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摘要: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可以将周围的各种样式的建筑融为共体。广场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是因为在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论述广场发展历程以及其各个时期的特征,现代广场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
关键词:广场演变;广场特点
1 背景及发展历程
从广义上讲,城市广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一般被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带包围。其最早起源于希腊,是市民进行商贸聚会等各种公共活动的露天场所。
广场作为城市社会活动的中心,是一个地区的象征,也是城市居民活动的产物,更是表达城市特色和标志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城市广场经历了从自由到有机的严格而对称的演变,然后又重新回归到了自由与随机,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
(一)西方各个时期的广场
(1)古希腊时期
欧洲人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称作为“古典时代”古希腊广场象征着民主,使人们在广场上有序地进行各种社会生活。大部分的城市广场是法院、行政办公室和其他政府机构的所在地,是人们进行自由贸易的地方,也是许多思想和文化交流的聚集地。所以,古希腊的城市广场更多的是代表着民主。
在此基础上,广场往往是其周围许多最美丽的城市社区的象征:突出的柱廊和大厅、遍布全国的燃烧的议会大楼、体操场、各种寺庙和体育设施,这些共同构成了城市和城市生活的中心。
(2)罗马时期:集权与民主的双重定义
罗马更多的继承了古希腊晚期的建筑成就,并把它向前推进,从而使得这个时期的广场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罗马时期的广场的形制演变显映出建筑形制和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表现出从共和制向皇权进一步加强直至神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广场开始采用轴线对称的多层次布局。
共和时代罗马城市广场继承了古希腊晚期的传统,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它们周围有教堂、寺庙、柱廊等,公共色彩浓厚。帝国时期城市的规模和结构再次发生了变化,广场逐渐从公共活动空间转换为皇帝个人的纪念物,从开放变为了封闭。清晰的轴线、对称的布局和完整的空间构成了严格的几何特征,在空间的大小和方向上产生了有趣的变化。
(3)中世纪城市:三权鼎立的象征
中世纪广场最重要的特点是随机性,由于市场在城市形象中起着控制作用,广场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与古典城市不同,中世纪的市场与城市形态没有固定的统一模式,因为每个城市都以其独特的方式适应地域和文化条件。
(4)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城市广场:从多元走向绝对
文艺复兴是一个变革和创造的时代,唯物主义哲学、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极大地促进了新文化的形成。这个时期继承和发展了古罗马的美学倾向,以及开始使用建模的绝对标准。一方面给城市和建筑带来了理性观念,同时也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比中世纪更为强烈的意义和色彩。
(5)古典主义城市广场:集权与专制的写照
古典主义把秩序视为一种绝对表达,强烈地打动了君主制的思想。几何轴线开辟了地标之间的视觉廊道,建立了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原有的城市机制中构建了新的城市结构。
2 西方各个时期的广场设计手法对比
(1)文化特色的变化
古希腊时期广场为公民言论和集会自由民主制度的户外活动提供了场所,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民俗文化”特征。然而,广场在满足社会、商业、经济和法律发展的需要方面发挥了作用,以展示罗马帝国的冷静、尊严和力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迅速发展,人们开始提倡尊重资产阶级、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市政厅、钟楼、广场,作为城市及其经济的象征,给人们一种亲密和幸福的感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场所。因此,广场的设计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体现了公民的生命自由意识,以及人们的热情。
(2)围合方式的变化
罗马帝国之前的广场,相对来说是多元化的,广场周围建筑物的位置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广场的形态。直到罗马帝国时期,一个新的概念逐渐产生,考虑充分使用建筑来环绕设计空间。文艺复兴广场的设计变得更加成熟合理,这些建筑逐渐摆脱了孤立的个性,开始注重建筑群整体性的同时,结合街道、绿化、雕塑等等,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设计体系。
(3)空间组合的变化
空间组合方面,古希腊广场构成是独一无二的,空间单调,缺乏变化。古罗马时期的广场与古希腊时期相比,不仅在轴线上对称,而且在深度上具有多层次的布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的空间变得更加多样化,运用空间有序地缩小和扩大,使得广场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4)围合界面的变化
围合界面是空间组合的元素之一,具有良好一致性和稳定波动的轮廓线。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界面的封闭性正在逐渐变化。阿索斯广场的长边是一条连续统一的开放走廊,但在更宽的一边,小寺庙的建设打破了界面的连续性。圣马可文艺复兴广场被一个完全连续和统一的建筑风格所包围,尽管它的建筑是在后期建造的,但它们完全连续和统一的天际线,使得建筑融为一体。
3 从西方广场设计手法引发现代广场的发展思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此时城市广场的功能就从单一的广场功能向着社会活动中心的功能转变,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去处。城市广场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一般功能要求,还要满足高质量的文化需求,反映历史、文化、物质特点和网站用户的需求。因此,城市广场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
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需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使用者的主体地位以及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现代城市广场应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特点,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以创造出舒适便捷的交流空间和开放空间为目的。广场的设计应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使用功能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2)场所化
场所是指空间形态的创造,包括历史、社会文化、自然等一切特征。每个站点都有不同于其他站点的特征。在任何公共空间系统中,可达性取决于它提供的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可选路线的数量,这些路线必须是可见的,否则只能对熟悉的人有利。影响准入的主要因素有:项目规模;层次结构末端的交通平面图布局;人员和车辆分流的交通系统;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交集。此外,为用户提供一个适应各种活动的场所,避免单一的固定功能是有效使用本网站的重要原因。
(3)生态化
在当代城市设计的方向上,生态城市设计被认为是未来城市设计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城市规划研究中,生态因素已从同一次要地位提升到第一位,并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成为城市发展决策的基础。生态内容仍然局限于绿化系统和改善大气环境污染、水质、声学、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把生态系统的主要内容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概念还远远不够。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探索已成为城市规划研究前沿的重要标志。
4 结束语
从城市广场的进化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与其他的创造成果相比,城市建筑永远没有现在完成时。城市空间环境也在不停的新陈代谢当中,随着人类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改变在不停的改变,丰富了建筑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苏丽萍.言彬.城市广场“城市客厅” ,信息导刊,2005
[2]蔡永洁.城市广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赵知敬.钱连和.城市的开放空间.北京规划建设,2003.2
[4]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王鹏.城市空间的系统化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黄志华.詹福麟.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2004.4
[8]吴隽宇.肖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中国园林,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