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鱼
摘 要 “运动”对雕塑的参与让雕塑在今天所展现的空间越加广阔,尤其是新材料、新科技的介入,以及创作思想的不断成熟完善,给雕塑艺术家带来更多灵感。研究其中的发展规律,探讨“运动”雕塑空间的拓展对雕塑发展带来了哪些贡献,这样的系统性总结和思考,将会赋予“运动”雕塑更加灿烂的艺术生命力。
本文从雕塑在不同发展时期对空间进行的探索入手,从语言形式、艺术表现等角度,研究分析各个时期不断被拓展的雕塑的空间概念特点。在这样的认识、分析基础上,对“运动”雕塑的概念、起源、发展现状以及中国艺术家的创新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重点通过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切入,探讨“运动”给雕塑带来了哪些变化与创新,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内涵与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发现“运动”雕塑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让形式更好地为内涵服务,让动的运用与作品内涵的表达更为契合。并通过对科技、手段、材料、主题乃至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尝试解读由此建构的更为复杂多变的空间,从而为“运动”究竟给雕塑带来什么样的新空间勾勒出较为清晰的脉络。
“运动”雕塑的空间已经突破了传统雕塑的空间概念,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随着一代一代雕塑家的起承转合,“运动”雕塑正在呈现着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无论技术手段多么丰富多样,它们都是源自于内容表达。
关键词:运动雕塑?形式?时间?空间拓展
本文通过对传统雕塑的回顾,就空间的拓展形式、语言及人文思想展开探讨,并通过对“运动”雕塑的历史、表现形式和发展历程的梳理,解读“运动”雕塑范畴的空间概念。文中对国外“运动”雕塑中富有影响力的作品,以及国内“运动”雕塑中的代表性雕塑作品进行简要分析,解读它们各自对空间的不同构建方式,从表现形式和内涵空间等角度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运动”雕塑空间独特的特征。“动”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它把时间引入了空间,从而改变了空间的维度,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雕塑语言所表达的多样性,“运动”雕塑的空间因而变得前所未有的广阔。
在“运动”雕塑的空间中,有价值的作品是通过运动方式体现作品精神内涵与观念的,即“动”是一种表现方式,并非是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的,过于注重科技元素和互动手段忽视艺术本质与内涵的作品,是没有价值的。这还需要艺术家们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并完善的。
一、 不同时期的雕塑“空间”拓展探索
空间语言作为雕塑艺术的本体语言,与形体、材料同等重要,都是构成作品的最基本要素。雕塑艺术不断发展得益于人类对空间概念的不断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对自身生存空间的拓展史。雕塑空间的历史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古典和传统雕塑时期、西方现代主义时期与后现代主义时期。伴随物质文明和科技发展,“运动”雕塑出现,把时间、影像等诸多同类引入到空间中,拓展了雕塑艺术的空间概念。
传统雕塑时期,雕塑的材料单纯而直接的参与雕塑空间的建构,雕塑呈现出对自然形态的空间摹仿,是被动的空间体验。雕塑本身的体积所占据的空间并非是全部,加上周围空间才是整体。形体与空间呈现相互依存的关系。实体的雕塑在空间中的呈现,是通过真实的形体去占领空间,例如狮身人面像、古埃及法老像和英雄人物雕像等。从古埃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罗丹时代的到来都属于传统雕塑时期。
现代主义时期是对已知的雕塑空间进行主观提炼和再造的过程。具有象征和寓意的作用,是人类主动征服与把握空间的历程。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布朗库西、亨利摩尔、贾科梅蒂等。
在人体空间中,贾科梅蒂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无限压缩其本质内核,抛离多余空间,形成贾科梅蒂式的准确人物空间。《行走的男人》人体形态呈现出拉长夸张的形态。亨利摩尔把虚空的孔洞放入到圆雕的实体中,使虚空间变为雕塑实体的延伸。这些雕塑家,都在雕塑的空间拓展上,做出了贡献。
后现代主义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现代科技文明充斥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多元性特征是后现代主义的关键性概念。后现代主义雕塑开始对自然的回归,个性以及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德国波伊斯所提出的‘社会雕塑’观念是不确定性的社会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从艺术实践上体现了后现代不确定性特征对艺术观念的影响。
