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功能性写作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6月   作者:王冬萍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渐渐提出,小学语文学科的一些专家也对此提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也提出小学的写作教学更需要注重写作的功能性,学生通过学习使自身的终身发展所需具备的品格及关键能力得到提升,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学       王冬萍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渐渐提出,小学语文学科的一些专家也对此提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也提出小学的写作教学更需要注重写作的功能性,学生通过学习使自身的终身发展所需具备的品格及关键能力得到提升,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此篇文章就结合现阶段的时代发展以及自身的经验探讨怎样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将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提高,并结合专家的几点见解与主张,希望为我们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功能性写作教学;写作兴趣;实效性
        引言: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够使学生的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注意到,小学语文是一个人的母语启蒙阶段,其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实际生活中,写作是带有功能性与目的性的,是为了特定的读者、为了特定的目的来展开交际活动的,刚好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功能性教学”就是以此为基础出发的以学生的表达需求角度出发,通过言语的表达,达成自身的意愿。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接受,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充分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通病就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写而写”的现状。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只是将“教”当成教学的任务,只考虑将方法、技巧展示在教学中,以此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讲述一篇写景的作文《秋之美》时,通常采用常规的套路,在结构上总分总,语言上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且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去描写。提到秋天大多是:田野、小麦、落叶、菊花。根本没有创意,却像“八股文”一样,让学生有固定的套路进行使用。然而,或许部分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见过田野里的小麦、花园里的菊花,根本无法切身感受到教师所描述的场景。导致在课堂中,教师的作文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枯燥无趣。学生的“写”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在此学习期间出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很难主动表达自身的想法,所以导致出现存在说空洞的话,写编造的事的现象。学生在此期间并不是不想表达,而是由于年级较小,自身的生活经验缺乏,无法一时间跟上教师所讲述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无从说起,并且渐渐无话可说。
        二、功能性写作教学的定义
        功能性写作教学是指在特定的功能语境下,让每一篇习作都有特定的读者,有明确的目的,有设定的言语交往环节的一种写作教学方式。它意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功能性写作有鲜明的两大特征,一是为了特定读者,二是具有特定目的。因此,在教学时,需强调作者要根据读者的不同而转变语言表达形式,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来构篇,让读者更好地领会自己的意图,从而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让作者和读者之间产生联系,使“真实”的写作随之发生。而功能性写作教学的提出,能够使得学生的写作化被动为主动,让写作更具功能性,成为了一种有特定读者、有特定目的的交际活动,而非凭空想法来表达,让学生更加有话说,有情抒。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功能性写作教学策略
        现阶段的小学作为教学根本没有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只是注重自身的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导致学生渐渐失去对写作的兴趣。那么怎样让写作可以更好、更真实的融入在课堂以及生活中呢?同时也要使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身的思想,这是现阶段教师亟待思考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创设功能语境,教有所“需”
        课堂的作文教学大多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所不同,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期间容易陷入空洞思维,没有经验的学生很难下笔。那如何将教学内容引入生活,或将实际生活融入到课堂中呢?这就需要情境的创设,功能性写作教学需要创设的就是“功能性语境”。使学生在特定的功能语境下,引发共鸣,这会逐渐唤醒学生的相似性。从而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也使教师教有所“需”。
        2、尝试功能习作,教有所“示”
在功能语境的启发下,在功能支架的铺垫下,可以让学生尝试初步的写作。在写作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图表或者图画来对他的作文进行适当的课堂指导,让他大方向的故事叙述不要发生错误。让他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这种表达一直以来便是有功能指向的,有特定读者的,有特定目的的。因此,学生在写作时都是带着自己的期待的,写作过程也就显得更加流畅而自然。
        3、创生功能新作,教有所“升”
        通过教师的指导评价后,学生对自身的写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也使自身的写作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在学生完成写作后,可以适当的给学生修改的时间,使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努力朝着预期的目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此次的修改有了评价作为依托,学生的思路应该更加明晰,修改的方向也更加明确,从而在写作中遇到瓶颈也能够顺利地解决,同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朝理想的目标逼近。从而创生功能性更强的功能新作,这不仅能让学生的表达有的放矢,而且也使教师的习作指导有所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功能性习作教学,以“功能性”为导向。使教师及时了解到教学的真正目标,也使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情感体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作文的写作,同时能够更真切而主动地去认识世界、描绘世界。教师在此教学期间也掌握了写作的教学方法——创设一定的功能语境。首先,使学生将消极被动的接受转为积极主动的感知;提供一定的功能支架,让学生的习作有所依托;给予一定的功能评价,让孩子的习作有的放矢。其次,也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而写——写作不再是毫无目的地说空话,而是有特定读者、为了特定目标而服务的。让学生懂得了怎么去写——学生的思路应该更加明晰,从而就算在写作中遇到瓶颈也能够顺利地解决,同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朝理想的目标逼近。最后,让习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并伴随着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感知到自己的习作都是有读者、有价值的。让习作不再只是单纯的任务式驱动,可有可无,毫无体验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也能更好地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让所“教”、所“学”都能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爱萍.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功能性写作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07):P.187-188.
[2]高涛.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2018(21):0112-0112.
[3]付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J].写作:下,2017,000(010):P.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