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种植管理及采收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1期   作者:朱丽江
[导读] 核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坚果,多吃核桃能够提供良好的营养供给。
        朱丽江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碧寨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8305
        摘要:核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坚果,多吃核桃能够提供良好的营养供给。核桃种植管理与采收技术对提高核桃种植产量有着直接影响,下面文章结合核桃种植管理问题,探讨具体的种植措施。
        关键词:核桃种植;种植管理;采收技术;核桃采收
        引言
        核桃仁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其中蕴含多种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等物质,能够有效地延缓人体的衰老,降低血脂和血压,同时还具有乌发和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这些年以来,山西省的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核桃经济林的可持续发展,果农的栽植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栽植规模也在不断地提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核桃种植相关概述
        核桃(JuglausregiaL.)系胡桃科核桃属多年生落叶果树,是世界最重要的坚果类果树和木本油料树种。我国核桃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核桃栽培分布包括21个省(区、市),新疆作为中国栽培核桃的主要产区,其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在我国核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新疆特别是南疆和田地区光照长,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生长季降雨少,空气干燥,极有利于果实成熟和抑制病虫害,在核桃生产发展较早的和田县,农民年均核桃收入已占到当年农民年收入的48%。核桃产业已成为和田地区核桃主产县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民可持续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的推进,出于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经济效益考虑,林下经济模式越来越受到和田地区农民老乡的重视。
        2核桃种植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种植密度过大,授粉树搭配不科学
        对于核桃树种植来说,如果果农在种植过程中栽植的密度过大,会影响到核桃树的生长,从而导致核桃树树冠郁闭,病虫害出现的次数也会增多,对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不同的核桃品种种植在相同的区域内,很多果农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了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不规范的情况,没有按照相关的比例要求进行科学的种植,这些因素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都会对核桃经济林的产量造成影响。
        2.2良种化程度不高,品种混杂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培育出‘岱丰’‘冀丰’‘鲁香’等几十个核桃新品种,但并未完全推广开来。主要是因为苗木价格普遍偏高,对于贫困山区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成本。我国核桃种植区多为贫困山区,许多种植户为降低成本,依然采用品质不一的实生苗种植,良种化程度低。或盲目引种,见种就引,不考虑其是否适合当地气候,最终导致核桃品种混杂、良莠不齐。
        2.3忽视整形修剪
        核桃种植户放任其自然生长、种植过于密、光照不好、通风不足、养分不足、果实较小,以上是影响核桃产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专业的种植知识和技术人员指导,很多核桃种植户还没有认识到定期修剪起到增产的作用,没有修剪核桃树,导致后期效果差,产量低[1]。
        3核桃种植管理及采收技术分析
        3.1大力推广优良品种
        解决良种化程度低、品种混杂的方法是推广优良品种、老果园高接换种。相关单位经各方面综合测评,筛选出一批核桃优良新品种。

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如‘强特勒’‘希尔’‘维纳’‘豪沃迪’等,各地应按照适地适栽原则有选择性的大力推广,替换那些古老、品质不良的品种。为了降低购置苗木成本,各地应建立苗圃进行自育自繁,节约成本;合理搭配早熟、中熟、晚熟核桃品种比例,延长结果、上市时间,增加收益;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对品种混杂的老果园,派专业人员采集优良品种的无病虫接穗进行高接换种,完成核桃品种的改劣换优,解决品种混杂的问题。
3.2栽培技术
        第一,造林模式:适宜纯林结合林下套种、—茶套种、通道绿化、平原绿化和四旁绿化等模式。第二,种植密度:平缓坡(坡度≤10度)栽植株行距(8—10)米×(8—10)米,亩栽6—10株;梯田或山地(10度<坡度≤25度)栽植株行距(6—7)米×(6—7)米,亩栽13—18株。第三,种植技术:11月中下旬至上冻前尽早种植,选用良种裸根嫁接苗,有条件的可选用容器大苗或带土球大苗造林,造林时挖大穴、施足基肥、适量修剪、根肥分离、浅栽高覆。造林后尽早去除砧木萌蘖,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造林后生长快、结实早。第四,树体管理技术:适宜疏散分层形树冠;前期通过施肥配比、摘心等技术,促进生长和分枝,快速扩大树冠;初果期后,通过拉枝等措施促进花芽分化,提早结实。第五,林地管理技术:遵循“控氮、稳磷、增钾”施肥原则,重点抓好5月份和9月份肥料施入,幼年及结果量多的树,在5月下旬可补施复合肥做追肥。土地瘠薄、土壤紧实,秋季结合施用有机肥深挖扩穴。第六,病虫害管理技术:常见病虫害有黑斑病、褐斑病、叶斑病、炭疽病、铜绿异丽金龟、警根瘤蚜、云斑天牛、星天牛、咖啡木蠹蛾等,主要通过土壤改良、物理防治与低毒高效药剂等方法防治。秋冬季施用石硫合剂清园[2]。
3.3肥料管理
        首先,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最佳施肥时期是在果实采收后到落叶前或春季萌芽前施入。常用追肥量为幼树25~50kg/株;初果期树施肥50~100kg/株;盛果期树施肥100~200kg/株为宜。其次,追肥。3月底至4月初进行萌芽前追肥,以氮肥为主。幼树施尿素100~200g/株,成龄树施尿素200~300g/株。5月中、下旬进行果实发育期追肥,以氮为主,磷、钾为辅。幼树施尿素50~100g/株、过磷酸钙100~150g/株、氯化钾30~50g/株;成龄树施尿素100~150g/株、过磷酸钙150~200g/株、氯化钾50~100g/株。另外,叶面喷施含硒肥料。选用含硒量高、易吸收的水溶性硒肥(有效硒≥2g/L)。根据核桃品种,在果实速长期、果实硬壳期、油脂转化期各喷1次,共喷施3次。喷施浓度为硒元素含量0.0288g/L,最高不能超过硒元素含量0.0137g/L。喷施最佳时间在晴朗无风的10:00前或16:00后,全树均匀喷施。若施后6h内遇到降雨,应补施。
        3.5整形修剪
        核桃树修剪分为夏剪、秋剪,夏剪去掉过密植、重叠枝、竞争枝等,并配合使用拉枝、撑枝、压枝、别枝等方法,培养疏散分层形树型。秋季修剪在果实采收至落叶前进行,采用短截、疏枝、缓放、拉枝等方法,前两年主要培养树型,主枝角度为80度左右。从第三年开始,选留侧枝,培养结果枝,生长旺盛的枝条进行拉枝缓放,促其成花结果。对结果期的树每年对结果枝组进行更新,对病虫枝、轮生枝、交叉枝要逐年疏除并涂抹伤口保护剂。
        3.6采收
        青果皮颜色由深绿变淡黄,全树果实青皮有1/3开裂,为最适采收时期。
        结语
        综上所述,,核桃植株的栽培和管理工作需要从品种的选择到具体的种植、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严格执行技术要求和管理策略,结合核桃树的生长特征和对环境的基本需求,掌握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强化核桃种植与养护,做好全过程的种植工作,提高核桃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广庆.核桃栽培技术以及栽后管理分析[J].农家科技旬刊,2019(6):76.
        [2]程玉环.浅谈核桃栽培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19(1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