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宇菲
国网长治市屯留区供电公司营销部稽查班,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在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对电力的需求使得电力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庞大。由此要求我国对配电网线损的精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供电企业部门必须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指导,不断提高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对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中线损情况的分析,发现现阶段配电网的电力耗损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大量重要能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降低线损;措施
1加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意义
电力营销是电力公司通过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商业活动,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满足人们对电力需求从而提供的电力产品和相应的服务,进而达到供电企业的目标。电力营销的本质是以合理的服务质量,调整电力市场的需求时间和水平,以满足用户合理用电的需求,从而实现电力供需协调性,建立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此外,要努力促进用户主动改变其用电方式和消费行为,提高用电效率,从而增加供电企业效益。供电公司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了目标。
2线损涵义分析
在供电网的传输和分配过程中发生的损耗称为线损。而线损电量在供电量中所占的比例称为线路损失率,即线损率。根据线损的不同类型,可将其分为理论线损、统计线损、管理线损、定额线损等。其中理论线损主要是指供电网在输配电过程中,由于供电网的供电设备和负荷状况主要由参数决定,其电能损耗无法避免,因此在正常的电能损耗范围内。它也可以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计算,也被称为技术线损和不可控制的线损,主要发生在电力营销过程中。而由计量设备,仪器错误,人为因素等导致线路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损耗,称为可控损耗。统计线损(也称为实际线损、考核线损)是根据电能表在购电和售电期间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出的。换句话说,统计线损是供电电量与营销电量之间的差值。两者之间的差值是评估供电公司是否完成线损计划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统计线损的计算公式在通常情况下为: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
3电力营销工作中影响电能损耗情况的因素
3.1管理因素
对于用电线路的管理工作需要围绕理念、制度、营销等方面开展。在实际线路管理阶段导致线损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包含以下内容:首先,管理制度。若对于电力线损问题缺少健全的管理规定,将无法落实责任机制,很难明确供电企业线损情况,影响其量化处理效率。其次,用户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会导致变压器长期处于超负荷情况,增加线损量。在用电统计时出现误差,使企业承担相关费用。最后,电力营销阶段若对“不闭环”“体外循环”等问题的管理力度较小,会导致电量流失,提高线损发生率,影响电力营销的质量和效率。
3.2设备和技术因素
①变电设备。变电设备是供电网络的主要节点,设备老化故障对于线路损耗情况影响较大,其主要原因是设备操作方式不科学,使得瓷套泄露、主变设备老化,增加变电设备的电能消耗量,进而导致供电网络出现线损问题。②线路损耗。若电网运行中负荷中心和电源点之间存在偏差,且线路规划不科学,会使电源点供电半径增加,降低电力的绝缘性能,加剧线损问题。③用单计量。该模块是供电的最终环节,主要借助计量表对用电量进行统计。若计量装置老化,会使统计用电量和实际用电量存在差异性,提高线损率。
4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措施
4.1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现阶段在提高电力营销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完善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具体而言,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此外,在线损量及单元考核数据中,对于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更加有效,可以有效地促进配电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使得电力营销线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模式越来越明显。总而言之,一套科学合理与完善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保护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对线损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
4.2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对于电力营销中的线损管理,供电企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不断提高其线损管理的准确性,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制定相关的降低线损的实施方案,建立线损管理部门,对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分配,将各个管理环节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化,并将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稳步推进线损管理工作,保障电力营销工作可能顺利开展。此外,当前供电企业工作的重心应以线损为中心进行开展,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评估机制,改善线损业务流程,并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模式。
4.3实时调整线路配电功率因数,进行合理补偿
在电能的输配过程中,应根据现实情况实时调整配电线路的功率因数,将随机补偿、自动补偿与分散补偿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应及时做好设备的更新工作,以提高设备的供电性能从而进一步降低功耗。同时,应合理选择无功补偿位置,并使用响应速度快,技术含量高的先进设备,为满足“达到补偿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打好基础。
