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琳 许宏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电力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促使电力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其中,电力物联网是其以现代智能电网技术为支撑,结合现代先进信息、通信以及感知技术,实现智能电网信息流、电力流以及业务流的深度融合,从而为电力行业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同时,电力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智能电网运行的实时监控与感知,为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提供重要保障。但是,电力物联网应用覆盖范围广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使其安全风险上升。随着现代网络应用模式及环境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物联网设施的开放性,导致发电厂各环节运行面临着新的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之下,应加强对电力物联网面临的风险分析,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构建电力物联网的安全架构,从而避免电力物联网遭受安全威胁,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维护电力企业经济利益。
关键词: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物联网行业应用的不断细分,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当前中国电力行业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的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等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等四层结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是泛在物联在电力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应用落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维的创新,对内重点是质效提升,对外重点是贯通融合发展。
1概述
随着能源行业的革命性发展以及新技术与电网的深度融合,电网现在呈现出多种能源,多种网络和多种实体的组合,需要建设新一代的电力系统。同时,在信息时代,用电用户在用电过程中拥有更加完整的决策信息,要求用电质量更高,服务响应速度更快。因此,国内外电力公司都青睐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大多数研究机构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多个行业和领域中都很流行,并且目前正在进一步扩展中。但是,传统产业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仍处于起步阶段。
2电力物联网体系架构
2.1感知层
在电力物联网中,感知层是对电网运行各个方面,包括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感知的主要依据,是电力物联网的基础支撑。感知层主要由信息采集、物理感知等感知设备以及智能终端所组成,实现对电网运行的感知。感知层信息传播方式为无线或有线通信,并将所传输的信息汇总至一个节点中,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上报至服务端,以实现数据交换,并作为决策依据应用。
2.2网络层
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将感知层设备采集到的电力系统中的各项信息在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进行有效的传递,其主要功能是网络传输信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重要信息传输支持。在电力物联网中,网络层主要包括电力专网、无线专网等。对于距离较近的信息传输,网络层中通常运用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对于距离较远的信息传输,则主要运用光纤专网来完成信息传输任务。同时,针对电力物联网所面临的电网环境越来越复杂,智能终端及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多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应用无线公网或专网,以及卫星通信等方式来完成补充通信。
2.3应用层
在电力物联网中,应用层主要扮演着应用中心、服务中心或者控制中心的重要角色。在应用层中,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虚拟技术等,接受网络层传输的感知层采集的各项数据信息,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完成数据的汇总、存储、分析及挖掘等,从而形成决策,或者为相关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最终形成智能化服务,或者可视化呈现。
3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和要求
3.1人力资源管理思维
时代造就了不同的管理思维。在大规模工业制造时代,亚当·斯密将牛顿式的思维模式运用到经济管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牛顿思维强调秩序、规则和稳态结构,认为个体都是独立分割的。电力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和其他行业一样,长时间以来都受牛顿思维的深刻影响。而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环境中,电力企业组织形态与结构将是“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的,这与牛顿思维强调的每个个体既孤立又封闭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背景下,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转变认知和思维方式,以体现“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的互联网、物联网要求,并适应去中介、去边界、去中心的组织形态特征。
3.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思维的转变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相应调整。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组织架构是按照专业职能划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六个模块,条块分割明显,在实际运行中彼此之间协同效应较差,与“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精神相悖。同时,这种职能化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当前管理模式深陷事务性工作,与业务脱节严重,很难进一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要求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进行转型升级。
3.3人力资源技术手段
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环境下,“物”也是企业的主体之一,人机互联,人物互联,使得组织结构中增加了“物”这一元素。企业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系统提供的各种计算服务功能的支持下,组织结构要变革,达到能敏捷地响应外界环境,能适应市场实时性的变化,“敏捷性”“适应性”则是相应的功能特征。另外,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出了网络化、扁平化趋势,物联网环境中人和“物”的移动性、人和人的动态性,致使组织结构在空间上延展,加速了这种去中心化的趋势。在“人物互联”“人人互联”的基础上,人与人信息的实时性、透明性,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操作性会不断产生新的信息。这时组织的流程应该寻求分布式、并行式的实时管理方法。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下的流程管理是更清晰的管理,过去无法控制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下得以实现。组织结构的变革、流程的交互设计也需要加强,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的技术手段,搭建流程互通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契合融通,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3.4应用层安全风险防护措施
电力物联网应用层安全风险的防护首先要重视保障用户账户的安全性。通过划定网络地址,将可登陆终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鉴别与控制接入设备的用户身份和访问资源。通过审计算法,对用户行为进行审计,包括用户登录、连接超时、接入设备变更等。同时,通过设置接口访问控制协议,用户在进行接口访问过程中,需要输入共享口令,从而保证其接入的安全性,确保电力物联网系统在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操作系统中的风险防范,需要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要求,针对操作系统安全等级,选择相配适的安全操作系统,同时在进行安全机制建立与安全功能设置方面,要根据最低可用,进行身份识别、安全审计、信息保护等设置,提高安全防护有效性。对于数据库安全,同样需要根据其相应的安全保护等级,设置数据库系统安全机制配置,或者选择相应安全等级的安全数据库,以确保数据资源的安全性。
结语
电力通信网络经历了从电力线载波到光纤再到各种无线通信的过程。物联网完全打破了传统时空思想的认知和局限性而达到促进客户服务改善、质量和效率改善、电网经济运行、新兴业务价值创造和清洁能源充分吸收等多个目标。
参考文献
[1]龚逊东,薛溟枫,毛晓波,等.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及分层防护措施[J].内蒙古电力技术,2020(1):6-11.
[2]吴宜聪,李买林,彭蔚,等.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安全防护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20(S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