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6月   作者:阳舜
[导读] 随着社会对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人工智能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应教育部号召,大批高职院校成立人工智能专业,而该如何建设好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成了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阳舜    410205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人工智能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应教育部号召,大批高职院校成立人工智能专业,而该如何建设好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成了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分析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定位,探究如何打造专业的课程和实训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最后再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案。
关键词 : 高职教育 人工智能 专业建设
         引言 :在信息技术、大数据和5G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互相竞争的一个新焦点;世界各国纷纷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出台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仅体现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随着我国新基建战略的部署,人工智能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教育部2020年一次批复171所高职开办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可见教育部对人工智能方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及各高校对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响应速度。但是该如何建设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各高职院校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1、高职人工智能人才定位
        目前国内大批高职院校已经成立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立足职业教育视角进行专业定位,分析人工智能人才缺口,找准高职院校专业定位和学生毕业择业的主要方向。
        第一,社会人才缺口的体现。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回顾近五年国际和国内人工智能市场,其总体规模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行业已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而且未来还将呈现更大规模的发展,专业人才较为紧缺。今后以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智能、自主智能为特征的人工智能时代还需大量专业人才的注入,其中也包括中低端技术人才。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开设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已是刻迫在眉睫,应尽早填补人才缺口。
        第二,高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定位。人工智能虽然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属于其中一个分支,但同时该专业又属于交叉学科,在其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与数学、信息论、控制论语言学等其他专业相关联。作为高职院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必须深入分析行业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准确定位,重点培养注重实践运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人工智能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专业技术,进行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开发、智能系统管理与维护等。
        第三,专业人才就业导向。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满意就业。针对当前的社会需求,各高职应重点培养实用型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学生就业范围主要是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的应用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智能系统的运维、智能产品的售前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为典型工作岗位。
        2、课程与实训体系建设
        对于注重实践的高职学生来说,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培养更偏重于数字蓝领人才和应用人才型。通过提取岗位诉求,对目标岗位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分析,才能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通过校企共同来完成。各高校首先要做的是,在对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的充分调研和分析后,确定该岗位所需的专业工作技能。再根据所需技能和知识,与企业共同探讨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引入专业相关实际案例与项目,共同建设实训室、共同实施实习实训,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专业课程不仅应包含人工智能数学、Python、Linux、编程语言等专业基础课程,还应包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框架运用、人工智能产品开发等专业核心课程之外;此外,还需要与相关技术相融合,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技术等。通过与学校其他专业教学资源相结合,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
        实训课程主要是在完成核心课程学习后,进行相关的技能综合实操课程,主要以专业课程为基础,融合企业真实项目。


采用从理论+实验再到综合实训的递进学习模式,实现工程实践教学。一方面,通过实践探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AI在各行业的应用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个真实的案例实训,帮助学生系统性掌握人工智能实战技能。各高校可以根据现有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资源,引入来自企业的人工智能实训案例资源及人工智能实训平台,建设人工智能实训室弥补学生实训动手操作实践应用场景较少的短板。
        3、人才培养模式
        新专业需要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要办好高职AI专业,重点是“教材、教师、教学”,即“三教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标准建设要充分体现先进理念和思想,教材需要优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资源需要源于真实应用项目案例和素材,教师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教学经验和项目开发工程实践经验,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课堂,将传统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结合现有教学教育资源,积极开发人工智能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努力完善相关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从学生的认知—理论—实践的学习路径出发,展示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科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定,共同完善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实用性的角度,提升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实训室,引入人工智能相关的1+X认证试点工作,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专业教学与证书培训的有机结合。从多方位考虑,做好实训室的规划,实现教学开展和证书培训的一体化设计,实现功能的多样化。此外,还需结合实际项目与案例,促进人工智能与多行业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培养大量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
        整体而言,学生除了掌握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以外,学生还应提升其就业的整体综合能力,如职业素养、项目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一毕业就能较快地适应职场生活。
        4、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稀缺,导致了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的师资严重匮乏。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新专业,高职院校还结合学校已有的师资情况,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积极引进人才,实现师资队伍的不断充实和优化,加强队伍的专业水平。
        一方面,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专业带头人专业能力的培养。“引进来”是指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关的政策,引进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从而提升专业人才实力和水平;“走出去”是指作为专业带头人的教师,需要积极参加各种专业能力培训和专业技术交流,主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进行精准把控,与企业合作带领专业团队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等顶层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骨干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的培养。一是,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加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以及专业技能的相关培训等。二是,择优聘请一些具有实际项目经验的企业一线研发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全面丰富专业师资团队的实践经验,优化队伍结构。
        5、结论
        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交叉学科,这就决定了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挑战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人工智能专业建设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科学的设计。各高校在分析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对接学校学生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互利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教材开发、人工智能实训室建设、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实施与评价等一系列人培养过程,共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立混合型师资团队,完善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打造专业发展的基础。此外,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找到具有自己特色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谢英姿.湖南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推进策略研究[J].职教通讯,2013(19):10-14.
[2]赵远远, 李玉珠.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集团化办学 深化校企合作[J].教育与职业, 2011(13):67-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