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崔勇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传授型教学向引导型教学改变,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本身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而不是完成了多少课时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只是过程,而学习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因而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崔勇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第二小学  332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传授型教学向引导型教学改变,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本身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而不是完成了多少课时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只是过程,而学习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因而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041-01

        引言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良好的语文素养及其能力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便成为了摆在基层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难题
        一、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保持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利用多媒体音响播放的功能,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教学活动开展前,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的信息与内容,并将此作为优化教育的内容及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载体,促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互联网中拥有非常多的教学手段与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素材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并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以《秦兵马俑》为例,很多学生都听说过兵马俑,对此并不陌生。但由于外界获取知识有限,对兵马俑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兵马俑的认识情况,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教育。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兵马俑吗?有的学生摇头,有的学生点头。教师:点头的同学知道兵马俑是什么吗?学生1:是我国的历史文物。教师:没错。那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纷纷摇头。这时引出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思考兵马俑的特点及存在价值。与文字阅读感受相比,视觉感受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冲击,因此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段关于兵马俑的纪录片,通过视觉感受,让学生意识到兵马俑这一文物的宏伟与壮观,感受古人的智慧。当视频播放后,再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思考兵马俑在我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多媒体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并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情境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中,情境教学法是对学生理解语文最有利的教学方法,它可以用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主人翁情绪,使得学生们充分高效地融入语文课堂中来,以此来让学生们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应更加认真地了解小学语文课本,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良好的设计与修改。从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和互联网中增强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细节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们创设出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情境。例如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找到语文课文中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等等,以此来创设趣味性很强的语文教学情境。在教课之前,先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与事件进行视频播放,用符合课文情绪的音乐来把学生们快速拉到情境之中,使得学生们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有着强烈的代入感,让老师们对于本堂课的教学事半功倍。在学生们读过课文后,让学生们闭眼想象语文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加深学生们对于语文课文的印象与理解。再通过发言的形式让其对自己想象的景色进行简单描述。之后老师再通过学生们的发言来进行总结性的讲解教学。在如此进行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可以对语文这一学科更加理解,因此情境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比如,学习小学语文中《匆匆》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先围绕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而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阅读,引导学生探究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经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后,有的学生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时间的流逝,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旨在引导人们要珍惜宝贵的时间。为此,在完成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不同态度的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文章语句与段落互相提问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还能有效地保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此,广大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应当始终行进在探索与钻研的道路上,找到既契合教育实际,又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方式方法。如此,才能在提升本学科教学效益及其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获得显著的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马红.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科幻画报,2020(07):213.
[2]张丰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长江丛刊,2019(33):59-60.
[3]谢学琼.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