在整个后现代文化背景下,“雕塑”一词的概念开始变得模糊而难以界定,这一时期什么都可以是艺术,毫无实质性内涵,空间的概念也随之无从描述了。
后现代主义雕塑家们以不确定的、本能的状态进入创作过程,抛弃了以往在艺术创作前的构思过程,以不确定性带来了在内涵与外延上的表现空间的拓展。
“运动”雕塑是西方现代雕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动”雕塑是对雕塑空间语言的一个重构。“运动”雕塑把时间这一抽象维度,通过运动表现出来。因此,时间所带来的过程性、相对性(而非决定性)、方向性、连续性也都表现出来。“运动”雕塑对时间的引入,体现了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比利时艺术家 JOS DE GRUYTER和HARALD THYS 在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的“运动”雕塑作品《世界残酷秘史》。利用现成品与编程等技术手段,呈现出人类生存的现状,其运动元素在作品中代表时间的流动,具有还原比利时古老传说场景的现场化艺术效果。其运动规律经艺术家有意安排,是有节奏、有停顿、有顺序的发生。
二、“动”起来的雕塑
二十世纪是西方现代雕塑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诸多文明在工业生产方式的冲击下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运动”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的雕塑从西方现代雕塑中发展而来,也是西方现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雕塑是雕塑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力而产生运动,即能动的雕塑,能动性是“运动”雕塑的主要特征。“运动”雕塑区别于现在流行动态雕塑。“运动”雕塑具有更大的概念,重点在于动,只要是能动雕塑,都属于“运动”雕塑。而动态雕塑的侧重点在于态,包括了状态、韵律、形态等特征,是相对于复杂的艺术形态。“运动”雕塑是在传统三维空间观念的雕塑概念中加入时间元素,与传统雕塑的静态呈现特征不同,它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表达,“运动”雕塑运动的过程也是存在的过程,使作品有"生命的过程"。“运动”雕塑的过程性将雕塑空间带入了第四维,使时间与空间成为雕塑的基本维度,拓宽原有雕塑的空间概念。
“运动”雕塑发展到现在,是一种跨学科、多领域、多种材料、多种技术手段、多种呈现方式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动力来源包括手动发条、电力机械、电磁感应、电子元件以及自然界的风、水、地心引力等自然、非自然要素。通过声、光、电、三D打印、计算机建模技术等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介的运用来传达作者思想,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理解。
“运动”雕塑最早在中国出现是198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罗伯特?劳申伯格个展。与此同时,由政府、艺术院校等单位先后多次举办“运动”雕塑的相关展览,为运动雕塑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吕品昌的《鄱阳日出》在LED媒介技术作用下,如梦似幻地再现了江西上饶市著名的自然景观鄱阳湖日出的精彩瞬间,是本土风格、地域文化与当代精神融合的动态雕塑典范。景育民的动态公共雕塑《云禧》、龙翔的《星云》、罗小平的《雨露》、《泉之花》,魏小明的《潮》、邓乐的《一路风景》、齐雯的《不可说》、汤杰的《中心说》、冯晓峰《重复的周期》等都是“运动”雕塑本土化发展的有益尝试,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本土艺术家更精彩的“运动”雕塑作品问世。
三、“运动”雕塑的表现形式
“运动”雕塑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物质为主导,突出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关系,主要是以自然力作为其动力来源。另一类是以机械为主导,突出机械的传导关系,是机械动力。第三类是新媒体交互为主导,通过编程、VR、交互等手段强调互动性和体验感在作品中的作用。
(一)自然动力方式
自然动力是以物质为主导,突出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关系。动力来源包括声、光、电、风、磁等物质。通过声、光、电、风、磁等元素与雕塑结合,使雕塑运动起来。
拉尔方索的作品中常常运用音乐、水、灯光等元素,作品的颜色与形态会随着周围环境及观者的人数变化而随机变化,强调与观者的互动。《风中之舞》通过风动使圆环与圆球前后摆动,圆球与圆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雕塑运动得更加灵动。
