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浸润探微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6月   作者:覃红杰
[导读]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思维性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十分有必要,可以说,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实现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德育之间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十分必要。

大化县高级中学     覃红杰     530800

摘要: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思维性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十分有必要,可以说,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实现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德育之间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十分必要。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还要通过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实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德育渗透也是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趋势。数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分配比例大,更应该注意德育渗透。
        一、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教师如果以“无声”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将课堂交给学生,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主动学习,从而推动核心素养的自主提高,落实德育工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合理的情境将德育渗透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在数学学科独特的道德熏陶下自觉提高自身品德素养。
        例如,在高一教材“指数函数”这一章节中有一例题:y=ax(a≠1,且a>0)。依题意并观察教材中的图像可知数值a的取值范围会导致图像发生质的变化,能够体现质变与量变的哲学思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结合当前班级中的现状,如学生经常找理由请假、不愿参加课间跑操,为这一课题的德育工作创设情境。首先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在这一例题中,我们可以发现,若变量a是数集(0,1)中的值,则y会随着a的增大而变小,即为减函数;若变量a是数集(1,∞)中的值,则y会随着a的增大而增大,即为増函数。可见,数学理论知识也体现了你们政治课中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和方法论,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引发质变。”在学生进一步掌握指数函数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即可结合班级中同学们不愿参与课间跑操的现状开展思想教育:“课本中的例题告诉我们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规律,但是我发现现在有许多同学认为参加课间跑操会浪费学习时间,因此常常找老师请假。经过这一课,我们知道,a在一定取值范围内,指数函数不会出现明显的改变,而当a的取值突破一定范围时,y=ax的图像就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与同学们出操不积极相似,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后果,但长期缺少锻炼,量变引起质变,就会产生恶劣的后果,比如男同学不再玉树临风、女同学不再花容月貌。”在这一情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指数函数的知识,还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深刻认识课间跑操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小组合作中渗透团队合作教育
        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一种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的现象,不能与人沟通,导致他们性格孤僻,难以与他人合作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开展这样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了解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意义,愿意主动与他人沟通;让学生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能够以理性的方式与人沟通;让学生获得情感的支持,也愿意在交流的过程中给予他人情感支持。
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分析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解集。


教师要求学生以高效完成任务为目标,开始合作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合作,设?=b2-4ac,它的解可按?>0、?=0、?<0分类,学生可以分类探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一名小组成员探讨一个分类。学生要在合作的过程中分工合作,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有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不扎实,却提出了该次问题研究的本质,借用了以往迁移学习的经验;有的学生提出,根据以往学过的理论知识,应对?=b2-4ac的结果进行分类探讨;有的学生提出了组织学习的方法,完成了任务的分配。小组成员有三名,一名学生需完成一类的探讨。此时即使是后进生,也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他虽然不能让其他小组成员替代自己完成任务,但可以向其他成员请教学习方法。后进生在向其他同学请教的过程中了解了研究的框架,学习了理论知识。在完成学习任务以后,学生共同交流,整合学习成果,交出完成的项目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评的方法了解学习的成果,了解自己在学习中获得的成果和学习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经常需要合作学习。学生只有学会合作、沟通,才能够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向他人请教学习方法,或者让他人给予学习提示,完成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情感交流的快乐。
        三、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由此可见,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广泛应用的基本特点。不管是数学概念的产生、延伸、推广,还是数学知识间的运用、联系,都可以体现出事物的不断变化与互相联系,而这,正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的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观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融入高中数学知识中,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深刻地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学会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转化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转化思想,让学生将已知与未知、本质和现象、相对与绝对、特殊与一般、近似与准确、曲与直等有效转化,当你在解一道数学题时,题目中所给的已知量不足,无法解题时,就可以利用转化思维将未知设为已知从而求解问题,或者是利用逆推的方法,利用未知反推已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实数、代数式的正与负及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有理数与无理数,指数与对数,函数与反函数等关系的时候,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对立统一规律渗透进去。在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时,当两个函数底数相同时可以根据图象得出它们关于直线y=x对称,并且二者互为反函数,但对数和指数之间又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在学习这两个函数时就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观点融入教学中。这样一来,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对立统一、矛盾转化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全面、乐观、准确地看待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心理品质会得到优化。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愉悦,也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之下的教学需求。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采取各种高效措施落实德育,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展开对学生的德育。
参考文献
[1]蔡小冲.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浸润探微[J].文理导航(中旬),2020(06):14+16.
[2]王国瑞.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J].吉林教育,2019(16):37.
[3]葛新成,袁常秀.浅析高中数学德育[J].吉林教育,2018(24):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