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0期   作者:马超
[导读] 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送电、配电等4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环环相扣
        马超
        身份证号:12022419840309****
        摘要: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送电、配电等4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处于向用户供电这一环节。配网能否为用户实现长时间、安全、稳定供电,能否承受日益增长的用电负荷,关系到电网公司的声誉。当前各地配网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已经影响了配网的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因此,必须着力加快配网自动化改造、加速推进配网智能化改造。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配网自动化就是运用电力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将设备内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调节、控制与管理。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进行运用,不但可以保障供电的稳定性,可以给供电的企业单位带来较多的经济利益。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作为电力系统运用的稳定性的关键。需要积极的探究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1 配电自动化概述
        配网自动化可以凭借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的加持,实现在线实时监管,实时收集配电网运行数据,掌握电网结构参数并构建自动化电力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建立智能的网络运行监管系统,对配网实现 24 小时全程监管,掌握配电网运行状态,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下,通过管理、监测、保护提升配网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在配网发生故障后,执行配电网管理与监测工作。配电主站在城市调度中心,完成配电装置内部各子站通信的传递工作,配电子站设置于配电站内分为35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配电子站在管辖区内,通过电力终端设备完成通信服务工作,配电子站对DTU/FTU/TTU等电力终端设备进行科学的管控,完成各子站通信工作,而配电远方终端以及通信网络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证内部信息可以按照工作需要及时传递通信信息。
2 配电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配网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1)配网设备陈旧老化,部分配网设备使用时间已达数十年,供电可靠性差。(2)配网供电半径过大、线路结构复杂、线路无序连接、接线不规范,发生故障后难以及时进行处理。(3)配电方式陈旧,无法根据用电负载的动态变化实现灵活配电,致使用电低谷期出现大量电能浪费,用电高峰期出现严重电能短缺。(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用电量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各地配网的负荷每年都在以较快速度增长,对配网运行的安全性构成了挑战。每年各地均会发生许多起跳闸、停电事故,负面反馈较多,也令电网公司饱受舆论指责。(5)配电自动化应用范围较小。据调查,自动化开闭站在全部开闭站中的占比不足18%,自动化环网柜在全部环网柜中的占比不足9%,自动化配电站在全部配电站中的占比不足4%,与发达国家配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3 配电自动化应用
        3.1 推进建设改造工作
        为避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尽可能少出现问题及故障,一开始就要做好建设改造工作。

各地电力企业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改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加大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改造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改造方案,并在充分考察和论证方案的基础上确保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对原有的配电网布局和配电网络相关设备加大升级和改造的力度。同时,还需要对相关硬件支撑予以进一步的完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软硬件条件,所以还有必要为其建立可靠的软硬件支持系统,确保通过这些软硬件系统实现有效收集、分析以及对比各种运行数据,做到科学合理预测区域范围内的用电变化情况,以便为配电网自动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2 针对典型模式化接线配电网的模式化故障恢复开关操作策略
        针对典型模式化接线配电网的模式化故障恢复开关操作策略进行分析,基于事先制定典型模式化内容进行调整,分析了解不同区域的故障固定故障进行分析,建立操作逻辑图,主要针对典型模式化接线配电网模式化故障内容进行分析,确保故障恢复模式始终一成不变,如此可保证配电自动化主站的软件算法建立依赖网络重构体系,对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能力区域进行分析,建立人工手动故障恢复操作系统。在针对备用配电网描述结构实施调整过程中,也要分析其备用配电网模式化故障处理算法内容,优化备用配电网,确保模式化故障恢复开关操作逻辑优化到位。总而言之,就是要针对多分段、多联络、多供一备设备进行调整,建立4x6接线模式,简化描述结构内容,充分发挥模式化接线优点,这对提高配电设备利用率也有一定好处,可确保接线配电网中的模式化故障被有效回复。与粗同时,在简化配电自动化主站故障恢复算法方面也有好处,其对人工操作优化是具有极大好处的。
        3.3 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
        配电网中已应用了部分自动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给系统带来了便利的同时,由于自动化系统自身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也给配电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原有系统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主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乎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点在配电网中是十分常见的,所以,需实时更新并监测系统信息,一旦主站中的数据与以上数据存在差别,就会严重影响配电网的工作。因此,需要针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体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将其中一些节点纳入其中,进而有助于实现配电网自动化运行。资金是保证项目运行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研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确保系统采集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判,进而保障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3.4 需高度重视配网建设及改造
        在配网运维中有效运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基础条件是配网的建设及改造,需引起高度重视。科学实施配网建设及改造,对电力系统具有优化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实现配网的自动化控制,保障配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一,相关人员应注意整理改造后的配网图纸、记录等内容,以免改造资料丢失,同时为后续可能产生的现象做好准备。第二,为确保安全使用改造后的配网,提升安全系数,相关人员必须重视改造后的巡查及监督,同时检查设备接地线的接地情况是否良好,检查杆子埋入土壤的深度是否合理等。第三,相关配电单位、供电企业应重视设备的及时更新,同时借助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有效融合原有的设施及系统,进一步完善配网建设与改造,最终保障配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配网自动化发展是现阶段电力系统发展的着力点,通过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系统运行的效率,确保系统运行的质量与稳定性。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内实现配网运行的故障监测与维修,进而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电力的需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赵海.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 11) : 266-267.
[2] 陈斌.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2):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