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创造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历史质疑与创造课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6月   作者:赖曜洲
[导读]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阐述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     赖曜洲

[摘要]创造教育是陶行知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阐述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教学环境下,创造教育依然有其积极的、科学的、可资借鉴的理念基础,是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参考,教师在教学策略的研讨中应将创造教育的理念接纳吸收,并与历史核心素养产生良好互动本文试图以创造教育作为高中历史教学解决学生创造力问题的突破点,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新培养目标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创造教育  高中历史  教学策略
        前言:近年来,具有改革导向的、具有历史学科特质的核心素养本质上蕴含着对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创造能力的期望。而谈及高中历史教学创新,却没有明确指向如何改变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的创造力,本本主义这种重教条轻质疑、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路线依然贯穿其中,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可能是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的钥匙。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概述
        创造教育理念孕育于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中,其关于创造教育的前提可以概括为“六大解放”(解放脑、手、眼、嘴、空间及时间)、“三个需要”(需要营养、习惯、因材施教)和“一个条件”(民主的环境)。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40年代的创造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观一脉相承的理论,是对生活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是行动的最终目的,也可以说是陶行知的最高追求,从这一点看,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最高一点。
        二、高中历史创造课的教学策略
        通常来讲,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更多是以教育思想为指导,为实现某种目标在不断调试中使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在20世纪40年代臻于完善时,虽有其不辍努力下的实践,但条件并未完全具备,更没有大范围实践的可能及可供推广的模式,在教育改革的当今,这种创造的价值取向或许可以融入改革浪潮中,成为教学策略一部分为教育者所利用。
        (一)策略一:质疑精神,勇于探索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鼓励学生要“一”(专一)、“疑”(质疑)、“集”(收集、归类)、“钻”(探讨与钻研)、“剖”(分析、概括)、“韧”(持之以恒),就历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思辩能力是创造的重要一环。在教学策略层面,教师应有目的地设置质疑环节,对教科书内容、新史料、有争议问题等进行深入探讨以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历史素养。诸如四川省使用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专题一第三课《宋明理学》的“学习思考”栏目提到朱熹的学说在其生活时代曾被诬为“伪学”,死后却被确立为官方正统,以此作为材料引发学生思考。


然而这一问题栏目中并没有交代清楚来龙去脉,朱熹的学说被定为“伪学”的原因是受党争排挤而非其学问本身。针对这一值得商榷的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专题质疑探究课,让学生主动质疑课本内容,适当引导学生查找原始史料,探究朱熹生平,分析事件的细枝末节,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布置课堂任务,如史料分析、史料研讨、史料争鸣等,最终以课业论文形成对问题的探讨商榷,完善课本编修。这节专题课将锻炼学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这是通向创造的必由之路,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开拓。
        (二)策略二:个性认知,不辩不明
        王卓民从哲学角度分析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时提出这是“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的统一……是对人所具有的‘活的能力’的肯定”,在这里人的创造是个性的、与生俱来的。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要肯定相信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能力,教师应在制订教学策略时侧重开发学生的这项能力,最直白通用的策略就是互动讨论。作为教学环节,课堂讨论可以通过更有策略的方式呈现,诸如在针对全球化问题研讨,学生可作为联合国中支持全球化与反对全球化的两派出现,双方拟定议题进行辩论。教师作为调停角色引导议题方向,顾及教学课程标准内容,学生富有个性的创造思维在这类情景下便得到开发。
       (三)策略三:寓论于史,史论结合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民主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具有特别意义,“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师生平等环境下,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这就是史料分析课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尝试把课堂的主导交予学生,可以只给出课题的大致范围,学生自主组织史料、分析探讨,史论结合、形成观点,可以称这样的专题课程为史料探索课。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将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创造素质,诸如针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脉络及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将更明确直观地分析出“李约瑟难题”的存在缘由,这是更高效的学习方向。
总的来说,创造教育引领下的有关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可以延伸至更好地使学生参与历史教学的诸多方面,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深化课堂的功能性,对转变师生角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创造教育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
        教育部于2011年制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历史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标准改革评价标准的重要考量。朱汉国教授《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转引了台湾地区《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认为历史素养涵盖“表述时序的能力,理解历史的能力,解释历史的能力,运用史料的能力”,也有学者从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态度三个方面阐述,综合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构成。这是历史学发展之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互动,新的改革方向同时深度契合创造教育的内涵,亦即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理念,不断调整演变的教育模式。创造教育内化于历史核心素养,这是时代的呼声。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徐明聪.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80-83.
[3]赵恒烈.历史学科创造教育散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8):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