电网运行阶段应明确其运行模式,掌握其功率分布实际状态,调整电能运行参数,使电网功率经济分布和实际分布相协调,确保电网运行经济性,最大程度地降低功率损耗,为电力营销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应加强对电网无功损耗的重视,科学分配有功功率,保证无功功率的有效分布。围绕“就近补偿”的原则,规避远距离传输对线路损耗的消极影响,降低线损、提升电压质量。此外,企业需要在确保用户正常用电的前提下,定期监控并调整电网运行的电压,进而减少线损。由于三相负荷的平衡性对于降低线损至关重要,因此应调解负荷平衡性。管理部门需结合变压器实际工作情况,解决三相电流的不平衡问题,确保其低于10%,全面控制支线始端和电力干线三相电力,从源头上控制电能损耗情况。
4.4加强计量设备管理与检修维护工作
针对用电量计量的准确性问题,供电企业可以成立专业的计量部门,并且计量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要改革电力工作者的兼职问题,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计量工作时对所涉及到的计量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尽最大可能保障计量设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部门经理应根据设备的分布情况合理分配工作,以确保员工能够充分对所分段的设备做到无遗漏的检修和维护,并能够最大化提高其工作效率。
4.5加强法治宣传力度
在开展电力营销管理的线路降损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人员对一些重要的路段进行定期巡检,确保存在异常现象能够及时得到上报,从而能够及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故障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准确地点及产生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期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以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窃电问题的管控,一旦发现就要严肃处理。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电力,因此为了保证法律宣传的全面发展,必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大其相关法治方面的宣传力度。
5结语
电力营销管理对降低线损也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当前的电力管理制度中,对用电管理的力度较低,并且施工的技术质量和电力设备的质量均比较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线损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对电力传输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但是通过电力营销管理可以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让线损现象得到明显的控制,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事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洲.论电力营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7,16(11):96-96.
[2]柯志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8):107-108.
[3]郭俊梅.试论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No.369(11):142-143. 苗宇菲
国网长治市屯留区供电公司营销部稽查班,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在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对电力的需求使得电力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庞大。由此要求我国对配电网线损的精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供电企业部门必须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指导,不断提高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对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中线损情况的分析,发现现阶段配电网的电力耗损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大量重要能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降低线损;措施
1加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意义
电力营销是电力公司通过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商业活动,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满足人们对电力需求从而提供的电力产品和相应的服务,进而达到供电企业的目标。电力营销的本质是以合理的服务质量,调整电力市场的需求时间和水平,以满足用户合理用电的需求,从而实现电力供需协调性,建立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此外,要努力促进用户主动改变其用电方式和消费行为,提高用电效率,从而增加供电企业效益。供电公司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了目标。
2线损涵义分析
在供电网的传输和分配过程中发生的损耗称为线损。而线损电量在供电量中所占的比例称为线路损失率,即线损率。根据线损的不同类型,可将其分为理论线损、统计线损、管理线损、定额线损等。其中理论线损主要是指供电网在输配电过程中,由于供电网的供电设备和负荷状况主要由参数决定,其电能损耗无法避免,因此在正常的电能损耗范围内。它也可以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计算,也被称为技术线损和不可控制的线损,主要发生在电力营销过程中。而由计量设备,仪器错误,人为因素等导致线路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损耗,称为可控损耗。统计线损(也称为实际线损、考核线损)是根据电能表在购电和售电期间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出的。换句话说,统计线损是供电电量与营销电量之间的差值。两者之间的差值是评估供电公司是否完成线损计划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统计线损的计算公式在通常情况下为: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
3电力营销工作中影响电能损耗情况的因素
3.1管理因素
对于用电线路的管理工作需要围绕理念、制度、营销等方面开展。在实际线路管理阶段导致线损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包含以下内容:首先,管理制度。若对于电力线损问题缺少健全的管理规定,将无法落实责任机制,很难明确供电企业线损情况,影响其量化处理效率。其次,用户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会导致变压器长期处于超负荷情况,增加线损量。在用电统计时出现误差,使企业承担相关费用。最后,电力营销阶段若对“不闭环”“体外循环”等问题的管理力度较小,会导致电量流失,提高线损发生率,影响电力营销的质量和效率。
