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群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核技术的应用迅速发展,放射源和电磁辐射设备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辐射环境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辐射安全监管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提高核安全监管能力的战略分析。
关键词:核安全;风险治理;有效沟通;多重监管;严格责任
引言
2020年全球新型新冠肺炎病毒性肺炎传染病(“新冠肺炎传染病”)的大流行范围很广,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健康和安全措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各国核安全监管机构及核电站运营商也采取了各种措施,确保全球核设施的安全和安保。
1、我国核电利用与发展趋势
截至2020年3月末,我国商业运营的核电站共有47座,核动力机15座,我国原子能机总数全球第二,建设机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核电站运行安全状况良好,各核电站的泄漏物排放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核电站周围的辐射环境水平始终保持在天然本扰动范围内。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移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能源供给侧结构调整将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断提高水电、风电、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能源供给侧比例。核能是我国未来能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供给侧改革将释放巨大的政策红利,再加上“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推进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和核电站“走出去”战略发展将为核电站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外部动力,我国核电站发展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我国核安全监管顶层设计将越来越完善,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为核电事业发展带来指导和推动力。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运营核能规模持续增加,现有正在建设的核电站单位陆续全部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核电站工厂从建设、安装、调试转向生产运行。核电站运行事件呈上升趋势,国内核电站多堆型、多种技术、多种标准、多种状态并存的局面将更加复杂。这意味着核电站安全运行压力不断提高,核电站运行
2、辐射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
2.1辐射技术应用日益拓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辐射技术的应用日益扩大,呈现出迅速扩张的态势。目前,核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安养市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领域,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发射基站项目将发展得更快,高压输变电项目也将继续发展。核和辐射技术的利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2.2加强辐射安全监督能力亟待加强。
放射线监督人员的放射线监督执行水平和监测能力,特别是放射线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地级市现有的监测设备不能满足土地、空气、水域等辐射环境项目监测的需要,监测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督、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监督、事故警报、应急处置等力量亟待加强。县(市、区)辐射监督能力建设薄弱,人员变动频繁,人员少,兼职多,监测技术人员、车辆、设备不足,日常监测工作无法有效进行,现场监督能力严重不足,监督人员保护设备需要完善,现有监督人员的管理素质亟待提高。
应急监测设备不完善,发生放射性污染事故时,很难有效处理核和放射性污染事故的紧急发生,不能满足辐射事故紧急处置工作的需求。
3、辐射监管对策及建议
3.1坚持和完善行业责任落实制度,加强力量统筹,强化行业自律
完善企业核安全指导责任行为制度,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安全与发展,实行“一强双重责任”,将核安全问题纳入企业党委(集团)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工作制度,在利率下发挥保障核安全的“雁行”效果。完善正常化监测预警、隐患调查及风险预防制度,确保核设施、铀矿冶、利用核技术作业单位及核设备制造单位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企业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内部监督力度。完善企业核安全文化建设和评价评价机制,纳入国家企业信用等级体系,根据“核安全文化特性”分领域实施评价,推动企业核安全相关信息对监管部门高度透明,对伪造和违规操作行为“零容忍”,根据评价结果实施等级监督。完善产业基础研究共同攻关制度,以核安全规划为出发点,加强战略、基础性、公益性、核安全科学研究开发共同攻关,发挥产业智能力,推进一系列重要战略决策、重大课题研究、重点领域监督政策制定。完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资源力量协调制度,依托企业集团核事故应急救援基地,充分发挥专业设备、物资储备、人才队伍等优势,完善公共领域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团版,实现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全范围、无死角。
3.2加强多监督
企业内部监督,所谓企业内部监督,是指核设施运营单位内部依靠专业技术建立运营严密的内部监督网络。实现实时监督。智能时代,智能监控、传感器网络、多源信息融合等技术使核电站能够实现对核设备运行的实时监控。拥有成熟的区块链技术(记录不可篡改,可追踪),可以为监管机构提供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提高整个市场的监管水平,或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逐步完成核设备的安全运行,实现核电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威廉·莎士比亚,北方执行)实现灵活的监督。为了提高监管效率,美国法律采用了基于风险导向和表现的监管模式。以风险为导向的监管模式和以成果为基础的监管方式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监管战略,但两者相辅相成,往往在实践中同时采用。面向风险的监管是一种决策方法,可以考虑到经验风险数据和其他因素,集中关注对公共安全构成更大风险的具体设计和运营问题。基于成果的监管模式根据核设施运营单位的运营成果设定监管目标,并鼓励核设施运营单位根据该目标选择自己的监管方式。面向风险的监管模式可以重点监督,不要在不重要的核安全风险问题上浪费重要的资源。以表达为基础的监管模式可以减少监管的形式束缚,赋予监管主体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最大限度地提高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监管效率。这种灵活的监管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我国提倡重视核能发展和安全的政策方针,在美国法律中,这种灵活的监管战略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值得我们参考。
结束语
总之,顺畅的沟通渠道确保人们参与核安全监督是实现核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多重监管模式是良好沟通的结果,有助于追究责任,是预防核事故的关键。严格责任追究可以明确责任分配,培养严格的工作态度是核安全风险管理的最终保障。这三者补充了各自的职务和职能,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核安全风险治理法律途径。
参考文献:
[1]彭新媛,冯俏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J].价值工程,2014(33).
[2]曲云欢,董毅漫,张弛,等.全面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9):25~28.
[3]胡先云.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对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5):5101~5102.
[4]贺佳婕.试论如何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J].环球人文地理,2015(10):247.
[5]李龙才.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提升辐射安全监管能力[J].华东科技,2017(5):41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