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0期   作者:曾凯
[导读]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
        曾凯
        国网湖南省益阳市赫山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对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了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强化电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提升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成效的策略与方法,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望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法对策
引言:
        当今社会,电力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对电力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形势下,必须精准把握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环节与应急管理的关键步骤,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总体成效。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对电力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方针政策制定、方法过程控制、安全效益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制度规定,为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在电网电力安全生产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同时,广大电力单位也在优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运行效果,创新电力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式与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成效显著,使得安全生产屏障进一步构建,安全生产总体效果进一步优化,应急管理与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电网电力安全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需要给予高度重视[1]。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问题,具有极为深刻的的现实意义。
2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电网电力设备运维管理不及时,安全风险系数大
        在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及时科学有效的运维管理占据着关键地位。纵观当前电网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实际,普遍存在着运维管理不及时,所采取的运维管理技术措施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等共性问题,未能构建完善可行的电力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各项资源要素的调节与配置不合理,阻碍着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构建成效。由于电网电力设备运维管理缺失,难以及时有效排除其运行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风险隐患,导致整个电网电力系统始终处于高风险运行状态[2]。
2.2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程度滞后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要素,只有紧跟时代发展与进步,强化信息化建设,才能切实优化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整体效果。实践表明,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部分电网工程未能结合自身实际有效引进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硬件与软件建设进程相对滞后,对电力设备安全隐患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效能低下。
2.3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职责模式,人员安全意识淡化
        在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中,相关管理人员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落实安全职责,执行应急管理制度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着。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管理人员在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方面的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淡化,无法从宏观角度把握电网系统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核心要义,相应的安全职责、任务目标、方法措施等贯彻落实不到位,设备老化、配件不匹配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3]。
3提升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成效的策略与方法
3.1强化电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
        为构建完善的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体系,必须首先从强化电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入手,紧紧把握其日常运行状态,对其运行负荷进行动态化监测,对于监测发现的各类潜在隐患与安全问题,应第一时间做出针对性技术处理。要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制度体系,使生产责任体系运行中具体措施与方法的制定与执行有据可依。对于新增电网电力设备而言,应在做好其整体运行状态把控的基础上,做好周期性检查,以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保障性的技术措施做好安全运行维护管理[4]。
3.2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搭建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使技术人员在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方面具备了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要结合当前电网电力设备运行实际需求,搭建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复杂抽象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实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精准化操控(如图1所示)。要立足于信息化平台,在特定范围内实现电网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状态数据的互联互通互享,减少数据信息传输延迟,优化设备风险评估机制,设立电网电力设备预警指标,密切监测电网电力设备异常以及重大变化故障等问题。
        

3.3强化电网电力设备运维人员综合素养
        要定期组织电网电力设备运维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所承担的新任务及所面临的新要求,构建系统化、层次化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将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方面的新方法、新理念、新策略融入设备运维工作全过程。牢固树立职业道德操守,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杜绝工作实践中的各类违规违章操作行为,将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中的各项细化规定全面落实到位。要设定客观公正的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实施科学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绩效考核体系,制定明确的问责、奖惩机制[5]。
3.4引进内外部监督,丰富安全生产管理手段
        要积极借助外部监督的重要力量,将电网电力设备安全生产责任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作为基础依据,通过不定期巡检等方式,落实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约定的内容。要积极借助内部员工的监督,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意见箱,以不记名形式收集与整理来自广大员工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安全隐患问题,尽快进行解决和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受安全理念、应急体系、生产流程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电力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阻碍着电力安全生产大局的持续稳定。因此,有关人员应从电力生产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创新应急管理理念,强化应急管理模式运用,为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成效奠定基础,为巩固强化电力应急管理效应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龙志芳,黄志辉,刘金忠.浅析智能变电站变电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及方法路径[J].山东工业技术(下旬刊),2019(21):105-106.
[2]李伟常,丁任涛,刘定川.试述电力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的成因及规避策略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下旬刊),2019(22):222-223.
[3]田佳杰,任光宇,王穗静.漫谈新时期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的成因及规避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2):163-165.
[4]李小芳,姜德文,马红斌.新形势下电力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分析[J].引文版: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09):118-120.
[5]王喜芳,唐先光,任冠阳.国外电力安全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J].山东工业技术,2019,(20):335-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