3.2设备和技术因素
①变电设备。变电设备是供电网络的主要节点,设备老化故障对于线路损耗情况影响较大,其主要原因是设备操作方式不科学,使得瓷套泄露、主变设备老化,增加变电设备的电能消耗量,进而导致供电网络出现线损问题。②线路损耗。若电网运行中负荷中心和电源点之间存在偏差,且线路规划不科学,会使电源点供电半径增加,降低电力的绝缘性能,加剧线损问题。③用单计量。该模块是供电的最终环节,主要借助计量表对用电量进行统计。若计量装置老化,会使统计用电量和实际用电量存在差异性,提高线损率。
4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措施
4.1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现阶段在提高电力营销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完善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具体而言,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此外,在线损量及单元考核数据中,对于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更加有效,可以有效地促进配电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使得电力营销线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模式越来越明显。总而言之,一套科学合理与完善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保护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对线损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
4.2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对于电力营销中的线损管理,供电企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不断提高其线损管理的准确性,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制定相关的降低线损的实施方案,建立线损管理部门,对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分配,将各个管理环节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化,并将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稳步推进线损管理工作,保障电力营销工作可能顺利开展。此外,当前供电企业工作的重心应以线损为中心进行开展,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评估机制,改善线损业务流程,并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模式。
4.3实时调整线路配电功率因数,进行合理补偿
在电能的输配过程中,应根据现实情况实时调整配电线路的功率因数,将随机补偿、自动补偿与分散补偿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应及时做好设备的更新工作,以提高设备的供电性能从而进一步降低功耗。同时,应合理选择无功补偿位置,并使用响应速度快,技术含量高的先进设备,为满足“达到补偿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打好基础。
电网运行阶段应明确其运行模式,掌握其功率分布实际状态,调整电能运行参数,使电网功率经济分布和实际分布相协调,确保电网运行经济性,最大程度地降低功率损耗,为电力营销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应加强对电网无功损耗的重视,科学分配有功功率,保证无功功率的有效分布。围绕“就近补偿”的原则,规避远距离传输对线路损耗的消极影响,降低线损、提升电压质量。此外,企业需要在确保用户正常用电的前提下,定期监控并调整电网运行的电压,进而减少线损。由于三相负荷的平衡性对于降低线损至关重要,因此应调解负荷平衡性。管理部门需结合变压器实际工作情况,解决三相电流的不平衡问题,确保其低于10%,全面控制支线始端和电力干线三相电力,从源头上控制电能损耗情况。
4.4加强计量设备管理与检修维护工作
针对用电量计量的准确性问题,供电企业可以成立专业的计量部门,并且计量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要改革电力工作者的兼职问题,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计量工作时对所涉及到的计量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尽最大可能保障计量设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部门经理应根据设备的分布情况合理分配工作,以确保员工能够充分对所分段的设备做到无遗漏的检修和维护,并能够最大化提高其工作效率。
4.5加强法治宣传力度
在开展电力营销管理的线路降损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人员对一些重要的路段进行定期巡检,确保存在异常现象能够及时得到上报,从而能够及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故障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准确地点及产生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期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以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窃电问题的管控,一旦发现就要严肃处理。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电力,因此为了保证法律宣传的全面发展,必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大其相关法治方面的宣传力度。
5结语
电力营销管理对降低线损也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当前的电力管理制度中,对用电管理的力度较低,并且施工的技术质量和电力设备的质量均比较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线损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对电力传输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但是通过电力营销管理可以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让线损现象得到明显的控制,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事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洲.论电力营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7,16(11):96-96.
[2]柯志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8):107-108.
[3]郭俊梅.试论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No.369(1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