磁力的介入使雕塑在视觉上摆脱地心引力的作用,通过磁场同性相斥的特点,使雕塑悬浮于空中。蔡志松《浮云》通过磁悬浮原理,使云朵雕塑在镜面不锈钢台面上漂浮,缓慢的原地旋转,而镜面不锈钢又可以镜面反射其倒影,实现实体空间与镜面映像空间的对话。通过科技手段与雕塑结合的方式,传达东方传统哲学思想。
(二) 机械动力方式
机械动力以机械为主导,注重突出机械的传导、联动等关系。机械原理在“运动”雕塑上的运用丰富了“运动”雕塑的表现形式。
美国艺术家鲍勃·波茨善于捕捉具有节奏的运动习惯,通过齿轮、曲轴、滑轨、杠杆等作为机械结构,与废弃的合金结合,创作出轻盈具有运动审美的“运动”雕塑(图20),其作品每个零件的形状及尺寸都通过严密的计算,雕塑中的翅膀呈现飘逸而轻盈的挥动。
鲁本·马格林(Reuben Margolin)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雕塑艺术家,以自然为灵感,用滑轮、马达作为动力,根据机械原理,把天然的直觉、机械化的逻辑与复杂的运动、结构融合到一起,创作出像飘落的雨滴坠落、起伏翻转的波浪一样迷人的、沉浸式的动态装置雕塑。
(三)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技术时代的到来,代码艺术(编程)、虚拟现实艺术(VR)、增强现实艺术(AI)、机械交互装置等新媒介新技术逐渐运用到“运动”雕塑中,技术手段的多元化促进了“运动”雕塑的发展。
Kanno So和Yang02合作完成的《无感涂鸦机器人》,把数据编程到机器中,使机械本身按照其内部的算法在墙面作画。通过人和机器人的交互及反馈,希望人们引起对遵守规则和创造规则的探讨。
Tobias?Gremmler《武术运动可视化》是一个虚拟现实的作品,灵感来源中国武术,艺术家以武术的武打动作为基础,用计算机数字技术捕捉运动过程中的瞬间,并把功夫美学进行可视化呈现。
四、 思想空间的重构
“运动”雕塑在持续的空间中突破,人文思想表达与阐释是艺术作品中的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品的内涵与观念的表达,其深刻性、普世性与社会性等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价值。
“运动”雕塑是作品通过借助科技手段,使雕塑运动起来的体现。在科技手段不断普及与创新的今天,使用高科技手段在作品中,无疑不是困难的,那么“运动”雕塑的价值便在于其科技手段与造型语言、材料语言以及观念思想之间结合的准确运用与把握。
“运动”雕塑中科技元素加入与作品观念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决定作品的价值。艺术家面对新技术的运用,需要艺术家秉持创作原则更好的驾驭科技,使技术从属于艺术,而不陷入单方面的技术迷恋。
想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不能光有技术,更重要的是真诚的内容表达。关注时代、关注当下社会现象与问题,从社会现象出发,寻找真切的感受,是艺术表达的原动力。 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艺术家对其所处时代的敏感、对当下文化及环境高出常人的认识,并用“艺术的方式”提示出来。本土的“运动”雕塑艺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要艺术家们不断的尝试与思考,为其增添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深入研究“运动”雕塑的发展规律,探讨其艺术内涵的表达,完成好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潘绍棠、郑觐著 《世界雕塑全集》,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 《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3】王朝闻著 《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4】王瑞芸编译 《杜尚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5】[美] 凯瑟琳?克拉夫特著,秦华译 《费顿?焦点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石家庄,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1月。
【6】刘天舒编著 《当代美国雕塑》,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年 6月。
【7】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范岳等译 《今日美国艺术》,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
【8】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汪晴、张禾译 《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1月。
【9】陈池瑜 《空间形式——国外现代雕塑一瞥》,《艺术探索》,1990年第1期。
【10】李军、陈宇、袁琳琳 《论现当代壁画艺术的互动因素》,《大众文艺》,2011第5期。
【11】粟多壮 《新动态艺术:拉尔方索的动态雕塑探索》,《雕塑》2006第3期。
【12】郭选昌、邓义勤 《从公共艺术谈互动雕塑的发展》,《艺术探索》,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