传输造成一定的障碍。
1.2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在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保障机制的建设尤为重要,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运行过程,规范设备管理工作。通过对实际工作进行走访调研可以发现,一些智能变电站人员没有充分应用标准化的设备运行方案,没有使用相关技术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导致设备维护不及时、不合理,严重影响设备运行效率。此外,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组件的老化以及规格和参数与最新标准不一致。因此,在设备维护中,必须优化管理流程并更新技术解决方案。
1.3信息安全问题
智能变电站执行信号传输时,通常需要依靠特定的数字模型。当设备传输信号时,局域网络必须执行全面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并指导信息分类与传递,从而能够在保证智能变电站各种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然而就目前情况,信号传输安全保护的性能整体较差。在实际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如果各种外部因素影响智能变电站,容易造成整个系统无法运行的不良情况,极大地影响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因此,在智能变电站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应注意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2.智能变电站运维以及设备维护策略
2.1正常运行时的系统维护
为了从根本上确保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最重要的是要全面实施运维管理,避免发生各种危险事故,还需要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在整个工作实施过程中,检修维护的对象不仅涉及老旧或原始的设备,还应及时关注新增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相应调试测验。具体来说,主要为两方面。其一,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是最关键的结构,使用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避免系统电流超过规定标准,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
在进行设备运维时,必须加大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频次与力度,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连续运转。其二,对网络交换机和报文分析仪的维护。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中,相关人员应特别注意报文仪器的工作。为此,可以使用网络系统完成对集成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视和操作,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还需要对网络交换机的工作状况及时关注,做好同步的检修维护工作。
2.2优化管理过程
在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为提高设备检测维护的效率,应优化管理流程,以显著提高运维能力。在此阶段,有必要认识到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维护现状,并根据出现的问题选择有针对性的维护计划,以使变电站管理更加智能、高效。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的要求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现有的不规范之处。同时,要注意技术升级,并采用最新的网络监控技术,如无人机和智能传感器设备在电网设备故障监控中的应用,以有效提高运行能力和维护能力。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对智能变电站系统中的牵引变电站、配电所等主要单元进行在线监控,通过智能云监控平台与手机应用的结合,可以对变电站基本设备进行全面、及时的监控,发现并修复故障,有效提高设备的运维能力。
2.3强化信息安全
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具有很强的自检功能,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自我发现和预警处理。此功能的执行基础是信息资源的传输,即监视过程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监视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认识到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设备管理和维护,进而提高设备的相关性能。此外,为了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可采用全面的故障系统监控,应注意故障信息获取的安全与可靠性,并应检查和排除虚假告警信息,从而使维护措施更加具体。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时设备指示灯会变色,并会发出警报消息,相关人员需要检测受影响的区域和故障设备的相应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团队的工作能力,有必要严格规范信息应用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力设备的运行故障。技术人员应分析和处理异常警报信息,尤其是重复的异常信息,并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管理,以防止严重的设备故障导致整个电路操作的流动性不足。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信息安全,特别是电力系统的运维信息,可通过建立专用的设备网络对技术进行升级,加强自动控制系统、管理软件、技术指导和监督,使系统运行更加高效、合理。在检测设备故障时,技术的先进性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对过去一定周期内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并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2.4做好巡查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应做好日常的巡视巡查工作。一方面,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变电站的工作环境,以减少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变电站运行的影响。另一方面,验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状态,以避免变电站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安全事件。此外,有必要实时监控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减少事故对变电站运行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3.总结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为变电站运行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有效维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良好开展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变电站各项任务,减少或消除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对促进智能变电站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军威,万宇鑫,涂国煜,张树卿,夏艾瑄,刘小非,陈震,陆超.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3,36(01):143-167.
[2]黄训诚,和萍,崔光照,史峰,耿斯涵.中国智能电网发展述评、展望与建议[J].轻工学报,2016,31(02):54-65.
[3]鲁继超.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处理与安全措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4]王战.剖析无人值守的变电运行技术[J].低碳世界,2020,10(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