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1期   作者:   鲁向明 王建安
[导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进入各行各业。
        鲁向明  王建安
        国网北京延庆供电公司  北京市  102100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进入各行各业,电力事业更是智能化发展和普及的基础和前沿阵地,同时智能电网建设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进步。自我国提出智能电网建设后,电力事业发展也开始向现代化建设进军,智能电网的建设符合当下科技水平和国情发展需求,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配网调控一体化能对国家电网系统进行高效的监控和管理,同时还能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应加强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综合研究,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电力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
引言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当前我国电网已基本实现调度管理的自动化运行。然而调度自动化系统涉及主站系统、电厂、变电站以及信息通道等多环节的综合管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调度人员的工作量与难度。为保证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与优化途径。文章将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为切入点,针对电网安全运行问题进行分析。
1电力调度监控模式构建
        该模式主要涵盖调度和监控两方面内容,通常以三级分布式的管理结构为主,工作人员可针对电网管理中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分布形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一体化管理模式可分为生成环节、运行环节和厂站终端环节。工作人员可以针对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不同阶段设置相应的链接,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不同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通常来说,调度站、前置机均属于主站节点的机械设备,在该类设备中,自动化系统具备SCADA的功能特性,可以对整个电网运行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在实践操作中,工作人员可借助微机远程终端设备对电网运行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再通过微波或电力载波等媒介将其传输,从而辅助调度人员高效、精准地完成相应的调度工作。
2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沿用传统的管理体系显然不能满足调度和监控一体化模式的有效运行,电网调度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发挥着维护整个电网稳定运行的指挥作用,但在一些电力企业中,电网调度工作的指挥权利常常会被专业的管理人员所架空,继而导致在操作上未能及时地介于管理人员以专业的指导,因此导致电网调度工作的纰漏增加,专业性降低,从而使得一体化模式的运行管理效率偏低,引发质疑。
        2.2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技术方面,配电网信息深层管理应用需求与系统间交互模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模型、数据和图形等方面与调控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还不够明确;在实际电网运行中,配网自动化系统信息与数据集成共享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对配网生产、运行、调度等方面对数据应用需求还有待提高;另外在站端所对上送信息的处理方式也存在着分类不明,主次不分等问题。因此,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需明确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提高数据集成方面的水平,充分应用配电网动态数据和静态信息,促进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实时交互,同时在信息展示方式等方面做出适当的优化,对站端上送信息分类分级显示,分窗显示电网异常信息,加强工作人员对异常情况的及时判断和处理。
        2.3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工作人员作为电网安全管理和调度的主体,他们的安全意识十分重要,这主要从他们的工作责任和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很多时候电网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或者是不及时的检查管理而出现的。

考虑到这一情况,就要定期重复地进行检查与纠错,因为事故的发生本身就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也给安全管理和防范也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在电网安全运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电网的安全性,如果有所疏忽的话,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但是电网是时时刻刻都在运行的,那么也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岗位上的时候必须无时无刻不在监视,这样一来他们需要每天都重复工作而且耗费大量的体力与时间。长此以往他们难免会出现乏味和懈怠的情况,这很可能会使他们降低安全防范意识,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出现。如果小问题出现了就直接忽略,等大问题出现的时候难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还有一部分老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单纯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完成电网的检查和调度,对于其中细节部分并不注重,这也是导致电网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3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的措施
        3.1重视调度并加强设备管理
        电网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离不开各种技术和设备支持的,其中设备对于电网的运行有着决定性的辅助作用。如果一个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引发整个系统出现变动,因此,必须要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先进性,不能让设备出现老化和落后的问题,只要能够保证设备正常可持续地工作,就能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在购买新设备的时候,必须要使其适用于本地区的电力系统,而且能满足场地的需求,然后再通过测试,确定其能够在工作上适用,等到测试合格以后进行模拟运行,都通过后才能投入使用。设备一直都是处于运转状态的,所以难免会有一些安全隐患,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设立一个设备维护部门,定期对电网调度的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和养护,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维修,从而在设备上减少额外投入并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3.2电力调度实现网络安全的控制
        由于电力工程与网络操作密切相关,而网络平台又作为人人都能使用的开放性平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加强对于网络信息数据的保护。由于网络数据具有共享性、传播性、隐藏危险性等特点,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阻碍,使电力系统存在严重的风险,有可能被众多病毒以及广告所侵袭,为整个电力工程的建设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故应该充分发挥电力调度系统对于网络环境的保护和控制作用。电力调度系统根据网络内部的结构管理模式,在对网络的数据信息库进行具体的分析,加强对于网络的管理。
        3.3革新电网自动化调动系统的配套设备
        为保证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运行质量,还要对配套设备提出全新要求。由于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特点,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与各种软硬件以及供电装置配合使用,当产生兼容性问题时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网络的稳定性。因此,要尽量保证配套设备的综合性,使其能够与自动化调度系统相契合。此外,还要重点对设备的数据采集与记录能力提出要求,在设备管理中要注意电源等方面的管控制度,提前预留出备用装置,这样在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更换,避免造成更大程度的供电故障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实现电网自动化、智能化,减少盲掉等问题,应及时统一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模式和标准,加强GIS系统和SCADA系统在一体化中的应用,构建科学的集成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帆,高鹤明,高强.新形势下电网调度精益化管理[J].农村电气化,2018(12):10-13.
[2]李志华.新形势下电网调度安全与风险防范[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1):255-256.
[3]伍毅.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的问题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1):271-272.
[4]李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安全防护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12-13.
[5]姚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分析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20):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